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理论创新

栏目:心得体会发布:2011-12-14浏览:2223下载206次收藏

心得体会  

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理论创新》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我们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观点、论断和具有很强针对性的举措,需要认真地学习和深刻领会。  

《决定》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深化而不断发展的。比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着重解决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基本路线的根本依据问题,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在本质上应该更加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着重解决经济体制的选择和激励机制问题,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在本质上应该更加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着重解决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条件下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道路问题,着重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在本质上应该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些理论成果,都是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丰富、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决定》把“和谐”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根据对总体布局的新认识,《决定》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  

《决定》还同时明确了对收入分配进行宏观调节的政策取向,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着力点,写入指导思想,强调“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理论创新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