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共产党运用新媒体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为充分发挥网络问政倾听民声、汇聚民智、服务民生的重要作用,深入推进党务、政务公开,从2010年底江西省xx市在全省率先启动“网络问政”网站建设。xx市网络问政网站共设网络发言人工作平台、在线访谈、书记信箱、市长信箱、民声通道、行政投诉等6个版块,以及书记市长批帖、图片新闻、xx要闻、党务公开、党风廉政、画说xx等6个栏目。网站启动以来,他们坚持做到“五化”,被网友评价为:xx的网络环境很温馨。
当前,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迅猛发展,新媒体以互联网、手机等数字媒介为代表,不仅强烈冲击着社会经济形态,而且也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新媒体时代实现了媒体工具的大众化。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正在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一些中高级干部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日益成为普通民众接收信息与利益表达的重要渠道。因此,在新媒体条件下,充分把握新媒体的特点规律,利用新媒体做好新时期党群工作,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已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时代课题。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新”在哪里?首先新媒体有革新的一面,技术上革新,形式上革新,理念上革新。强大的技术支撑使得新媒体具有交互性、即时便捷性、广泛性、开放性、多媒体性等多种新特征,
一、新媒体给党的执政建设带来的影响
机遇。在2006年美国《时代》(time)杂志上,“网民”被评为年度风云人物。网民不仅仅改变了世界,而且改变了世界运行的方式,它抓住全球媒体的主控权,开创并且构成新的数字民主。在我国,新媒体也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
挑战。新媒体的大众化,不仅打破了特定社会阶层对政治信息的垄断,而且打破了对信息传播的限制。新媒体技术在强化公民政治参与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民众的独立性。新媒体对党提高执政能力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得党的建设面临许多新挑战。
近年的“两会”期间,总有代表和委员开实名博客,及时向民众传递信息并接受意见和建议,各大网站也会开通民众和政府的互动版块。从中央到地方的政府网站也早已开通。新媒体促进了民意与政策的互动,传递了原生态的群众情绪和民意,促进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有利于提升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全球性为党科学把握国际局势和世界变化开辟了新渠道,对党在国际范围内加强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新方式。
(一)、巩固执政党的群众基础和阶级基础。党执政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突显出其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在执政过程中需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而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作为交流互动的平台,其便捷性、互动性,成为知民情、解民意、聚民智的重要渠道,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提高执政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促进民意与政策的互动,使之成为“民意直通车”。着力寻找党心和民意的“共鸣点”。新媒体拥有观念、技术、传播优势,传统媒体拥有资源、品牌和人才优势。二者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引领时事焦点。
(三)、贯彻党的路线方针,传播先进文化、先进思想,增强全党全民的凝聚力、战斗力。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优势有目共睹:如人民网的“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市的“千龙网”、湖南的“红网”、各地党政机关“政务信息网”等,都是宣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展示改革开放新成果的重要平台。
(四)、加强舆论监督,保障依法执政。短信的快捷和网络的普及使隐藏真相变得越来越难。网络媒体处在思想舆论阵地前沿,对那些失职、渎职、腐败的官员在互联网时代还试图“捂”住真相,无异于掩耳盗铃。从华南虎事件到抗震救灾中卫生厅干部打人事件等,都表现出新媒体在舆论监督、作风效能建设中的强大力量。这些事件从新媒体流向传统媒体,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合力”之下,舆论监督发挥作用并且力度日益强大。
二、新媒体给党的执政建设带来的思考
(一)、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安全问题。网络等新媒体既可以凝聚民族力量,也能削弱政府权威。难以控制的跨国信息流动,为西方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渗透我国以及敌对分子进行政治颠覆提供了新工具。西方国家凭借科技优势控制信息的输出发布,在网上兜售西方的“民主”观念、政治模式、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以“和平”方式入侵我们的文化领域,企图瓦解民族感情、淡化政治意识形态。恐怖组织、邪教组织、分裂势力也肆意利用网络等新媒体蛊惑人心、混淆视听、借题发挥。对网络信息利弊加以甄别并形成统一的价值判断标准无疑是个很棘手的问题。种种偏激的言论甚至比正面的主流的言论传播的速度快、波及面广。新媒体背景下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二)、对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监管提出了新课题。新媒体传播信息的无限性和可操纵性难以保证信息传
浅谈中国共产党运用新媒体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本文2011-11-17 00:11:30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98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