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调研的几点思考
税源专业化管理是根据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和税源特点,运用信息化手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对不同税源实施科学的分类管理方式,细化管理分工,优化资源配置,完善运行机制。结合我区征管工作实际,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并着力于实现“四高四低”目标:一是提高征收率,不断降低纳税遵从风险;二是提高征管效率,不断降低征收成本;三是提高规范执法水平,不断降低税收执法风险;四是提高社会满意度,不断降低纳税人办税成本。海东地税系统自2010年12月份以来,实行了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内分离”模式,至此时,运行了近八个月。下面对运行以来的情况调查分析反映如下:
一、 原来的征管模式
(一)机构设置。新模式实行前,各县局机构设置如下:办公室、执法监察科、税源管理科(含办税服务厅)、税务分局。
(二)征管模式。2005年,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税收管理员制度(试行)》,把长期以来实行的税收专管员制度进行了改革和发展。但是,税收管理员制度是一种全职能、粗放型、保姆式的管理制度,其特征是:“一人进片,各税统管、信息专属”,存在大户(即重点税源)管不好,中户(即一般税源)管不透,小户(个体户)管不到的问题。税收管理员“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现象普遍存在。实行《税收管理员制度》以来,主要管理模式是分类分片管理。其一,实行分类管理。把纳税人按照经济性质划分为企业、行政事业和个体户等管理对象。其二,实行分片管理。在分类管理的基础上,按照行政规划和地域名称,设置若干税收管理责任片区,把不同的管理责任片区分配给不同的税收管理员。各县局税务分局内设置企业管理岗(一区、二区……)、重点工程项目管理岗、行政事业管理岗、个体管理岗(共管户、纯管户)、内勤岗。
(三)2009年,在应用“二·八”定律时,各县局对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部分县局对企业实行按行业管理的模式,按照地税征管系统行业划分标准进行划分,实行以分行业管理为主,分类与分片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设置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管理岗、制造业管理岗、建安与房地产一体化管理岗、商业批发零售管理岗、服务业管理岗、金融保险业岗、农林、牧、渔业管理岗、行政事业管理岗。针对各县行业管户较多,管理难度较大,税收管理员负担过重的问题,在分行业管理的基础上,实施分片管理,设立管理片区。个体纳税户的管理,针对应税户数较少,达不到起征点户数所占比例较大的情况,设组或划片管理:设组管理就是一个组负责管辖区内的直管户,另一组负责管辖区内的共管户。划片管理就是按照行政规划,以乡镇、街道等为主,划分片区进行税收管理。像纳税户较少的化隆、循化两县,仍以分类划片管理为主。
二、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模式的运行情况
(一)机构设置。2011年4月起,海东地税局在全区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模式。县局机构调整如下:办公室、执法监察科、税源管理科(含办税服务厅)、纳税评估科、税务分局。(循化、化隆未设纳税评估科,在税务分局设纳税评估组)
(二)征管模式。全区地税系统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总体思路是“抓大、控中、规范小”,实行内分离模式。新模式就是改变传统的单一由税收管理员管户的税源管理方式基础上,以税收征管流程为引擎,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以纳税人规模、行业及其缴纳的税种为主对税源进行分类,优化征管资源配置,合理调整税源管理机构及岗位职责,建立专业化人才队伍,建立纵向互动、横向联动、外部协作的综合管理机制,业务重组简化流程,授权下放审批权限。几本内容:
1、合理划分各组管理范围。结合各县经济发展和税收工作实际,在反复讨论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征管信息系统行业划分,设置三个组对纳税户分门别类进行管理。一组(重点税源)的征管模式是以管户为主,管事为辅的管理方法。负责建筑安装、房地产、金融保险、邮电通信等行业以及年纳税10万元以上的其他工业、商业、服务业等企业。二组(一般税源)的征管模式是以管事为主,按照管理环节或事项划分,实行专业化管理方法。负责行政事业单位以及(除建筑安装、房地产、金融保险、邮电通信等行业以及年纳税10万元以上的其他工业、商业、服务业等)一般性企业。三组(个体户和零散税源)的征管模式是以微机管理为主,实行流程化的管理。税收管理员重点工作是日常巡视检查和达到起征点纳税户的管理。
2、合理设置各组管理岗位。全区各县在充分利用《青海省地方税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前提下,按照征管流程合理设置岗位。一组设置日常管理岗、综合事务岗。二组设置日常管理岗、综合事务岗。日常管理岗分解设置了户籍管理、税源管理、发票管理、税政管理等四个岗位。三组设置户籍管理岗、综合事务岗、发票管理岗。
3、成立独立纳税评估科。原征管模式下,税收管理员集日常管理、涉税管理、纳税评估等职责于一身。纳税评估的抓手作用难以得到发挥,为加强纳税评估工作,新模式运行后,部分县局成立了纳税评估科(互助、平安、乐都、民和),并按照工作流程初步设置了案头数据分析岗,日常纳税评估岗、综合事务岗。部分县局在税务分局内设立纳税评估组(化隆、循化)。
4、合理调整和配置人员。针对我区地税系统专业性人才较少,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等实际,根据实际情况,我们统筹考虑,把工作的重担压在年轻人身上。在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中,各县局全面加强征管一线的力量,精简机关人员。一方面在全局范围内对税收管理员和纳税评估员实行竞争上岗。即通过报考岗位、闭卷考试、民主测评、组织测评,双向选择等环节,把能力水平好的干部选派到重要的工作岗位上。另一方面通过笔试、结构化面试等程序,向社会聘用大学毕业生,从事办税服务厅征收工作,把
对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调研的几点思考
本文2011-12-10 17:16:01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00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