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1年县委农办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要点

栏目:年终总结发布:2011-12-07浏览:2981下载178次收藏

      2011年,县委农办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在全县各涉农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政府“三农”工作重点,切实加强与各涉农部门的沟通协调,突出工作重点,转变工作作风,强化督促指导,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2011年的主要工作

(一)认真组织专题调研,起草好有关文稿

一是围绕“三农”工作重点,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先后撰写了《关于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调研报告》、《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新农村、新社区建设调研报告》等等。同时,积极完成县委、政府领导及“两办”交办的相关文稿的起草工作。二是紧紧结合全县“十二五”规划和市生物产业发展规划要求,在全面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编制了《xx县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全县生物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三是先后多次深入到全县第二批9个省级重点建设村和新村庄新社区建设点,围绕建设目标,结合地方实际,就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和建设进行调研指导,及时总结提炼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在全县推广。

(二)认真履行综合协调职能,切实加强与涉农部门的沟通联系

县委农办注重加强与各涉农部门的协调沟通,加强联系,有效地促进了“三农”工作的顺利开展。一年来,积极主动地深入到县直各涉农部门及各乡镇了解掌握全县“三农”工作的进展情况,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为各级领导提供一些参谋意见;对各项综合性的工作,积极与县直各涉农部门协调沟通,共同研究,合力推进,不推诿扯皮;注重加强与县直各涉农部门具体业务人员的沟通联系,搞好工作关系,争取相互理解和支持,共同促进工作。同时,积极参加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的有关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会议及考核、检查活动,充分把握县委、县政府有关“三农”工作的决策和部署,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克服畏难情绪,发扬“跑、要、干”精神,切实加强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涉农部门的沟通汇报,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的支持。

(三)农业生物产业发展及农业利用外资工作成效明显

1、切实抓好农业生物产业扶持项目的规划上报和组织实施。近年来,县委农办紧紧围绕全县优势生物产业的发展,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认真规划上报生物产业发展扶持项目,并积极协调争取。2010年底被省级批列的3个项目安排在今年实施,项目扶持内容包括生猪、深沟鸡标准化养殖和梅花鹿特种养殖及加工。项目规划总投资1008.57万元,其中:省级扶持资金达55万元,项目企业自筹953.57万元。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办牢固树立“扶持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指导思想,主动深入到项目实施企业,帮助研究项目实施的具体方案,重点是项目实施企业如何带动周边农户发展产业、实现增收的具体措施,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实施企业共吸纳安置农村富裕劳动力1400余人(次),带动周边1300余户农户发展种养殖业,户均实现年增收5000余元。2011年,我办又积极规划上报并被省级批列的扶持项目2个,项目扶持内容包括高档雪花肉牛养殖和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扶持资金达80万元,项目规划总投资17235万元,目前正加紧组织实施,争取明年6月底前实施结束。

2、认真抓好农业利用外资工作。今年以来,我办积极加强与县直各涉农部门及乡(镇)党委、政府的协调配合,牢固树立“走出去、请进来”的思想,充分利用昆交会、农博会等宣传机遇,认真宣传我县的土地、生态、区位、交通等资源优势和县委、政府扶持发展的有关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和扶持发展生物产业龙头企业,协议引进县外国内资金2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6100万元,各级财政投入资金7427万元,发展高档雪花肉牛养殖和无公害蔬菜种植等生物产业。

3、重点抓好生物企业发展的协调服务和统计上报工作。今年以来,一是我办定期深入到全县各生物企业和种养殖大户,全面了解掌握他们的生产经营情况,切实做好政策咨询和关系协调等服务工作。同时,认真细致地做好发展情况的统计、整理和上报工作。二是针对夏秋连旱的严重影响,我办及时组织人员深入到全县19家生物企业了解情况,帮助研究应对措施,定期整理上报旱灾情况(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余万元),为上级决策提供依据。

(四)减轻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规范有效

今年以来,我办认真履行“减轻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的工作职能,积极协调配合县监察、工商、财政、发改、教育、农业、供销等执法执纪部门,进一步加强对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的宣传;强化对农民种粮综合补贴、能繁母猪保险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家电下乡补贴和学校“两免一补”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管理;围绕农资价格、涉农服务性收费和农资市场进行专项检查,坚决打击制假售假行为;着力规范农村筹资筹劳“一事一议”工作的监督管理,使其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1、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今年以来,全县各乡(镇)均通过“一折通”兑现农民种粮补贴资金2162.1万元(其中:农资综合补贴20.54万亩1865万元、农作物良种补贴21.96万亩275.1万元、油菜良种补贴2.2万亩22万元,直接受益农户4.37万户17.35万人)、兑现家电下乡财政补贴187.779万元(涉及农用车辆1006辆、家用电器7597台)、兑现农机具购置补贴110万元(共办理农机具12种机型439台)、兑现能繁母猪保险赔偿20.5万元(共办理能繁母猪保险9684户、18091头,死亡205头)、兑现全县在校寄宿贫困中小学生生活补贴12840人1133.03万元(其中:小学寄宿贫困生6039人、初中寄宿贫困生6801人)。各项惠农补贴资金均兑现落实到位,未发现截留、挪用和其他乱收费、乱滩派等违法违纪现象。

2、农村筹资筹劳“一事一议”工作逐步规范。今年以来,全县共落实财政“一事一议”奖补项目64个,涉及全县8个乡(镇)的39个村(居)委会64个村民小组5719户21571人。按照“一事一议”的程序落实村内公益设施建设内容的只涉及1个村民小组36户156人。今年的财政奖补项目和村内的自定项目,均按照“一事一议”的程序,广泛地征求群众意见,尊重群众意愿,充分地调动了群众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筹资30.03万元、筹劳9.79万个,均未突破年初市、县确定的限额标准。各个建设项目均按规划圆满完成建设内容,极大地改善了项目点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3、认真受理群众的来信来访。今年以来,我办共受理群众的来信来访17件,反映的问题主要涉及惠农补贴政策、“两荒出让”与林改政策和农业产业发展扶持等政策的咨询,我办认真落实“首问首办责任制”,属自己职能范围内的认真做好解答,非自己职能范围内的主动做好引领工作。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五)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及驻村指导员管理工作

按照省、市、县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全县第五批新农村建设驻村指导员从省、市、县、乡(镇)四级培养的后备干部中选派了63名(其中:省级选派5名、市级选派12名、县级选派33名、乡镇级选派13名)进驻全县各村(居)委会,自今年3月7日驻村工作开展以来,在县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县工作队总队的精心组织和具体指导下,县委新农队办认真履行管理、协调和服务的工作职责,健全管理制度,强化督促指导,注重总结宣传,扎实有效地抓好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及驻村指导员管理服务工作。

1、健全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先后制定出台了《xx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及驻村指导员工作规范》、《关于加强驻村指导员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xx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及驻村指导员驻村工作情况督查通报制度》、《xx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及驻村指导员工作百分制量化考核办法》等5个规范性文件,使各工作队及驻村指导员工作做到了行为有规范、工作有监督、目标有考核。

2、积极创造驻村工作条件。一是注重培训,提高素质。县工作队总队及各乡(镇)工作队坚持每月召开1—2次工作例会,认真地组织驻村指导员学习党的“三农”政策和上级的重要会议精神,全面地介绍全县及各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同时,邀请了省人大领导为全体驻村指导员进行理想宗旨的专题辅导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全体驻村指导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驻村工作能力。二是工作队总队多方筹集资金,为各乡(镇)工作队统一配置了数码照相机,全县63名驻村指导员统一配发了野外作训服及印有“xx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字样的草帽,使各驻村指导员主动亮明身份,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各(镇)党委及村(居)委会克服困难,妥善安排好各驻村指导员的“吃、住、行”等问题,主动向他们介绍情况,积极为他们创造驻村工作条件,使各驻村指导员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3、强化对驻村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2011年县委农办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要点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