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村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先进材料)
为 民 辛 苦 为 民 甜
——记美兴镇新街村党支部书记余长林
在我县城乡结合处,有一个近1000人口,人均仅有耕地0.6亩的村庄——美兴镇新街村。在这里,有一位头脑灵活,性格开朗,能想事、会干事、廉洁奉公的优秀党支部书记——余长林。
余长林,男,1957年出生,自1984年起担任新街村村委会成员,2001年任村委会主任,2004年任党支部书记。他25年如一日,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他大胆创新,开拓进取,努力工作,克服重重困难,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全体党员、群众艰苦奋斗,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积极投入村公益事业,努力增强村集体收入,千方百计为村民服务,使当初一个欠外债几万元的贫困村几经拼搏后一举脱贫,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康村、文明村。余长林书记十几年的工作表现和先进事迹真可以用八个字概括,那就是:勤劳、务实、律己、爱民。
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注重人才培养。提起新街村,大伙都知道新街村是一个人口多、党员队伍大、耕地面积少、人员流动量大的复杂的大村,如何在这个面积只有600余亩,平均人均耕地0.6亩的土地上发展,如何提高经济效益,为村支部书记余长林设下了一个难题。面对困难形势,余长林深感自己肩上担子的份量,他对身边的党员多次说: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所以,我们必须把权力用在为民办好事、办实事上,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人民,对得起党。为此,他不断加强学习,更新知识来提高自己的理论政策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管理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同时,他也深知,一个村党员、党员干部素质高低也决定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他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十一五”规划,结合典型案例、先进事迹进行教育,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党员的道德修养。几年来,余长林书记积极培养和发展新党员,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不断壮大党组织队伍,建设一支充满生机活力的党员队伍。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个体经济。新街村的村民在城镇建设和新城拓展中,许多农户被征用土地。劳动力闲置且一时找不到挣钱的门路。新街村交通便利,城乡结合,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和资源优势。余长林书记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对全村的状况进行充分调查分析后,向全村群众提出了“因地制宜抓村个体经济的致富思路。并采取“一职双责”制度,村组干部除要完成本职工作外,还必须负责10户困难户的致富工作。他积极为老百姓在农村信用社联系小额贷款,取得县就业局支持,帮助年轻人到专业美容美发以及酒店管理学校学习,出资请老师为村民传授花卉、水果养植知识。由于良好的优势和余长林书记的正确领导,个体经济发展效果极其显著。在小金县城新街村村民经营的摊点就由过去的20多个增至200多个,100多名年轻人实现就业。为村民人平增加收入1000元,还偿还了的几万元外债。
着眼未来、努力发展公益事业。村里条件好了,有钱了,余长林书记没有一丝松懈,他把目光注意到村里的公益事业上,为了改变村容村貌,为了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村投资20余万元修筑村路、柏油路、挡水墙、涵洞、排水沟等;投资近10万元改善饮水工程;投资20余万元用于村民供电线路的维护和水利基础设施的维修。新街村通往三关桥600余米的土路是两个村村民和学生上学必经之路,一到雨天,便水流成河,无论是村民日常工作生活,还是中小学生上学都极不方便,村民、学校、家长都对此反映强烈。查民情、体民意、解民忧,余长林书记带领村两委干部投资3万余元并发动村民自己动手修建成一条水泥梯路。
自余长林担任村支书以来,他带领村两委向上为村里争取资金,每年村里都有工程,而每一个工程,他都以公开招标的形式进行,谁出的价最少,最省钱,工程质量最好,就让给谁干,从不多花一分钱,以至个别包工头都私下里议论:干新街村的工程是赔本赚吆喝。可是十几年来,全村村民耕地用的水利设施改造费用,没用老百姓掏一分钱,水利设施的管理、维修,环境整治等村里全部负担。在新街村,有这样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是老百姓高兴的、拥护的、正确的就坚决去办,并且快办,办好。对老百姓提出的问题不得回避,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以情感人,以事业凝聚人心。他以党性为后盾,以群众信任为动力,以“党性最强、作风最正、工作出色”为具体要求,以对事业的无比热爱,对人民极端负责的态度和非凡的经济管理才能,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带领全村人民群众依托地缘优势,大打“致富仗”,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彻底改变了由于土地资源匮乏,劳动力严重过剩,所导致的集体经济综合实力弱,人民生活水平低的旧社情,将几代人脱贫致富的夙愿变成了现实,使全村很快走上了富裕路。村民都知道余长林是一个节俭的人,平时花一分钱都得算计着,到市、区办事很少在外面吃饭,不论多晚办完,尽量都回家吃饭,打车更是从未有过的事情。可在学技术方面却是十分舍得投入,请专家讲课、到种果基地参观,每次费用全都村里拿,不用村民出一分钱。
余长林认准了这样一个理儿: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少数人富起来,也不是社会主义,只有共同富裕,富民强村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为了不让全村有一户掉队,真正实现共同富裕,村里通过各种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一是把劳动力安置在宾馆、餐厅就业;二是对想发展生产、缺乏资金的农户,个人给其担保贷款,仅2002年就给8户农户担保贷款3万余元,其中一户因无力偿还,余长林默默地替其还上;三是改变种植结构,发展多种经营,村里引进日本甜樱桃、郫县花卉种植技术等,村民人均收入5000元。
许多年来,为了村民,为了事业,他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垫了多少钱。村民们感动地说:“咱们村干部没白投票。”然而这“没白投票”四字是余长林和村干部们多年的汗水和心血结成的。余长林今年50出头,他的头发却过早地花白了。人们说:他是用一头乌发换回座座青山。
余长林一心为民,甘于奉献,勇于开拓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新街村的广大党员、群众,同时也得到了党和政府的认可。他两次满票当选村支部书记,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届镇、县人大代表。连续8年被荣获全县优秀共产党员,“十佳村干部” 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领导的村两委多次被评为先进村支部和村委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村。
倾心为民,为弱势群体撑起一片天。余长林书记带领大多数群众致富后,没有忘记那些弱势群体。对待五保户、孤老户、特困户更是百般关心,惦记他们的日常生活,身体健康、生产和收入情况,充分调动全村有活动能力的党员,参加“设岗定责”活动,10名党员选择了扶贫帮困岗,10名党员选择了带头致富岗。余书记带头包扶困难户和5.12地震后的两名孤儿,定期到包扶对象家走访,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逢年过节,他都带着党的温暖上门慰问,并送去米、面等生活用品。自己的工资全垫出不说,还将自己的家底拿出帮助四户困难户上了致富项目,使他们早日脱贫。
抗震救灾,彰显党员本色。在群众危难时刻,余长林同志总是挺身而出全力支持和帮助。“5.12”汶川特大地震,小金县受到重创。倾刻间,上万人聚集到美兴镇的大街小巷。余长林书记带领全村干部民兵兵分四路疏散群众。组织民兵应急分队搭建避险帐篷。安排并带领村干部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分赴各户调查核实灾情。他还将家里仅有的一顶帐篷和两张油布送给了村上的孤寡老人和特困户,自己的家人却在“5.12”当夜滂沱的大雨中露宿一夜。每次捐款捐物别人不捐的他捐,别人捐的他捐最多,在救援物资没到前,他把家中所有的被盖借给了广场上避险的孤寡老人和孤儿。
为了随时预防灾情和服务受灾群众,他组织村党支部人员进行24小时巡逻,坚持深入各安置点了解村民的所需所想,及时进行协调处置,有的党员脚磨出了血泡,但他们仍然咬牙坚持,从没吭过一声。为防止大灾之后发生大疫,村支部挨家挨户地进行卫生宣传,对生病的老人和小孩,嘘寒问暖,积极联系药品,亲自送到病人手中,努力让每个村民有饭吃,有衣穿,能喝上干净的水,有安全临时住处。
当得知我县成为西线生命线必经路线后,余长林书记将家中仅有的100多斤腊肉送到抗震救灾官兵手中,组织村上的妇女到猛固桥为过往灾民和军队做饭。在余长林的带领下,许多党员干部和群众自发把自家的粮食、肉和衣服分送给那些急需的村民。在抗震救灾的同时,党支部积极组织群众开展自救工作,组织民兵与村民一道抢修公路。“自己是一名党员,就是要时刻为民着想,为民分忧。宁愿自己多吃点苦,多受点累,多吃点亏,也要让自己的村民少吃苦、少受难、少遭罪。”这是新街村党员干部的口头禅。在整个抗震救灾的100天中,他从没休息过一天,几乎每夜只睡4个小时,老百姓叫他“铁人王进喜”,他打趣说这叫老将不衰。
灾后重建,树立共克时艰的光辉形象。新街村与县城交错,寸土寸金。因城镇建设,邻里宅基地、灌溉等纠纷层出不穷。特别是“ 5.12” 地震后县委、县政府决定,在灾后重建中改善城市布局,拓展县城,发展教育、卫生等事业,以造福群众。全村又增加了大量的建设任务及灾后重建所涉及的征地拆迁、群众协调工作。牵涉面广,政策性强,处理难度大。他又和镇领导一道,始终站在化解和处理各类矛盾纠纷的最前沿,牢牢把握住这难得的发展机遇,积极行动,广泛宣传,既保证国家建设进程又不让群众的利益受到损害。每天与钉子户磨嘴皮,嗓子哑了就吃一颗金嗓子喉宝。就仅去年5月到11月,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90余次,群众集体上访7批次,接待来访37件。成功完成征地297.46 亩,房屋20户,迁坟墓34座。现在,江西援建指挥部在新街村土地上的广电中心、避险广场、江西路等一批工程已经开工建设,这些工程的建成,标志着美兴镇的城市发展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为全村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新街村人富了,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越走越甜,余长林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然而他并没有满足,在他们心中正运筹着下一步计划:借助灾后重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利契机,进一步建立生态旅游结构,发展商业,以商养农,以农补商……,他心中涌动着无数个跳跃的音符,眼下正踌躇满志地带领新街村人加快脚步奔小康。
优秀村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本文2011-12-21 10:02:25发表“事迹材料”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01216.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