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组织部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市委组织部的精心指导下,xx县委组织部紧紧围绕服务全县科学发展大局,在重点抓好县、乡(镇)党委换届这一中心工作的同时,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开展,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突出特色、注重实效,着力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开展
一是在全县各级党组织中全面开展领导点评活动,2011年共开展领导点评30余次,点评基层党组织735个,做到每名书记都作点评,每个基层党组织和每名党员都被点评。二是根据省、市委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创先争优理论研讨工作的通知》精神,组织开展创先争优理论研讨活动。三是召开全县创先争优活动推进工作会议,十七个党委分别对当前创先争优活动进行了交流讨论。四是认真开展党建带工建、团建、妇建活动。五是成立活动调研督查小组,对全县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情况进行了调研督查。六是在全县党委、总支、支部和全体党员中开展2011年公开承诺收集与整理。七是深入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系列活动。八是围绕建党90周年,不断深化创先争优活动载体。九是制作并刊发活动简报178篇,在电视台、网站刊发稿件200余篇,播出电视专访18期,刊登专访文章16篇,省、市创先争优活动简报采用19篇, 及时的宣传了全县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情况,进一步拓展了我县创先争优活动的影响力。
二、把握关键、注重培养,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一)以提高素质为根本,强化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根据上级干部调训和县委干部培训安排,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一是组织参加上级调训。根据市委统一安排,组织3名县级领导和8名乡镇领导干部到省委党校培训;组织5名农田水利建设方面负责人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到云南省农村干部学院培训;组织24名副处级领导干部分批次到市委党校培训。二是切实抓好干部在线学习。按照省、市委组织部关于干部在线学习的相关精神,在抓好担任实职的30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和200名科级领导参加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的同时,又组织了2010年下半年新提拔的62名科级领导干部参加在线学习。三是建立完善培训档案。及时将每个班次上级调训和县委、县政府组织的培训人员基本情况登记造册,按年度建立起干部培训档案,方便查阅和调训。四是强化干部教育培训阵地。根据实际需要,积极争取县委党校加挂市委党校分校牌子,逐步建立县委党校的教学统筹机制。会同市委党校积极开展县委党校教学质量评估和主体班次质量评估试点,争取项目资金,加快县委党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五是强化干部教育信息平台。充分利用xx党建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平台作用,适时转载、编发、播放相关信息,为广大干部提供渠道信息资源,同时积极做好干部在线学习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二)以提升执政能力为核心,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圆满完成副县级以上干部年度考核工作。在总结近年来年度考核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与县人保局一道研究下发年度考核工作文件,不断改进和完善考核办法,充实考核内容,精心安排,严格程序,规范操作,积极稳妥地做好36名副县处级以上干部的年度考核工作,并制定出台了《xx县县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实施办法(试行)》。二是认真做好日常干部调配工作。今年以来,提请县委常委会先后7次票决了246名干部,其中:免职16人(9人改任非领导职务);挂职干部13名(挂职“866”干部11人)。审查党群机关和政法部门调入调出人员11人次,办理调动手续11人。三是大力选拔培养“四类”干部。着力从“少、女、非”和年轻干部的培养入手,破解党外和年轻干部选任难点。截至日前,全县共有副科级以上干部431名,其中:副科级以上“少、女、非”和年轻干部分别为34名、66名、35名、15名,分别占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总数的7.9%、15.3%、8.1%和3.5%,圆满完成了少数民族、妇女、非党干部和年轻干部配备任务。四是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市管干部的推荐、考察、谈话工作。4月24日,按市委的安排召开全县领导干部大会,在全县符合条件的副处级干部中推荐考察1名正处级领导干部,在全县符合条件的正科级领导干部中推荐考察1名副处级领导干部。8月23日,按市委的安排召开全县领导干部大会,在全县符合条件的正科级领导干部中推荐考察1名副处级领导干部、1名工业园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和1名工业园区管委会兼职副主任。五是认真开展干部信息库规范化建设工作。对全县科级领导干部基本信息进行了收集,归类编排并制作成相应的任免呈报表和干部名册;组织相关单位对市管干部、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等人员的信息进行采集和整理。圆满完成了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的信息采集、核对工作和“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信息库”建设任务,并及时撰稿和报送xx县2010年科级领导干部名录。六是对公推公选产生的2名乡(镇)党委书记进行试用期满考核。通过民主测评、民意调查、个别谈话等程序,2人综合评价均为优秀等次。七是认真做好公务员管理工作。积极做好党群口和副科以上领导干部的公务员登记管理;圆满完成2名从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人员的登记管理;做好新录用人员的补登工作;提请部务会讨论县法院、县检察院11名新录用人员非领导职务的确定和登记报批工作。
(三)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为目的,加大干部监督工作力度。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严肃换届纪律相关法规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以中央“5个严禁、17个不准、5个一律”为主要内容,通过印发资料、送阅文件、专题学习、组织考试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换届纪律集中教育,对全县63家单位593人进行了严肃换届纪律规定知识测试。二是切实抓好监督核查,确保风清气正。采取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专门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方式运行,用综合监督、民主监督、组织监督等措施,形成立体覆盖、贯穿全程的监督网络,把换届工作全过程置于有效监督之下。同时,启动换届工作“三项硬指标”,即换届纪律知晓率不高的不能正式启动换届工作、签署承诺书的干部达不到100%的不能正式启动换届工作、督查组不到位的不能正式启动换届工作,做到预防针提前打、警钟提前敲。三是进行满意度测评,强化换届纪律执行力度,切实掌握换届工作开展情况。全县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结束后,采取无记名发放测评表的方式,组织人员对所属乡(镇)党委换届工作进行了满意度测评,8个乡(镇)有311人参与,满意票310票,占99.68%;基本满意票1票,占0.032%。在县委换届工作结束后,以同样的方式由305人对县委换届工作进满意度测评,满意票304票,占99.67%;基本满意票1票,占0.33%,实现了代表满意、党员干部满意、差额人员满意。四是认真做好信访工作。从理顺工作机制着眼,化解上访户的情绪着力,妥善破解疑难信访问题着手,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强化信访工作。2011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 8件,其中来信3件、来访5件。6件为初信初访、2件为重信。目前,接访均已办结,办结率为100%。
三、及早谋划、严肃纪律,着力抓好乡(镇)党委换届工作
(一)科学谋划,凸显政策法定性。一是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座谈会、培训会等方式,对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政策法规、目标措施及程序要求等进行深入学习,切实做到学深吃透;二是成立了以书记任组长的乡(镇)党委换届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了8个乡(镇)党委换届工作调研组,研究出台了《xx县关于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意见》和《xx县乡(镇)党委换届工作实施方案》。三是召开由各乡(镇)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干事)及县委调研组、指导组成员参加的业务培训会,就整个换届业务进行专题业务培训。将换届工作流程图、各项请示决议(范本)等编印成册,提供给各乡(镇)党委参考,确保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程序化、规范化进行。
(二)广泛宣传,凸显舆论引导性。一是通过召开会议、播放电视、网站转载、编发简报等形式,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学习《党章》,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民主意识、法制观念。二是通过采取召开座谈会、与班子成员交心谈心等形式,全面深入了解班子成员的思想动态,听取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的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确保了班子成员的思想稳定,精力集中。
(三)上下联动,凸显工作动态性。一是成立了由县委常委任组长,县纪委、县委组织部相关人员为成员的8个业务指导组,及时为各乡(镇)提供业务指导;二是要求每个乡(镇)每日报送一次乡(镇)党委换届进度和信息,全面掌握工作进展情况。三是县委组织部和各乡(镇)党委设立换届业务联络员机制,通过qq群联系,做到信息第一时间掌握,问题第一时间反馈,经验第一时间交流。
(四)严格要求,凸显纪律严肃性。一是组建一套班子,成立4个换届纪律督促组,深入各乡(镇)开展督促检查24次;二是举办一次讲座,全县2200余名党员干部都接受了一次警示教育。三是举行一次考试,全县410余名科级以上干部均参加了一次书面考试;四是签订一份承诺书,全县410余名科级干部均以“5个严禁、17个不准和5个一律”为承诺内容,与单位主要负责人签订承诺书;五是发放一张卡片,向全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发放换届纪律卡片450张。
(五)平稳顺利,凸显群众满意性。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由于领导重视、组织周密,实现了“形成一个好报告、选配一个好班子、营造一个好风气”的预定目标。新一届乡(镇)党委共选举产生班子成员68名,其中:书记8名(其中女党委书记1名)、副书记16名(政府正职8名、专职副书记8名)、乡镇党委委员68名(其中大学生“村官”进入乡镇党委委员2名)、纪委委员48名、出席中国共产党xx县第十一次
县委组织部2011年工作总结
本文2011-12-07 11:33:14发表“年终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00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