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我乡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的探讨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1-11-20浏览:2936下载125次收藏

关于我乡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的探讨  

(**乡党委书记      ***)  

   

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繁荣农村经济和稳定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在当前农村社会逐步稳定而农民自身综合素质不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而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村级基层组织还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抓好组织实施工作,不能把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有组织、有部署地运用到提高农业效益、提升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设中来,发挥农村基层工作的核心和中坚作用。如何加强当前农村村级组织建设,有效提高其组织能力,解决上述问题,本人谨在深入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之机,深入各村各组、进村入户进行调研,并认真分析研究,得到几点浅显的认识,愿能为有效加强当前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卓有成交地提高其组织力、执行力和服务业。  

村级干部是我国现行体制中最基层的一级干部,是享受待遇相对较低的干部,是体现政策政治的直接参与者,是与人民群众贴的最近的管理服务群体之一。村级干部起着承上启下、联系沟通、了解民情、宣传政策、调解矛盾等重大作用,是政府开展工作的支点,是群众依靠的基点,是干群分界的叉点。村级干部素质的高低,工作开展的好坏,领导作风的优劣,直接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影响干群关系的融洽,影响政府公信的形象,影响经济建设的发展。  

一、我乡村级基层组织的现状  

2007年全县实行撒小村合大村后,我乡现有行政村8个,乡下派中层党员干部8名任支书,改变了原来农村村级组织的结构。现有村支部8个,党员446人,村组干部84人,其中高中以上文化8人,初中文化69人,初中以下文化7人。  

本人在**乡做了初步调查,调查结果不尽人意,在现有的村干部中,统计数据显示低效率型、低水平型干部较多,很显然与现行上级单位提倡的类型少,具体表现在:一是村级干部年龄偏高。**乡有村级干部84人,60岁以上的6人,占总数7.14%;50-60岁的33人,占总数39.28%;35-50岁的12人,占总数14.28%;35岁以下3人,占3.57%。从统计数据看,村干部明显呈中高龄化,年轻村干部很少。二是村级干部文化程度偏低。高中以上文化程度8人,占9.5%;初中文化程度69人,占82.2%;小学文化程度7人,占8.3%。从统计数据看,村干部文化程度偏低,以初中程度为主。三是村级干部性别比失衡。**乡84名村干部中,没有1名妇女干部,男女性别比为100:0。四是村级干部整体素质较低。具体表现在开二级干部会随意迟到早退、到会人数不全、上面开“大会”下面开“小会”、手机响抽烟打哈欠等等行为不规范,还有作风方面,比如工作方法简单粗野、对人不对事、优亲厚友、只打“小九九”等等,大多数村干部都有这种行为习惯。五是村级干部工作效率低下。乡工作讲究张驰有度、阶段小结、经常宣传、主次结合、乡村联动的模式,常规性工作多特殊性工作少,阶段性工作多连续性工作少,一般一项常规工作有7天时间能完成的,至少得10天,还要在领导批评下乡干部督促配合下,才能完成,大多数村干部是任务型干部,只为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而工作,从不谋划统筹兼顾,所以效率低下。六是村级干部宗旨观念淡化。本人对所有村干部初步做了问卷调查,当问为什么当村干部时,大多数回答不上,个别回答是当上好,很模糊的概念。当问当村干部干什么时,多数回答完成乡上的各项任务,再什么也说不上。由此可见,村干部宗旨观念比较淡化,职责不是很明确,没有较大理想。  

二、我乡村级基层组织存在的几个问题  

1、村级制度建设不够,疏于对其进行目标管理,责任意识不强。撤小村并大村后,如何加强对村级干部的管理一直处于探索中,没有一些具体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只是为了完成“当前”的一些事务性工作而简单地停留在“安排”上,缺乏系统性综合的量化考核制度。因此,其随意性较大,存在干与不干一个样,导致有的干部长游离于组织之外。  

2、班子内部协调不够,思想不统一拧不成一股绳,组织号召力不强。具体表现为;一是有的村支书大权独揽,把党的领导理解为一切由党支部说了算,工作全盘包;二是有的村因村委主任在班子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我乡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的探讨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