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审计“免疫系统”
试论审计“免疫系统”
审计免疫系统论利用仿生学原理,提出审计作为一个国家经济运行安全的免疫系统,也应具有生物肌体中免疫系统的三种基本功能,即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功能。免疫防御功能是指审计应该具有使经济社会免于内、外部组织和个人侵犯的能力;免疫自稳功能是指通过审计,能够不断健全、完善经济社会的各项管理机制,通过机制自动发现和清理不法分子和违法违纪问题;免疫监视功能是指对经济社会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预测分析,提出预警建议,避免危害加重的能力。
刘家义审计长曾提出审计“免疫系统”论。他指出:“审计作为国家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有责任更早地感受风险,有责任更准确地发现问题,有责任提出调动国家资源和能力去解决问题、抵御‘病害’的建议,有责任在永不停息地抵御一时、一事单个‘病害’的同时,促使其健全机能,改善机制……”。面对新的挑战,面对新的问题,十二五期间,如何在新形势下审计如何发展,是摆在我们所有审计人面前一道难题。
一、探索审计本质,与时俱进
免疫系统论告诉人们,审计监督的本质不仅仅是对国有财产的守卫,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尽早地感受到病害侵蚀的风险,更早地揭示病害侵蚀带来的危害,更快地抵御、查处这些病害,及时建议政府或相应的权力机关,运用各种资源去消灭这些病害,从而健全制度,保护国家安全。伴随着社会变革的进程,国家审计职能的定位也在发生着新的变化。审计免疫系统论既是审计理念的不断深化,也是审计职能的顺势调整,更是审计实践的与时俱进。要勇于探索审计的本质,突破传统狭隘的审计观念,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的保护功能。
1、我们要不断提升审计理念。
中国审计廿五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被国家政治和经济烙上深深的历史痕迹。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和“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随着国家审计把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后,其受托经济责任逐步扩大为受托责任,审计受托责任从个别受托者对特定财产、特定个体的责任,扩大到审计机关对国有资产、社会群体的责任,它既包括受托经济责任,也包括受托社会责任。同时,随着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国家审计也将从“政府本位”向“民众本位”转变,受人民、纳税人的委托,通过依法独立地履行“免疫”功能,既要关注国家经济安全,还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目标。中央和地方的经济关系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而与之对应的审计监督机制却联系松散、各自为阵,地方审计机关必须树立大“免疫系统”理念,积极主动融入国民经济大“免疫系统”。
2、不断扩充审计功能。
现代审计的实践越来越表明,审计理念要从过去的“看门狗”、“经济卫士”转变到“免疫系统论”,将抵御“病害”,及早发出预警信息,推动全社会经济运行系统改进机制、健全体制作为审计的中心工作。要增强大局意识,把科学发展贯穿审计工作始终,提高审计服务大局的自觉性、主动性和有效性,实实在在地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服务,要注重揭示违法违规问题反映出的体制性障碍、政策和制度缺陷、管理漏洞,在第一时间感觉和抵御一些“病害”风险,真正担当起作为国家经济社会运行“免疫系统”的角色,促进深化改革、健全法治、维护民生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从而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3、不断延伸审计责任。
多年来,审计注重事后监督,强调数据的真实合法。现代审计要将重大的财政风险、国有企业经营风险、金融风险、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效能政府和责任政府的建立作为重点,要抓住影响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的关键问题,因此不能就账论账,就资金论资金,需要从体制、机制和政策层面去分析问题、剖析原因、寻求对策。近几年,不断强化效益审计,刘审计长的四个“有责任”中的后三项,审计部门可能已做到或正在做到,至少有条件做到,但“更早地感受风险”项却是一个全新的责任,由此审计责任被进一步外延,这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特别要重视被外延的审计责任带来的审计风险。
二、制约审计“免疫系统”的因素
“审计风暴”已经将审计推向风口浪尖,让人民为之瞩目。审计“免疫系统”将会更加冲击包括审计在内的整个经济社会,这种冲击则不像“风暴”那样一刮而过,必将是长期的、常态的,时效更强,要求更严,影响更深,作用更大。要在短时间内达到审计“免疫系统”要求,却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是思想认识的制约。诸如什么是审计、为什么审计、为谁审计、靠谁审计和如何审计等涉及审计理念都未定论。许多审计人员的认识至今停留在就账查账、就事说事的审计初级阶段,对审计的根本目标和首要任务不清楚,审计服务意识淡漠,专业知识结构单一,学习不够,还在靠吃老本、靠老经验从事审计工作。
二是现有法律法规的局限。《宪法》和《审计法》是审计依法监督的法律基础和依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民经济运行表现形式极其丰富,这些法律法规没能与时俱进、及时修订,已不适应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审计发展的需要。同时,审计“免疫系统”对审计目标要求、审计履行职责的保障等需要在法律法规中重新界定及规范。
三是管理体制的制约。一是现行审计管理体制存在明显弊病,在地方审计机关中表现尤为突出。地方审计工作在诸多方面受到地方党政的节制,权力制约失衡,审计独立性差,审计职能弱化,监督流于形式,审计风险随之而来。其次审计行业主管部门管理监督存在失控现象。三是审计监督空白问题。
四是队伍素质的制约。一是繁重的审计任务与审计力量不足矛盾突出;二是审计干部队伍严重老龄化;三是因任务繁重致使审计干部缺乏再教育再提高,知识结构单一,复合型人才缺乏,对专业的诚信和尊重不够;四是缺乏竞争有序的激励机制,干部提拔受阻,不利于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将成惰性,致使“免疫系统”缺乏活力和激情;五是地方审计机关硬件装备极其落后。
三、强化审计,对症下药,发挥免疫系统应有作用
李金华说:审而不改,还不如不审。因此,我们要在查出问题的基础上,加强审计处理力度,对症下药,整治审计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从而彻底清除病症,发挥免疫系统的清除功能。
首先要创新审计工作,牢固树立“免疫系统”理念。我们在发挥“免疫系统”功用时,要充分创新审计理念,提高思想认识,牢固树立五种审计观:一是审计的政治观。要用政治和经济的眼光发现和处理审计问题,高度关注宏观调控措施、重大方针政策的执行结果,时刻将自己良知和职业操守置于党和人民事业的高度,置于关注国民经济健康的高度。二是审计的发展观。审计干部要用发展的眼光以及事物发展规律客观看待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分清主观故意,还是客观失误,做到定性准确公正。三是审计的责任观。审计是一种权力,更是一种责任。有问题查不出、查出问题避重就轻,那就是纵容犯罪,就是对审计事业不负责任。据此,我们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和责任意识。四是审计的服务观。审计工作应当主动为地方党政服务,积极融入经济建设,行使好经济监督职能,全力为经济建设服务。五是审计的大局观。审计人员应自觉维护当地党政重大决策,着眼发展大业,坚持做到个人利益、部门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展示审计人的良好道德风范和大局观念。
其次我们要改革审计机制,增强“免疫系统”活力。一是从法律制度层面,重新确立并加强审计地位。建立健全与新的审计责任完全对等的审计行政和业务管理体制。二是实行审计从业准入制,从制度上建立审计人才流动机制。同时上级审计部门应该积极争取,着手建立一套完全有利于审计人才的成长机制,充分激发广大审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三建立健全审计工作问责制。
最后我们一定要优化审计管理,防微杜渐,发挥免疫系统的预防功能。一个健全的免疫系统,不仅要及时地发现病毒,杀死病毒,更重要的是需有稳定、可靠、实时的预警,在病毒将要侵入而未侵入之前,就发出警报。审计要真正发挥免疫系统的功能,除了要对已存在的问题进行查处和修补,对潜在的风险进行揭示和抵御,更重要的还是要通过优化审计管理,发挥审计的预防功能。
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政治制度体系中的“免疫系统”,它伴随着国家的成长而出现,伴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完善。根据新的形势发展要求,充分发挥免疫系统的功能作用,国家审计还需要在新的宏观领域有所作为。
综上所述,总之,审计的本质是国家的“免疫系统”,是科学发展观在审计领域的正确诠释和运用,也从根本上回答了国家审计应当如何科学发展的问题。只有深刻理解审计“免疫系统论”的内涵实质,搞清楚“什么是审计”和“为什么审计”,准确把握审计的内在规律,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才能切实担当起历史赋予审计的伟大使命,实现审计工作的全面发展,才能确保国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十二五实现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试论审计“免疫系统”
本文2012-01-10 19:52:33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03325.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