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法律援助中心工作总结
2011年,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在局党委的领导下,围绕xx大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农村法律援助和“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构建工作,深入开展“法律援助农民工讨薪”、“扶残助残”、“工伤职工救助”、“法律援助拥军”、“法律援助进监所”等五大专项行动,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宣传月”活动,到 11月18日 止,全市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744件(同比增长10.1%),提供司法鉴定法律援助94件(同比增长42.4%),全市“ 12348” 法律服务专线接听电话15598个,接待来访咨询7423人,解答网络法律咨询和来信法律咨询92件,为我市“六城联城”、城乡统筹发展、“平安xx”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一、进一步结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
一是根据城乡统筹发展的实际,积极推出法律援助服务城乡统筹的五条具体措施。印发《关于深化社会管理创新,全面推动“三个网络平台”建设工作的意见》(温司发〔2011〕12号)的文件;根据《全面推动“三个网络平台”建设深入构建“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文件,切实缩小城乡群众申请法律援助和法律咨询服务在时间上的差距;努力推进其他部门、两新组织和行业性专门调解委员会的法律援助工作站设站工作,全市各县(市、区)都相继在行业性专门调解委员会设立工作站,瓯海区今年在11家行业性专门调解委员会全部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切实方便外来务工农民申请法律援助;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站工作人员业务培训会,提升法律援助工作站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法律援助工作站服务城乡特别是服务农村困难群体的能力;根据乡镇区划调整的进程,相应调整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布局。二是根据十大项目建设的需要,积极开展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目前,已经收回新长安大酒店用房面积 1464平方米 ,将一楼整个平面 300多平方米用于xx市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建设,现已做好二期建成的准备,建成后面积将达到 700平方米 ,法律服务中心的功能将更加齐全、设施更加完善。市局领导逐个到县里会见当地党政领导,得到了地方领导的大力支持。乐清市委市政府对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对中心的创建采取办公环境和财政保障的“双优先”政策,将市政府2号院门前沿街300多平方米的一套独立办公楼划拨给中心使用,并着力解决了装修和日常办公经费等问题。文成县委县政府还为文成县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的建设予以立项,现工程已经过半,即将能以全新的面貌对外挂牌开展服务。全市12家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年底都能以新面貌向社会提供服务。三是继续做好“ 148” 值机舆情分析工作,除市中心每月编发1 期、每季编发1期外,各县中心共编发32期,及时向领导反映现阶段社会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面向党政领导加强了对法律援助制度的宣传。
二、进一步深化“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构建。
一是加强法律援助窗口服务建设,健全法律援助三级网络。在全市91.7%的中心窗口完全沿街落地的基础上,新建了一批其他行业法律援助工作站。在劳动仲裁院新建成法律援助工作站3家,在法院新建成法律援助工作站3家,在看守所新建成法律援助工作站1家,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局新建成法律援助工作站2家,在行业性专门调解委员会广设工作站,全市共建成各类法律援助工作站206家,比上年增加116家,增幅达128.9%,形成了覆盖政府有关部门、各社会团体和“两新组织”的门类较为齐全的各类法律援助工作站,覆盖面和影响力比以往更广、更大了。二是加大援助能力建设,注重法律援助工作效果。今年以来,各行业法律援助工作站加大人员配备,市中心下属的湖北商会法律援助工作站、贵州商会法律援助工作站、市妇联法律援助工作站、市劳教所法律援助工作站、团市委法律援助工作站都配备了专业人员,提高了法律援助初审能力,部分法律援助工作站已经通过互联网接入司法部法律援助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了法律援助初审效率。市直属各行业法律援助工作站初审报批的法律援助案件50件,占申请类法律援助案件的21.5%,通过工作站解答法律咨询问题335个,占全部咨询数的3.99%。三是全面建成“三个网络平台”,突出法律援助便民服务。今年全面推广“三个网络平台”建设,并将之纳入到市局对县局的重点作目标考核。全市两级法律援助中心已于10月底全部建成司法行政门户网站“12348”法律咨询栏目,法律援助工作qq群并对外公布群号、接受群众申请受理和咨询解答,全部建成对接组织部门的ecp法律咨询和援助受理平台,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全省第一个地级市。此外,还在市、县两级普遍开展了法律援助审批“即办制”改革工作。
三、进一步提高法律援助质量。
一是加强法律
2011年法律援助中心工作总结
本文2011-11-27 18:29:04发表“年终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99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