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经济开发区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计划
2011年经济开发区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计划
根据通知要求,现将县经济开发区2007年至2011年和2011年工作总结以及2012年工作初步安排、2012年至2016年工作目标汇报如下:
一、 五年来的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xx县经济开发区于2006年8月21日获省政府批准(筹),规划控制面积9.4平方公里,拟建成机械电子、轻纺服饰、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特色鲜明、综合配套能力较强的产业集聚区和县城扩展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做强工业、做精园区”等发展战略,在省、市、县的坚强领导下,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各项指标近几年实现翻番增长,呈现出较强的发展态势。具体表现在:1、平台建设初具规模。2007年以来,各项建设投入达7.8亿元(含征地拆迁),到目前,基础设施建成区达3平方公里,水、电、路、通信设施配套齐全。2、招商引资取得突破。目前区内已有香港、南京、上海、北京、福建及省内企业76家入驻,协议投资额达35亿元,招商引资形势良好。3、企业发展连年攀升。现入驻的76家企业中,建成投产的52家,近年来开发区工业产值接近翻番增长,预计2011年全年工业总产值可达18亿元。历年来累计实现财政总收入1.5亿元(含土地出让金)。4、社会事业不断进步。莲云小学迁址新建和莲云中学扩建均改善了办学条件。莲云卫生院的扩建提高了诊疗水平。开发区机构设置逐步健全,机关服务能力得到加强。5、政治建设不断增强。党群组织从无到有,在非公企业先后建立了6个党支部、20个工会、20个团支部、5个妇委会,构建了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了企业发展,
二、主要做法
xx县是座落于大别山腹地的纯山区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面对国家及省市县的生态环保要求,面对大交通条件差、区位优势欠缺,面对群众要求发展的强烈愿望,面对建设用地少等一系列发展难题,我们顾全大局,坚定不移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主要做法是:
(一)科学发展,建设生态园区
为响应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特色强县、生态立县”战略,开发区在发展过程中既要打造“金山银山”,又要保护好“绿水青山”。建区之初,委托省环科院编制的《xx县经济开发区整体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并获省环保厅审批通过。在具体实施中,正确面对利益取舍,采取以下措施。1、对入区项目,坚决实行“环评”一票否决。严格执行“四个不准入”,即严格禁止化工类、高耗能类、生态资源损耗类、高排放类的项目入驻,先后拒绝了类似性10多个高回报率的企业项目入驻(如武汉凯迪公司秸秆发电等项目)。2、对入区企业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环评率、环评执行率均达到100%。3、在园区建设中,做到早谋划、高定位,在建成的3平方公里起步区内,全部实现了雨污分流。
(二)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园区
本着发展依托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的思想,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
1、着力解决失地农民的安置、生活出路和养老保障难题。用“四个一”概括就是,失地农户的劳动力均安排一次就业培训,每户至少有一个人进厂务工就业(分户建档),人均耕地低于0.3亩的农户均安置有一间门面房,失地农户均享受失地农民养老保险。
2、大力建设农民安置区和开发区外来人口集聚中心,推进第三产业发展。一方面使失地农民居住条件和环境得以改善,并可积极地参与到房屋租赁、休闲娱乐、零售经营、便捷餐饮等第三产业服务中来,获得更多就业渠道;另一方面为企业节约了建设资金,为企业工人提供了较为安定的住所(廉租房),使企业员工能够安居乐业。
3、实现农民的角色转换和增收。3000多农民走进了车间,成了全新的产业工人,区内消费快速拉动,第三产业快速兴起,当地农民人均增收1500多多元。当前园区民企关系、干群关系融洽。
(三)务实创新,打造特色园区
xx县开发区立足实际,务实创新,本着走特色园区之路,创造性的开展有关工作,打造特色园区。
一是以工业平台为基础,拓展县城新区。充分发挥工业项目拉动效应,长远规划,将发展工业园区与县城拓展建设相结合,以现代工业产业为支撑,稳步推进xx县城现代化扩张的进程。
二是发挥山区优势,形成山区特色。结合山区特点和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层次规划,栉比建设,形成“园中有山,山中有园”的生
2011年经济开发区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计划
本文2012-01-10 18:47:09发表“年终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03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