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城建三年计划工作总结表彰暨2012年城乡建设提升行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城建三年计划工作总结表彰暨2012年城乡建设提升行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城建三年计划取得的成绩,安排部署2012年城乡建设提升工作,动员全市上下掀起城乡建设新热潮。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发扬成绩,坚定信心,增强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城建三年计划实施的这三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更是面临国际金融危机挑战和影响的严峻时期。这三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积极克服困难,勇于迎接挑战,较好地完成了城建三年计划各项任务,实现了“新变化”的阶段性目标。
一是绘制城市科学发展新蓝图。按照城市规划高起点、高标准、高效能的要求,我们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对我市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功能进行了多方研究论证,对城市布局进行了科学规划和高标准修编。我市确定了“一心双城三组团”的城市发展结构和“突出东部、提升北部、优化西部、加快南部”的城市建设布局,完善了9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和20多项专项规划,实施了60项200余公顷控制性详规编制,村镇体系规划、乡镇总体规划、中心社区规划编制率超过90%。同时,我市对道路交通、城市景观、城市绿化、教育设施、住宅小区等进行了专项规划,对城市环卫、供水、供热、电力等专业规划进行了重新修编等。通过这些工作,进一步提升了我市城市规划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奠定了城市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是交通道路建设取得新成就。我市围绕打造国家级交通枢纽城市的目标,全力推进以高速公路、干线公路、铁路、航空港和陆路港为主体的交通体系建设,着力构建现代化立体交通枢纽,连南贯北、承东启西的大交通格局初步显现,交通枢纽城市渐显雏形。特别是着力拉大城市框架,拓展发展空间,强力推进“一纵两横一环”城市骨架路网建设,为未来城市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进一步加强城区道路和农村公路建设,打通了一批断头路、丁字路,改建农村公路,城乡路网进一步完善,交通状况明显改善,极大方便了群众出行。
三是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我市着力完善供热、供气、供水、公交、市场、人防、污水处理等系统,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显著增强。三年来,城市新增供热面积320万平方米,供热普及率已达41%;新增天然气用户5万多户,自来水抄表到户2.86万户,新增公交车辆199辆;完成28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市八中新校建成投用,居民买菜难、如厕难、上学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同时,塘沟垃圾综合处理场、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厂等项目相继建成,垃圾和污水处理能力明显提高,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四是城市建设展现新亮点。中国文字博物馆建成开放,老干部活动中心、市民文化广场等项目顺利竣工;会展中心、信息金融中心、城市规划馆、房产交易中心、xx迎宾馆等项目主体基本完工,邮政邮件处理中心、商业银行大厦、中央商务区等一批标志性建筑正在加紧建设;义乌商贸城、华强建国酒店、博地酒店等一批商业服务项目相继建成。三年来,我市共新建11层以上高层建筑579栋,与2008年相比增加了近4倍。同时,注重提升城市的时尚气息、文化气息和美感度,新建公园、游园24处,新增城市绿地209公顷;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对5条主干道、10座桥梁和游园广场进行了亮化、美化。目前,第二批亮化工程正在实施,将于春节前完成东区核心区标志性建筑和高层建筑物的亮化。
五是旧城和“城中村”改造取得新突破。旧城和“城中村”改造是城建三年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的重点和难点。在旧城和“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市、区两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共同配合,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解决了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八中片区、人民大道中段、戏院街片区、山东大院片区等旧城改造扎实推进;京港澳高速公路南出入口张河固村安置房建设基本竣工,北出入口汪家店、小营、苏家村拆迁取得突破;苏七里、牛房、魏家营等“城中村”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32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已经全部启动。
六是城市水系规划建设呈现新成效。围绕“一渠、三河、六湖”的城市水系规划蓝图,一大批城市水系建设项目顺利实施。洪河市区段全线贯通,洹河清淤全部完成,洹河于曹闸开工建设;中华路跨洹河桥2012年“五一”可竣工通车;中轴线水系景观工程(市民文化广场)已建成开放;南水北调市区段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调蓄池、景观湖选址基本确定,正在加快推进。在市区初步形成了东西南北中五大水系景观,构筑了城市水系景观的总体框架。
七是开创住房建设工作新局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强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三年来,共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31446套223.14万平方米,完成投资37.91亿元,初步建立了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公共租赁住房试点工作已经展开,提前并超额完成了省定目标任务,省委、省政府专项督导组对我市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扎实推进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三年来新开工商品住宅小区89个,竣工59个,全市商品住宅居住区已增至268个,人均居住面积达32平方米。据统计,三年来全市共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75.12亿元,年均增长39%,其中住宅投资总量是城建三年计划实施前的3倍。
八是城市管理水平得到新提升。坚持建管并重,积极推行“一级监督、两级指挥、三级管理”新模式,构筑城市管理“四大体系”,初步形成大城管工作格局。建立了“全面覆盖、职责明确、指标量化、千分倒扣”的长效管理机制,投资2680万元建成了数字化城管平台。狠抓市容整治,积极开展了户外广告、违法建设、建筑渣土、道路秩序、垃圾乱倒、火车站广场治理等“六大整治”活动,合理规划设置早市、夜市、农贸点和放心早餐摊点,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建设案件,市容市貌有了较大改观。
九是城市文明程度有了新进步。大力开展文明城市等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市民素质提升工程,为推进城建三年计划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近日,我市再获“河南省文明城市”称号,成为全省唯一蝉联三届全省文明城市的省辖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新成效。我市有两个村被推荐为全国文明村,有11名xx人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务工创业人员,林州市被命名为全省“清洁家园行动”先进市,滑县留固镇、xx县马家乡南堰村等6个村镇被命名为全省清洁家园先进村镇。
十是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得到新发展。以“创优杯”竞赛活动为载体,各县(市)结合自身实际,强力推进县城与小城镇建设,城镇面貌显著变化。林州市坚持以“一轴两改”和引水入城为重点,强力推进了城市道路、绿化和旧城改造等方面的工作,着力打造文明宜居城市。xx县新东产业集聚区建设如火如荼,东部新城路网初步形成。滑县坚持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两手抓,走出了一条加快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新路子。内黄县确定了城建三年计划“八大工程”,强力实施新区建设,城市公建配套日趋完善。汤阴县大力加快交通路网建设,城区框架拉大了30平方公里,城乡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
回顾城建三年计划的推进实施,可以说,这三年是我市城建史上项目安排最多的时期之一、是工作战线最长的时期之一、是建设投资最大的时期之一、是项目覆盖面最广的时期之一、是解决问题最多的时期之一,也是城市面貌变化最快的时期之一。从项目数量看。市区范围内规划实施项目140个,已实施的118个项目中,完工项目86项。加上各县(市)的项目,总数突破200个,结合城乡建设大提升行动,其余的项目要陆续开工和完成,建设规模前所未有,是我市城建史上项目安排最多的时期之一。从战线长度看。我们既考虑了当前需要又兼顾了未来发展,除了完工和开工一部分项目,还积极谋划了一批未来建设的好项目、大项目,进行了项目的前期和破题,所以说这三年是我市城建史上工作战线最长的时期之一。从建设投资看。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四两拨千斤”作用,大力拓宽融资渠道,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建设。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超过400亿元,约占投资估算的70%,城建三年计划每年的投资额度,都超过了计划实施前三年的总和,所以这三年也是建设投资最大的时期之一。从项目范围看。城建三年计划项目覆盖面广,既涵盖了中心城区,又涵盖了各个县城。既抓了新城区,又抓了老城区。既兼顾了铁路以东,又兼顾了铁路以西。既注重了地上高楼建设,又注重了地下管网配套。既有市政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也有城市管理、市民素质教育等软件建设,所以也是项目覆盖面最广的时期之一。从工作难度看。通过城建三年计划这一有效载体,破解了涉及征地拆迁、环境保障、资金筹措等
在全市城建三年计划工作总结表彰暨2012年城乡建设提升行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本文2012-01-21 22:18:00发表“总结讲话”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03664.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