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宗教工作调研报告
按照市政协[2010]25号文件要求,2010年10月12日 至13日,由区政协 副主席带队,组织部分政协委员深入辖区湛南教会、计山教堂、杨西清真寺、河山善尚庙、安养院等宗教场所,实地查看了宗教活动场所的建设及管理、工作开展情况等,听取了各宗教场所负责人及区民族宗教局长的汇报。委员们对我区宗教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就相关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区位于 市南半部,辖一乡、一镇、六个办事处,71个行政村,34个社区居委会,辖区24万人口,全区有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道教四大宗教。有信教群众12000余人,占全区总人口的4.8%。有18处登记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其中5坊清真寺(即高阳路办事处杨西清真寺、后城清真寺,北渡镇苗侯清真寺,曹镇乡齐庄清真寺、杨西清真寺),8处基督教堂,1处佛教寺院、4处道教庙宇。有3个爱国宗教团体,即 伊斯兰教协会、 基督教协会、 道教协会。有宗教神职人员29人,其中5位阿訇、6位海里凡、13位道士、1位牧师、3位长老、1位和尚。辖区四大宗教发展不平衡,基督教、佛教相对发展较快。宗教场所大都位于城郊偏远地带。
二、工作开展情况
1、以完善工作机制为基础,为宗教工作健康开展提供组织保证
区委、区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民族宗教工作,区委书记 、区长 对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工作高度关注,多次做出批示,并带领有关部位部门领导深入到宗教活动场所调研,现场办公,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一是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宗教工作三级管理网络组织。区委、区政府成立了由区委副书记 同志任组长,区委统战部长、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区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的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听取宗教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宗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乡(镇)、街道都成立了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民族宗教工作任务重的乡(镇)街道,如北渡镇、曹镇乡、高阳路街道都设立了民族宗教办公室。其他乡镇街道都有分管领导,并配有专职工作人员。有民族宗教工作任务的村成立了村管小组,具体负责民族宗教工作。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形成了区、乡、村分级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三级管理网络,切实把民族宗教工作落实到位。二是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和工作任务。以区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文件形式明确了各级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要求各部门密切配合,层层签订责任书,切实做好宗教工作。三是加强宗教工作部门建设,为区民族宗教局充实人员,解决办公用房改善办公条件,为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以完善教育为主线,不断增强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政策法制观念
区民族宗教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培训,积极营造成良好环境。一是继续落实《2006—2010年民族宗教系统民主法制宣传第五个五年规划》,制定了“三支”队伍培训计划,每年定期对“宪法及其法律法规中有关民族宗教的条款”、《宗教事务条例》、《河南省宗教事务条例》、《抵御境外宗教渗透教育提纲》等政策法规开展主题宣传。二是区民族宗教系统干部多次参加了省、市两级举办的《宗教事务条例》培训班,区党校把民族宗教政策列入全区干部培训教学课程,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管理民族宗教事务的能力和水平;区宗教局每年至少举行两次教职人员学习研讨会,2008年至今共选拔5名能力强、素质高的教职人员到神学院进修,不断提高他们做好宗教与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的水平。三是召开了《宗教事务条例》颁布实施五周年座谈会,回顾了《宗教事务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宗教界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坚持宗教发展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原则,独立自主,自办宗教,引导信教群众积极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经验体会,充分调动了宗教界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四是召开了湛河区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会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近五年来,共印发宣传材料2万余份,制作宣传版面26块,举办培训班38期,召开座谈会14次,培训有关人员1670余人次,受教育群众10000余人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全面提高了基层党员干部管理民族宗教事务的能力和水平,增强了广大信教群众抵御境外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的能力和政策法制意识,
区宗教工作调研报告
本文2012-02-01 15:57:23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04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