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民政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计划
一、2011年工作完成情况
2011年,全县民政系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加快富裕文明生态和谐xx建设步伐”的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和省市民政工作部署,讲大局、惠民生、促改革、重管理、强服务,切实履职,团结一心,真抓实干,奋力拼搏,2011年民政各项工作任务基本完成并取得实效。
(一)注重改善民生,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进一步得到有效保障
我们把健全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提高社会救助水平作为民生保障的首要任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进一步得到有效保障。规范城乡低保工作。城镇低保应保尽保,农村低保按标施保。目前城镇低保对象有3844 户4772人,占全县非农人口的12.95%,保障标准为250元/月、人,月人均补差达178.22元,1至10月共发放城市低保金973.75万元;农村低保对象有15360户、19233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8.4 %,保障标准为100元/月、人,月人均补差达65.7元,1至10月发放农村低保金1426.29万元。五保供养工作跨越发展。按照自然增长机制逐年提高供养标准,分散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640元,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720元。1至10月发放五保供养资金1059人180.43万元。投入资金16万元对12个敬老院进行消防安全隐患整改。扎实推进专项社会救助。积极筹借资金,落实救助措施,切实惠民利民。开展元旦、春节期间“送温暖、献爱心”活动。进一步规范完善我县医疗救助制度,建立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偿同步结算的“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机制,切实为困难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医疗救助服务,1至10月发放城乡困难居民医疗救助资金105万元,救助人数达753 人。及时妥善解决城乡困难群众因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出现的困难,发放临时救助资金236.57万元,救助人数达4102 人;规范60年代精简退职人员管理,发放60年代精简退职人员生活补助105人5.17万元。救灾减灾高效有序。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全面组织开展防灾应急“三小”工程建设(即给全县每个家庭发放1本防灾应急小册子,宣传普及防灾避灾知识;配备1个小应急包,掌握自救互救知识;组织开展防灾应急小型演习活动),提高群众临灾条件下自救互救能力。在建成县城、戛洒、平掌、漠沙、者竜、老厂6个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基础上,新建建兴、新化2救灾物资储备库,形成了布局合理、保障有力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在灾害发生时,合理安排好救灾款物,督促落实救灾款物发放和救灾工作措施,确保了在重特大自然灾害紧急救援应急工作中的三个第一(第一时间赶往灾害现场,第一个了解并上报灾情,第一批到达灾区的物资是民政部门安排的),1至10月共投入救济资金132.7万元,救济灾民15927人。
(二)注重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谐社会基础进一步巩固
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基层组织阵地出现良好新局面。安排212.23万元清偿2009年以来建设的17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欠债,安排140万元立项建设8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稳步推进。监督指导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做好村(居)务公开工作,全县12个乡镇(街道)、97个村委会、26个居委会村(居)务公开面达100%,规范率达90%。积极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年内新设立1个社区,将19个村委会改建为社区。以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为目标,以服务居民、造福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抓好设立村民监督委员会工作。于4月底开展选举村民监督委员会工作, 6月10日前在全县123个村、社区成立村民监督委员会。
(三)以落实各项政策为前提,不断抓好优抚安置工作
做好各类优抚对象抚恤生活补助金的发放工作。1至10月累计发放各类优抚对象抚恤优待生活补助及出国参战民兵民工生活补助金349.3万元;发放“三难”补助经费52.58万元,为1188名农村优抚对象参保新农合,缴纳参合参保资金4.51万元,为140名城镇无工作的优抚对象缴纳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资金0.98万元;义务兵家属优待户177户,发放优待金71.15万元。圆满完成了2011年转业士官退役士兵安置任务,安置率达100%。2010年冬季,我县共接收退役士兵79人,符合双考安置条件15人,通过双考安置5人,自谋职业10人。认真落实60周岁以上部分农村籍退役士兵发放老年生活补助政策,核实60周岁以上农村籍退役士兵674人。投入资金236万元完成烈士陵园修缮改造工程。
(四)注重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孤老残幼等特殊群体的帮扶力度进一步加大
认真抓好《老年法》法规的落实,切实保障老年人权益。积极组织学习宣传贯彻落实《老年法》, 1-10月发放80周岁以上无退休金老年人高龄长寿补助9652人155.505万元;办理老年人优待证1185本。认真开展敬老节活动,抓好“百村建设”。投入13.30万元实施25个老年协会建设,投入10.1万元实施11户“爱心助老之家”工程。采取多元化养育模式,努力提高孤残儿童养育水平。将辖区内42名孤儿全部纳入城乡救助体系,对孤儿每人每月发放360元的基本生活费,1—10月共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18.146万元。
(五)注重服务水平,社会事务管理进一步规范
殡葬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大殡葬法规的宣传学习力度,开展大型宣传活动1次;加快推进x
2011年民政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计划
本文2011-11-30 07:00:55发表“年终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99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