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接指导检查汇报发言材料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接指导检查汇报发言材料
尊敬的严司长、郭厅长、黄州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
大家好,大家辛苦了。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莅临云南滇金丝猴研究中心成立暨与科研院所白马雪山研究基地挂牌大会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我想借此机会,把白马雪山几年来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进展情况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作个简要的汇报。
一、基本情况
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滇西北“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腹地,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也是中国第一个以保护滇金丝猴及其栖息地为目的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达281640公顷,占德钦、维西两县总面积的23%。涉及依赖保护区资源生存人口占德钦、维西两县总人口的36%。我们一直认为,自然保护不是一个单纯的“自然”问题,而是一项复杂的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管理问题。
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建设。2006年白马雪山被国家林业局列入示范保护区以来,保护区管理局一边编制示范保护区实施方案,一边组织开展示范保护区建设,一边制定和申报《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一边依法管理保护区。2010年底,国家林业局又在全国51个示范区中筛选出了10个首批现地审查启动的单位,白马雪山被列入其中之一。
二、主要做法
1983年保护区成立之后的一段较长时间内,保护区根据国家政策和当时的实际,对白马雪山国家生态资源实施了抢救性保护。老一辈白马人爬山涉水、风餐露宿,以白马雪山为家,以自然保护为第一生命的大无畏精神,至今仍鼓舞着我们建设国内一流保护区的信心和决心。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十一•五”以来,保护区管理局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逐步将工作的重点由抢救性保护转移到了保护与发展并重上来,树立了“建设与国际接轨、国内一流的生态文明示范区”的目标,制定了“发展促和谐,和谐促保护,保护促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在“一个目标”、“一条思路”的引领下,正努力开创着“一个转移”、“五个突破”、“一个循环”的工作局面。
(一)一个转移
保护区成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由于政策的原因,人们仅把保护区作为单一的资源保护问题来解决,然而我们还是艰难的把这块宝地保护了下来,但矛盾越积越深。2003年10月,州委、州政府高屋建瓴,成立了白马雪山保护区管理局,建立了保护区三级垂直管理体制。管理局顺势而为,逐步将单纯的“抢救性保护”转移到了“保护、管理和发展”并重上来,我们得到了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与支持,同时也加强了与扶贫、农牧、科技、旅游等专业主管部门的协调与合作,扩大了对外交流合作,实施了“社区共管”工程,“十一•五”期间,先后争取了一批项目,加快了保护区社区发展、增强了保护与科研能力,提高了社区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缓解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开创了白马雪山和谐、稳定、发展的新局面。
(二)五个突破
一是突破了为保护而保护的“狭义保护框架”,实施了巡护与监测相结合的制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2006年,白马雪山保护区在全省自然保护区率先制定了《巡护监测工作手册》,并在此后进行了不断的完善。共设置了17条固定巡护监测样线,56块固定监测样地,全区共配备巡护监测人员90人,形成了管理所为工作依托,以《巡护监测手册》为技术指导,gis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平台的较为完善的巡护监测体系。
二是突破了保护管理上的随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接指导检查汇报发言材料
本文2012-02-03 12:02:00发表“发言稿”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04414.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