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十法
目前临床心理护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①心理护理观念的更新问题。心理护理的转变伴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同其他事物一样要经历一个过程,而医护人员从医的观念转变也要有一段逐渐适应的过程。②护士缺乏系统的心理护理知识。目前临床护士由于缺乏系统的心理护理知识,因而不能较熟练地运用相关知识解决临床病人的心理问题。③对心理护理工作缺乏较系统的、科学的评估。心理护理工作缺乏理论上的和实际考核的效果评定,因而难以体现其科学性,导致说服力差,难以让人信服。因此降低了心理护理工作的应用价值,阻碍了其实施和发展。④心理护理工作无法用经济价值来衡量。实践证明心理与技术护理相辅相成,具有同等价值,而心理护理在特定的条件下,可能往往还优于一般的技术护理。但由于心理护理工作没有明显的经济收入,片面注重经济效益的管理制度严重制约了心理护理技术的开发。
对心理护理的几点看法
1.1 语言温暖法 患者来到医院,最先接触的就是护土的语言。护士以文明礼貌的语言对待病人,才能从心理上对病人产生良性刺激,促进其康复。运用语言温暖法进行心理护理,首先要注意语言的“温度”,把爱心溶化到对每个病人的尊重和爱护中,做到待病人如亲人;其次要加强语言的修养,讲究“语言美”,坚持克服说话中的“负分贝”现象;再是要善于抓住各类病人的特点,使自己的语言适应他们的“口味”,以产生良性刺激;还有一点就是要注意场合,把握好语言的“分寸”。
1.2 举止影响法 当病人住院后,往往有多种复杂的心情。护士亲切的笑脸,整洁端庄的仪表,娴熟而良好的护理,会使病人感到愉快。运用举止影响法,应做到“四要”:①态度要和蔼,对病人以礼相代,给病人以亲切感;②仪表要端庄,保持服装整洁,给病人以愉悦感;③操作要认真,动作娴熟,给病人以安宁稳重感;④作风要严谨,在治疗中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扎实,给病人以安全感。
1.3 以情感化法 情感是护患关系亲密程度的主要“调节器”。所谓以情感化法,就是指护土运用感情因素去感化病人,把护理工作“人情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把理解病人,尊重病人,关心病人作为心理护理的基本“准绳”。
1.4 知识熏陶法 护理人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渊博的学识,针对不同的病人,不同的心理状态,施以不同的心理护理。首先是要有能熏陶病人的“本钱”。护理人员应当在掌握一般知识的基础上,努力加强新学科知识的学习,不断厚实功底。病人住院后,因对疾病的恐惧和忧虑感以致对医学知识求知欲比较强。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做到有问必答,百问不烦。再就是会熏陶,即区别对象,对症下药,讲究熏陶的方法。
1.5 心理平衡法 病人的心理不平衡,精神就处于失调状态,过分的焦虑、紧张、恐惧、悲伤、孤独、失望等会导致一种病态心理,形成一种紧张感或危机感,甚至导致轻生和伤人。护理人员应当掌握平衡各种病人心理的技巧和方法。帮助病人“解扣子”、“钻出牛角尖”、“走出死胡同”,在不平衡中求平衡。
细心护理的同时,针对病人的心理特点,想方设法鼓励其与医护人员配合,以尽可能争取最好医疗效果,防止因心理冲突而出现的意外问题。
1.6 区别观察法 医院的病人来自四面八方,由于性别、年龄、职业、兴趣爱好、文化水平、病情状况、心理素质等各异,他们的心理活动规律既有普通性,又存在个别差异,即使是同一种疾病患者,由于其本身的条件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也会出现不同的心理反映。因此我们在进行心理护理过程中,应当针对每一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分析其不同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护理,既可通过与患者、亲友、病友交谈等形式,也可运用座谈会、调查、测验等方式,对每个病人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解,以便对症下药。
1.7 积极暗示法 暗示法是以某种信息影响病人心理活动的一种特殊方式。采取这种方法,能够调动病人体内“自我调节、自我维持、自我平衡、自我改善”系统的能动作用,促进治疗最佳心理和生理效应的发挥,有时还可达到不治自愈,出乎意料的效果。笔者曾遇到一中年女性病人,自述说,腹部疼痛数年经多方诊治无效,本次入院后,饮食和胃镜检查,未见异常。经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到病人主要是担心患癌而引起的胃肠神经功能紊乱,即采取暗示疗法进行尝试。在服一般胃药时,每次都提示说:“这是刚进口的好药,专治你的病”,服药时还谈些病人感兴趣的事,以分散其注意力,结果经一个疗程治疗,痊愈出院,经一年多时间随访,未出现腹痛。
1.8 力量借助法 病人的心理状态受社会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可借助家庭和社会的力帮助他们治疗。有些病人尤其是伤病较重的病人,他们住院前后的反差较大,心理压力也较大,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当,就会直接影响病人治疗。这就要求护理人员针对每个病人的实际情况,及时与其家庭亲友和社会有关单位领导取得联系,以求妥善处理相关问题,并注意在言谈举止上多给病人一些温暖和关怀。
1.9 医德感染法 优良的护理医德,能够潜移默化地感染病人,使医疗达到预期目的。运用医德感染法,护理人员要做到“十不”:①不以任何借口收受病人的礼物,托病人或其亲友为自己办私事;②能为病人办到的事,绝不可哄骗敷衍;③对不服从治疗,无理取闹的病人,不辩论争吵或发怒训斥;④工作时不谈笑打闹干私活;⑤尊重病人的人格,不给病人起别名、叫绰号;⑥不对病人进行任何形式的人身侵犯,尤其是对精神病人;⑦不随意向无关人员泄露病人的病史病情等,特别是隐私方面的;⑧对异性的青年病人,不超越职责范围去过分关心,言行要有节度,防止病人产生杂念和误会;⑨对所有病人一视同仁;⑩不在病人面前议论医护人员的短处。
1.10 环境优化法 一个幽静安谧、舒适整洁的优良环境,能对病人的心理产生良好影响。优化环境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是不要高声喧哗,不穿硬底鞋,尽量减轻噪音;二是禁止病人吸烟,监督探视者防其在病房内吸烟:三是保持洗漱室、厕所等处的卫生,必要时燃点蚊香或喷洒空气清新剂,以改善室内的气味;四是搞好病室花草的设置;五是为病人提供音乐和美术作品,组织病人看电视,以满足病人精神需求。
山西省古交市山西焦煤集团古交总医院 赵华
①心理护理观念的更新问题。心理护理的转变伴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同其他事物一样要经历一个过程,而医护人员从医的观念转变也要有一段逐渐适应的过程。②护士缺乏系统的心理护理知识。目前临床护士由于缺乏系统的心理护理知识,因而不能较熟练地运用相关知识解决临床病人的心理问题。③对心理护理工作缺乏较系统的、科学的评估。心理护理工作缺乏理论上的和实际考核的效果评定,因而难以体现其科学性,导致说服力差,难以让人信服。因此降低了心理护理工作的应用价值,阻碍了其实施和发展。④心理护理工作无法用经济价值来衡量。实践证明心理与技术护理相辅相成,具有同等价值,而心理护理在特定的条件下,可能往往还优于一般的技术护理。但由于心理护理工作没有明显的经济收入,片面注重经济效益的管理制度严重制约了心理护理技术的开发。
对心理护理的几点看法
1.1 语言温暖法 患者来到医院,最先接触的就是护土的语言。护士以文明礼貌的语言对待病人,才能从心理上对病人产生良性刺激,促进其康复。运用语言温暖法进行心理护理,首先要注意语言的“温度”,把爱心溶化到对每个病人的尊重和爱护中,做到待病人如亲人;其次要加强语言的修养,讲究“语言美”,坚持克服说话中的“负分贝”现象;再是要善于抓住各类病人的特点,使自己的语言适应他们的“口味”,以产生良性刺激;还有一点就是要注意场合,把握好语言的“分寸”。
1.2 举止影响法 当病人住院后,往往有多种复杂的心情。护士亲切的笑脸,整洁端庄的仪表,娴熟而良好的护理,会使病人感到愉快。运用举止影响法,应做到“四要”:①态度要和蔼,对病人以礼相代,给病人以亲切感;②仪表要端庄,保持服装整洁,给病人以愉悦感;③操作要认真,动作娴熟,给病人以安宁稳重感;④作风要严谨,在治疗中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扎实,给病人以安全感。
1.3 以情感化法 情感是护患关系亲密程度的主要“调节器”。所谓以情感化法,就是指护土运用感情因素去感化病人,把护理工作“人情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把理解病人,尊重病人,关心病人作为心理护理的基本“准绳”。
1.4 知识熏陶法 护理人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渊博的学识,针对不同的病人,不同的心理状态,施以不同的心理护理。首先是要有能熏陶病人的“本钱”。护理人员应当在掌握一般知识的基础上,努力加强新学科知识的学习,不断厚实功底。病人住院后,因对疾病的恐惧和忧虑感以致对医学知识求知欲比较强。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做到有问必答,百问不烦。再就是会熏陶,即区别对象,对症下药,讲究熏陶的方法。
1.5 心理平衡法 病人的心理不平衡,精神就处于失调状态,过分的焦虑、紧张、恐惧、悲伤、孤独、失望等会导致一种病态心理,形成一种紧张感或危机感,甚至导致轻生和伤人。护理人员应当掌握平衡各种病人心理的技巧和方法。帮助病人“解扣子”、“钻出牛角尖”、“走出死胡同”,在不平衡中求平衡。
细心护理的同时,针对病人的心理特点,想方设法鼓励其与医护人员配合,以尽可能争取最好医疗效果,防止因心理冲突而出现的意外问题。
1.6 区别观察法 医院的病人来自四面八方,由于性别、年龄、职业、兴趣爱好、文化水平、病情状况、心理素质等各异,他们的心理活动规律既有普通性,又存在个别差异,即使是同一种疾病患者,由于其本身的条件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也会出现不同的心理反映。因此我们在进行心理护理过程中,应当针对每一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分析其不同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护理,既可通过与患者、亲友、病友交谈等形式,也可运用座谈会、调查、测验等方式,对每个病人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解,以便对症下药。
1.7 积极暗示法 暗示法是以某种信息影响病人心理活动的一种特殊方式。采取这种方法,能够调动病人体内“自我调节、自我维持、自我平衡、自我改善”系统的能动作用,促进治疗最佳心理和生理效应的发挥,有时还可达到不治自愈,出乎意料的效果。笔者曾遇到一中年女性病人,自述说,腹部疼痛数年经多方诊治无效,本次入院后,饮食和胃镜检查,未见异常。经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到病人主要是担心患癌而引起的胃肠神经功能紊乱,即采取暗示疗法进行尝试。在服一般胃药时,每次都提示说:“这是刚进口的好药,专治你的病”,服药时还谈些病人感兴趣的事,以分散其注意力,结果经一个疗程治疗,痊愈出院,经一年多时间随访,未出现腹痛。
1.8 力量借助法 病人的心理状态受社会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可借助家庭和社会的力帮助他们治疗。有些病人尤其是伤病较重的病人,他们住院前后的反差较大,心理压力也较大,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当,就会直接影响病人治疗。这就要求护理人员针对每个病人的实际情况,及时与其家庭亲友和社会有关单位领导取得联系,以求妥善处理相关问题,并注意在言谈举止上多给病人一些温暖和关怀。
1.9 医德感染法 优良的护理医德,能够潜移默化地感染病人,使医疗达到预期目的。运用医德感染法,护理人员要做到“十不”:①不以任何借口收受病人的礼物,托病人或其亲友为自己办私事;②能为病人办到的事,绝不可哄骗敷衍;③对不服从治疗,无理取闹的病人,不辩论争吵或发怒训斥;④工作时不谈笑打闹干私活;⑤尊重病人的人格,不给病人起别名、叫绰号;⑥不对病人进行任何形式的人身侵犯,尤其是对精神病人;⑦不随意向无关人员泄露病人的病史病情等,特别是隐私方面的;⑧对异性的青年病人,不超越职责范围去过分关心,言行要有节度,防止病人产生杂念和误会;⑨对所有病人一视同仁;⑩不在病人面前议论医护人员的短处。
1.10 环境优化法 一个幽静安谧、舒适整洁的优良环境,能对病人的心理产生良好影响。优化环境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是不要高声喧哗,不穿硬底鞋,尽量减轻噪音;二是禁止病人吸烟,监督探视者防其在病房内吸烟:三是保持洗漱室、厕所等处的卫生,必要时燃点蚊香或喷洒空气清新剂,以改善室内的气味;四是搞好病室花草的设置;五是为病人提供音乐和美术作品,组织病人看电视,以满足病人精神需求。
山西省古交市山西焦煤集团古交总医院 赵华
心理护理十法
点击下载
上一篇:论建筑物的沉降观测下一篇:当代农机科教推广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本文2012-01-08 09:51:06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02369.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