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寿保险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有作为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积极发展农村人身保险,为农村居民提供人身保障,既是服务“三农”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求。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金融服务领域的保险业,不仅应当有所作为,更会大有作为。
一、发展农村人身保险的重要意义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中,9亿在农村,发展农村人身保险意义重大。
首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以来,党中央连年将“三农”问题列为中央一号文件予以执行,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加快农村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的“三农”政策,保监会把推动农村人身保险发展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并多次要求保险公司“讲政治、顾大局、负责任”,积极发展农村人身保险,为构建农村居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风险保障体系,承担自身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其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二元结构明显,农村居民的生、老、病、死等风险基本上完全由自己承担,老无所养、病无所医、因病返贫、因残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尽管近年来国家实行了新农村合作医疗,也着实为广大农村居民减轻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但这与较为完善的城镇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相比,仍差之甚远。由此,作为社保有力补充的商业寿险公司,积极发展农村人身保险刻不容缓。
第三,是实现寿险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中国保险业起步晚,发展快,实施的市场拓展战略为城市包围农村,随着先前城市资源的不断开发,农村市场这个相对空白的处女地,已经成为当前以今后中国保险业竞争的聚点。再加上,中国13亿人口中,9亿在农村,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收入的不断提升,都为农村人身保险实现可持续大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二、发展农村人身保险的现实需求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人身保险业的日益成熟,发展农村人身保险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一是具备经济基础。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农村经济绿皮书》数据显示: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再次实现连续多年的正增长。另有一技之长的农村居民甚至过上了优于城镇居民生活的小康水平,这与我国寿险业在城镇起步阶段的人均收入2100元相比,占尽“天时”。
二是具备市场需求。第一,我国农村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农村人口老龄化必将产生对医疗、养老保险的强烈需求;第二,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农村家庭结构小型化,“养儿防老”的传统做法负担越来越重;第三,失地农民、外出务工农民、从事特殊职业(如运输、建筑)农民,对家庭生活保障、医疗保障、意外风险保障、养老保障,子女教育保障等都有迫切的需求,这些都为商业农村人身保险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让其占尽了“地利”。
三是具备消费需求。随着全民教育的逐步提高和保险知识的深入普及,农村居民的风险保障意识和消费观念都有了较大的提升,农村居民主动购买保险的人越来越多,家庭理财新理念已经逐步替代了传统“养儿防老”、“攒钱防病”、“听天由命”的旧观念,完善自身保险保障体系已经成为新时期农村居民的迫切需求,为发展农村人身保险占尽了“人和”。
三、实现农村人身保险大发展的关键举措
综上所述,发展农村人身保险在中国广阔的农村市场,不仅应有所作为,更要大有作为,要实现农村人身保险大发展关键抓好以下七项重点。
一是研发适合农民实际的保险产品。首先是价格要低。虽然近年来,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与镇城居民相比,仍然处于低层次水平,倘若购买与城镇居民等价产品,势必会增加农村居民的经济负担;其次是条款要简。农村居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对条款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设定条款时,要尽可能地通俗化、简明化;第三是保障要全。即保障全面而又适度,重点保、保重点,尽可能地让农民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大的保险保障。中国人寿近年来推出的新简身险、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和小额信贷保险可谓为农村人身保险产品的创新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二是加强农村人身保险服务网点建设。农村地域广阔,农民居住分散,交通相对不便,开拓农村人身保险市场,农村服务网点的硬件建设可谓是必要的先决条件。商业寿险公司首先要结合自身经济实力和当地农村发展状况,采取以重点乡镇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拓展战略,“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巩固一个”。其次,要坚持标准化经营管理的原则,以创建精品农村服务网点为目标,通过开展争先创优竞赛活动,不断建立健全工作流程、管理制度、考评机制等软件设施,使农村服务网点真正成为发展农村人身保险的桥头堡。
三是加强农村人身保险服务队伍建设。人员促销策略仍是农村人身保险市场中运用最广、作用最大的促销策略。因此,加强农村人身保险服务队伍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一是选人要优。就是要遵循择优选聘的原则,优先选聘村干部、村医、会计、教师、计生管理员等人员担任农村人身保险营销员,充分发挥其良好的个人声誉和广泛的社会关系等优势,迅速打开农村人身保险销售的突破口。二是育人要精。就是对招聘进来的业务人员要加强教育培训。一方面,加强保险知识的基础教育。打铁先须自身硬,要想让农村居民接受保险产品,业务人员首先必须熟练掌握保险知识,做到在农民面前会讲、能讲、讲清、讲透。另一方面,加强保险的诚信教育。做事先做人,从事保险营销更要诚信为先,诚信立业,尤其是农村这一特殊市场,规范经营、诚信展业成为最为关键的核心环节。
四是积极拓展中介渠道建设。针对偏远乡镇等不适宜立即设置农村服务网点的实际,可有效借助银行、信用社、邮政、农机站、计生办等代办机构网点的优势,代售保险产品,以不断丰富农村人身保险营销渠道网络,扩大保险营销服务途径。
五是创新农村人身保险营销服务举措。本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原则,以精耕细作农村人身保险市场为目标,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和形式,实现农村人身保险市场的大有作为。一是在农村服务网点层面中开展“星级达标”工程,进行星级评定大排名,全面提升农村服务网点的管理服务能力和经营发展水平。二是在业务人员层面中开展驻村业务员选聘活动,明确驻村业务人员的入围条件和服务职责,充分调动业务人员奋勇争先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在农村层面开展保险先进村创建工程。通过大张旗鼓地宣传造势,让保险造富百姓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六是积极寻求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农村市场开展人身保险业务,政府的大力支持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重要作用,因此,积极寻求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实为关键。一要积极向当地政府汇报保险工作开展情况和惠民服务情况,用实际工作赢得政府的认可。二要积极开展扶贫济困等公益活动,以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广大农村居民的认可。三要积极寻求与政府工作联姻的结合点,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东风,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契机,以发展保费低廉、保障适度、条款简单的小额保险为手段,争取政府相关政策文件的支持,真正使商业寿险公司成为政府推动工作的有力补充,从而尽快驶上农村人身保险又好又快发展的快车道。
七是提高保险服务品牌形象。保险营销说到底就是服务营销,良好优质的保险服务品牌形象,对大力开拓农村人身保险市场至关重要。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售前、售中、售后的优质服务树立保险的服务形象;另一方面,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广告等载体宣传,树立保险的品牌形象。
总之,中国地域辽阔,农业人口众多,农村人身保险市场蕴含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农村人身保险不仅应有作为,更会大有作为。
中国人寿长治分公司 蔡晓芳
一、发展农村人身保险的重要意义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中,9亿在农村,发展农村人身保险意义重大。
首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以来,党中央连年将“三农”问题列为中央一号文件予以执行,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加快农村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的“三农”政策,保监会把推动农村人身保险发展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并多次要求保险公司“讲政治、顾大局、负责任”,积极发展农村人身保险,为构建农村居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风险保障体系,承担自身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其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二元结构明显,农村居民的生、老、病、死等风险基本上完全由自己承担,老无所养、病无所医、因病返贫、因残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尽管近年来国家实行了新农村合作医疗,也着实为广大农村居民减轻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但这与较为完善的城镇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相比,仍差之甚远。由此,作为社保有力补充的商业寿险公司,积极发展农村人身保险刻不容缓。
第三,是实现寿险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中国保险业起步晚,发展快,实施的市场拓展战略为城市包围农村,随着先前城市资源的不断开发,农村市场这个相对空白的处女地,已经成为当前以今后中国保险业竞争的聚点。再加上,中国13亿人口中,9亿在农村,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收入的不断提升,都为农村人身保险实现可持续大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二、发展农村人身保险的现实需求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人身保险业的日益成熟,发展农村人身保险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一是具备经济基础。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农村经济绿皮书》数据显示: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再次实现连续多年的正增长。另有一技之长的农村居民甚至过上了优于城镇居民生活的小康水平,这与我国寿险业在城镇起步阶段的人均收入2100元相比,占尽“天时”。
二是具备市场需求。第一,我国农村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农村人口老龄化必将产生对医疗、养老保险的强烈需求;第二,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农村家庭结构小型化,“养儿防老”的传统做法负担越来越重;第三,失地农民、外出务工农民、从事特殊职业(如运输、建筑)农民,对家庭生活保障、医疗保障、意外风险保障、养老保障,子女教育保障等都有迫切的需求,这些都为商业农村人身保险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让其占尽了“地利”。
三是具备消费需求。随着全民教育的逐步提高和保险知识的深入普及,农村居民的风险保障意识和消费观念都有了较大的提升,农村居民主动购买保险的人越来越多,家庭理财新理念已经逐步替代了传统“养儿防老”、“攒钱防病”、“听天由命”的旧观念,完善自身保险保障体系已经成为新时期农村居民的迫切需求,为发展农村人身保险占尽了“人和”。
三、实现农村人身保险大发展的关键举措
综上所述,发展农村人身保险在中国广阔的农村市场,不仅应有所作为,更要大有作为,要实现农村人身保险大发展关键抓好以下七项重点。
一是研发适合农民实际的保险产品。首先是价格要低。虽然近年来,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与镇城居民相比,仍然处于低层次水平,倘若购买与城镇居民等价产品,势必会增加农村居民的经济负担;其次是条款要简。农村居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对条款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设定条款时,要尽可能地通俗化、简明化;第三是保障要全。即保障全面而又适度,重点保、保重点,尽可能地让农民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大的保险保障。中国人寿近年来推出的新简身险、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和小额信贷保险可谓为农村人身保险产品的创新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二是加强农村人身保险服务网点建设。农村地域广阔,农民居住分散,交通相对不便,开拓农村人身保险市场,农村服务网点的硬件建设可谓是必要的先决条件。商业寿险公司首先要结合自身经济实力和当地农村发展状况,采取以重点乡镇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拓展战略,“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巩固一个”。其次,要坚持标准化经营管理的原则,以创建精品农村服务网点为目标,通过开展争先创优竞赛活动,不断建立健全工作流程、管理制度、考评机制等软件设施,使农村服务网点真正成为发展农村人身保险的桥头堡。
三是加强农村人身保险服务队伍建设。人员促销策略仍是农村人身保险市场中运用最广、作用最大的促销策略。因此,加强农村人身保险服务队伍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一是选人要优。就是要遵循择优选聘的原则,优先选聘村干部、村医、会计、教师、计生管理员等人员担任农村人身保险营销员,充分发挥其良好的个人声誉和广泛的社会关系等优势,迅速打开农村人身保险销售的突破口。二是育人要精。就是对招聘进来的业务人员要加强教育培训。一方面,加强保险知识的基础教育。打铁先须自身硬,要想让农村居民接受保险产品,业务人员首先必须熟练掌握保险知识,做到在农民面前会讲、能讲、讲清、讲透。另一方面,加强保险的诚信教育。做事先做人,从事保险营销更要诚信为先,诚信立业,尤其是农村这一特殊市场,规范经营、诚信展业成为最为关键的核心环节。
四是积极拓展中介渠道建设。针对偏远乡镇等不适宜立即设置农村服务网点的实际,可有效借助银行、信用社、邮政、农机站、计生办等代办机构网点的优势,代售保险产品,以不断丰富农村人身保险营销渠道网络,扩大保险营销服务途径。
五是创新农村人身保险营销服务举措。本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原则,以精耕细作农村人身保险市场为目标,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和形式,实现农村人身保险市场的大有作为。一是在农村服务网点层面中开展“星级达标”工程,进行星级评定大排名,全面提升农村服务网点的管理服务能力和经营发展水平。二是在业务人员层面中开展驻村业务员选聘活动,明确驻村业务人员的入围条件和服务职责,充分调动业务人员奋勇争先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在农村层面开展保险先进村创建工程。通过大张旗鼓地宣传造势,让保险造富百姓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六是积极寻求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农村市场开展人身保险业务,政府的大力支持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重要作用,因此,积极寻求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实为关键。一要积极向当地政府汇报保险工作开展情况和惠民服务情况,用实际工作赢得政府的认可。二要积极开展扶贫济困等公益活动,以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广大农村居民的认可。三要积极寻求与政府工作联姻的结合点,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东风,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契机,以发展保费低廉、保障适度、条款简单的小额保险为手段,争取政府相关政策文件的支持,真正使商业寿险公司成为政府推动工作的有力补充,从而尽快驶上农村人身保险又好又快发展的快车道。
七是提高保险服务品牌形象。保险营销说到底就是服务营销,良好优质的保险服务品牌形象,对大力开拓农村人身保险市场至关重要。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售前、售中、售后的优质服务树立保险的服务形象;另一方面,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广告等载体宣传,树立保险的品牌形象。
总之,中国地域辽阔,农业人口众多,农村人身保险市场蕴含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农村人身保险不仅应有作为,更会大有作为。
中国人寿长治分公司 蔡晓芳
人寿保险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有作为
点击下载
本文2012-01-08 09:57:06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0287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