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全县项目建设工作 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
下面,我就如何进一步做好全县项目建设工作,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讲几点意见。
关于项目工作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加快项目建设的压力感和使命感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较好的产业基础、科技人才优势和较完善的基础设施优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项目富县”战略,将加强项目建设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事业进步的支撑,咬定目标不放松,坚定信念不摇摆,稳固立场不刮风,举全县之力谋项目,聚全县才跑项目,集全县之智争项目。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项目建设的相关政策,建立了项目建设机制和管理办法,以项目考验干部,以项目锤炼人才,以项目检验作风,以项目体现政绩,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千军万马攻项目,千山万水跑项目,千方百计上项目,千辛万苦促项目的良好氛围,长城、大迪、天马、华鑫、盛峰、五合窖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特别是工业生产性项目相继落户定兴,呈现出以汽车制造业为支柱,食品加工、轻工纺织、精细化工、建筑建材、高科制药六大产业齐头并进的可喜局面,为县域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抓民营,聚精会神上项目。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中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增长群体,也是龙型经济发展的主要带动力,更是实现富民强县的关键。县委、县政府围绕“四个转变”,着力抓好民营经济的发展。一是思维方式从闭关保守的传统观念向与时俱进的创新思想转变。县委、县政府多次组织干部群众,走出去,请进来,学经验,换脑筋,找差距,定目标,扎实开展“抓项目,重民营,促发展”大讨论活动,把全县上下的精力都集中到求发展、拓项目上来,把全县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都统一到谋大事干大事上来,为进一步扩大开放扫清了思想障碍。二是经营管理方式由家庭式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在抓开放、求发展、上项目的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和完善,促使民营企业家进一步克服自身弱点,主动完善经营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生产从小分散、小作坊式的家庭生产向规模化、基地化、专业化转变,扩大规模,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四是产业方式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相结合转变。通过与大企业、大集团和知名院校联姻,依靠技术进步,加快汽车制造、食品加工、轻工纺织等优势产业提档升级。丽华品牌已被评为国家驰名商标,长城、丽华被评为河北百强民营企业,在全市10家获此殊荣企业中,我县独占2家。
抓开放,千方百计引项目。响鼓重锤,旌动心动。县委、县政府继续高举“大开放、大招商”的旗帜,坚持“外抓资金,内挖潜力”,树立“县外即外”、“诚信为本”的招商观念,着力推进项目建设。一是转变观念。在全县上下努力形成三个共识,即“放水养鱼”,“先予后取”的战略意识;“你图发财,我图发展”的双赢意识;“你来投资,我来服务”的市场意识。二是科学运作。一方面是眼睛向外,争取外部投入,重点组织行业招商、专题招商、以商招商,积极动员企业走出去,推介自己,展示形象,吸引资金;另一方面,眼睛向内,挖掘民间资本,激活社会闲散资金,破除小进即满、固步自封的保守意识,采取大户联合、股份合作等各种形式,改进工艺设备,壮大企业规模,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三是注重实效。面对当前的政策机遇,积极上跑下联,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技改投入力度,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将企业做强做大。同时坚持合资合作,以产品、技术、市场、资本为载体,把培植和引进龙头企业与发展民营经济有机结合,实现借船出海,借梯上楼。
抓服务,优化环境保项目。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是第一竞争点,第一增长点。没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做保障,项目建设即成无本之木,无米之炊。县委、县政府把全面改善投资发展服务环境作为项目建设的突破口,改进服务质量,转变政府职能,降低投资成本,实现了机关办事效率的全面提速和工作质量的显著提高。一是全面整顿作风,机关工作人员自觉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基层,严格实行首问负责制和办事限时制,推行政务公开,提高了行政效能和提高办事效率。二是讲求工作质量,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遵守服务承诺,争创一流水平,规范工作行为、承担错失责任。三是降低投资成本,规范各种收费行为,让投资创业者支付尽可能少的发展成本。
今年以来,我们在用地控紧、银根收紧、审批从紧的形势下,全面理解、正确把握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坚持有保有压,围绕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对外开放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项目建设发展迅猛,突出表现在“两增多”:一是大项目增多。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9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22个。二是生产性项目增多。全县在建和新建44项,其中工业生产性项目28个,占项目总数的64%。
项目建设的腾飞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1-8月份,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4亿元,同比增长13.2%,其中,一、二、三产分别完成8.2亿元、14.7亿元、11.1亿元,同比增长6.2%、14.3%、13.1%;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分别为10亿元、3.5亿元,分别增长4%、3.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亿元,同比增长30.9%;实际利用外资6.84万美元,同比增长158.3 %,实际利用省内外资金1.3亿元,同比增长35%;财政收入完成1.73亿元,占全年任务的77.4%,同比增长2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18元,同比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00元,同比增长6%。
成绩应当肯定,但更要看到问题和不足,特别是结合此次随全市考察观摩,与周边县市、与保定外其它市横向比较,从思想观念上、工作力度上、发展劲头上,我县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思想观念方面,主要是解放思想的广度和深度上的差距。思想不够解放,开放力度不够,特别是在解决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上,创新性思维还不够,突破性举措还不多。燕郊开发区提出“客商是上帝,服务是生命,创新是灵魂”,天津开发区提出“投资者是帝王,项目是生命线”,北京现代提出“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这既是口号,也反映了他们招商的理念和思想解放的程度。相比之下,也反映出我们思想认识上的差距,思想认识不到位,政策再好,环境再宽松,也照样会落后。
招商引资方面,主要是工作力度不大,锲而不舍的精神不足,拼命争的劲头不强,缺乏“拼命三郎”精神。在引进项目上的工作力度上,跑的力度、争的力度、抢的力度、上的力度还有欠缺。
县域经济发展方面,客观而言,我县经济总量已进入全市一类县行列,但在经济实力、基础条件等方面,不仅与北京、天津、唐山、廊坊等大中城市无法相比,即便与周边的涿州、高碑店、徐水等兄弟县市相比,也还有很大差距。最近,省统计局对2003年全省136个县(市)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毗邻我县的涿州、高碑店综合发展水平已进入全省30强。相比之下,我县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还相对较低。要实现县域经济的腾飞,就必须加强项目建设。
井底之蛙,难见无限宇宙;以五十步笑百步,必将举步维艰,只有跳出庐山看庐山,走出定兴看定兴,把定兴放在全市、全省、全国的大坐标中,才能看到周边兄弟市县的项目建设规模比我们大、速度比我们快,“不进则退,小进也退,快则先,快则强”的意识比我们认识得要更到位,更透彻。
各乡镇、县直各部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从思想观念上、工作措施上、运作方式上认真加以反思,分析原因,查找问题,强化举措,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消除畏难松劲、无所作为、求稳怕乱、等待观望、怨天尤人的想法和情绪,在解放思想的大潮中防止退潮,在健康发展的升温中防止降温,在改革创新的前进中防止倒退,始终做到斗志不能松,标准不能低,精神不能垮,发展不能慢,把项目建设抓好抓实,确保实现县域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二、夯实基础,强化服务,进一步创优经济发展环境
一个地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项目建设能不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除了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外,关键还取决于自身努力创造的软硬环境条件。就定兴而言,与京津大城市相比环境建设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但与西部欠发达地区相比有一定的优势,地处京津保三角腹地,交通更便捷,文化底蕴深厚。下一步,我们应积极借鉴北京、天津等地在招商引资中的经验,吸取其教训,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以项目建设为目标,以环境建设为突破,多措并举,为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条件。
(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为项目建设创造了良好硬环境
一是加强工业基地路网建设。投资2000万元的朝阳路建设已基本完工,近日可竣工通车;投资1400万元完成国泰街、昌盛街南延及开放路、华建路东延工程建设,真正实现了“六通一平”;投资1.7亿元,大力实施新兴街、兴华路西段拆迁改造工程,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
二是投资3000万元的昌盛苑住宅小区三期工程已交付使用;投资1亿元,建设占地150亩、建筑面积15万平米的昌盛苑住宅小区西区建设工程,明年可竣工投入使用;该小区配套设施完善,设有高标准幼儿园、小学及购物、娱乐场所;投巨资建成高标准定兴三中,现正着手实施定兴一中扩建工程,五东商厦、沃美超市和鑫金诺超市等商业设施相继开业,这些都为外来企业投资者生活居住、子女就学、休闲购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消除了后顾之忧。
三是投资1700万元完成中心广场建设工程,该广场集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充分体现出定兴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展示定兴市政建设成就、吸引外来投资的形象窗口。
四是投资1900万元实施城区电网改造二期工程,并新建35kv变电站1座,专项服务工业基地,可保证电力供应充足;投资2300万元开通了小灵通,确保了通讯快捷;开通城区公交车,提升了城市品位,方便了广大市民和投资者出行。
(二)加快职能转变,为项目建设创造了良好软环境
一是县委、县政府一以贯之地落实市“2.28”大会精神,将优化发展环境作为促进项目建设的重要途径,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对各乡镇、县直各部门的考核内容。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进一步解放,观念进一步更新,认识进一步提高,形成了集思广益谋项目,争先恐后跑项目,你追我赶争项目,齐心协力促项目的良好氛围,为实现项目建设的新突破奠定了有力基础。
二是建立了项目协调服务小组,实行县四大班子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建立县级领导与重点项目负责人捆绑责任制,全程跟踪服务,积极帮助投资者和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使投资者乘兴而来,满意而留,对定兴这片投资热土产生出深情厚感。
三是切实保护外来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严厉打击干扰、阻挠和破坏项目建设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施工现场的治安秩序;大力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所有外来企业均实行统一集中收费,实行挂牌保护,坚决杜绝“三乱”行为,营造出“亲商、安商、尊商、富商”的浓厚氛
做好全县项目建设工作 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
本文2005-06-21 09:55:00发表“工作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0103.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