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某县2011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思路

栏目:年终总结发布:2011-11-13浏览:2899下载153次收藏

2011年人口计生工作总结

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计生委的精心指导下,我县人口计生工作围绕巩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以下简称“国优”)的奋斗目标,以不断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以实现人口有效控制、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目标,进一步加强领导、提升优质服务、夯实工作基础,较好地完成了市下达的计划生育主要责任指标,继续保持健康稳定发展的态势。截至9月30日,全县总人口为266875人,当年出生2869人,出生率为10.8‰,政策内出生2723人,政策符合率为94.91%;当年死亡1338人,死亡率为5.04‰;人口自然增长1531人,自然增长率为5.76‰。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04.78;一孩育妇占已婚育妇46.74%,同比(与去年同期对比,下同)提高0.23%;多孩育妇占已婚育妇11.5%,同比下降0.71%;生育二女育妇占总人口12.93‰,同比提高0.9‰。当年落实长效节育措施3652例,年内初婚2341对,当年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1113本。同时,严格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无侵权案件发生,受理办结计生信访件46件,无越级上访事件。一年来,我们采取的工作措施有: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定期听取全县人口计生工作汇报,县委常委会或县长办公会议先后5次研究人口计生工作,切实解决了人、财、物问题。集中体现在“四个到位”:一是重视到位。为进一步巩固“国优”成果,县委、县政府认真按照“国优”要求,在开发区划拨3.5亩土地作为县计生服务站建设用地,拟投资1500万元建设5000平方米的综合办公大楼,为县计生服务站增加编制5名。同时,为县计生协落实了“三定”工作,核定人员编制5名,明确了领导职数;并决定从当年征收的社会抚养费总额中提留10%作为生育关怀和“幸福工作”项目专项资金。此外,县四套班子领导坚持每月安排1次到挂点乡镇督查指导计生工作;县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坚持召开“月例会”,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县委中心组学习坚持把有关计生法律法规政策列入重点,努力提高党政领导对计划生育的决策水平。二是责任到位。县委、县政府与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分别签订《人口计生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和《人口计生工作综合治理责任书》,将人口计生工作目标任务,列入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的综合目标,实行“一票否决”;明确各级各部门计生工作职责,形成县、乡、村三级齐抓共管、责任明确的计生工作管理网络。三是投入到位。2011年,全县计划生育经费预算达1250万元,人均投入达到47元,并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追加了计生专项经费近200万元,用于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将乡村计生协会长月补贴提高到200元、计生管理员(流口协管员)月补贴提高到400元、中心户(组)长月补贴提高到30元。四是督查到位。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定期走访乡镇,召集乡镇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座谈,有针对性地指导乡镇及时整改薄弱环节;县人口计生局认真实施“十天一督查”制度,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指导,督促后进乡镇整改转化。

二、强化工作措施,夯实基层基础

人口计生工作关键在乡镇,基础在村居。我县千方百计抓好基层基础工作,为稳定低生育水平创造前提条件。一是抓好常规工作。有计划开展阶段性突击活动,尤其是双查两轮未到位和长效节育措施拖欠,采取取消“双休日”、发动乡村干部蹲点动员、派员外出追查落实、建立定人负责制度等办法,全力以赴抓好“双查”、“四术”工作。今年第一、二轮双查到位率分别为98.39%、98.48%,截止9月底全县共落实四术4276例。二是突显宣传亮点。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和方法,今年累计制作大型宣传牌30面、印制计生宣传品5种5万份;组建计生服务队深入乡村开展宣传活动10场;打造西兰乡许洋村“人口文化进畲家”主题公园、松山镇人口文化公园;举办“计生专场文艺演出”、“人口计生杯”老年人气排球比赛;开展“传国策送温馨”主题短信发送活动等。通过一系列新颖办法,努力营造计生国策不动摇的社会氛围。三是依法大力征收。开展“社会抚养费征收月”活动,采取说服教育与强制执行相结合,对有经济条件但拒缴的对象要求限期一次性缴清,拒不缴纳的坚决提请法院强制执行;对一些经济困难的对象,提出分期缴款申请,使广大群众对计生工作更加理解与支持。截止9月底,全县社会抚养费征收808.9万元,创2000年以来社会抚养费征收新高,其中5万元以上大额征收17例(含10万元以上1例)。

三、健全利导机制,造福计生家庭

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使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在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惠、生活上有保障。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帮扶助困活动。今年共帮扶1100户农村计生家庭提供贴息贷款发展生产,发放贴息款82万元;共发展救助贫困母亲——“幸福工程”项目户116户,每户给予5000—10000元无息贷款帮扶发展生产,发放专项资金62万元。二是优待助学项目。农村二女户和独女户在中考时享受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今年全县有376名考生享有加3分照顾;对属于农村独生子女或二女结扎户的考上本二以上并被大学录取的高考生,给予1000元奖励金,全县共有72人享受该项奖励;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共为51户考上大学的计生困难户子女发放10.8万元助学金。三是社会保障工程。结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对年龄在45-59周岁期间,属于农村独生子女或二女户的夫妻给予政策上倾斜,县财政为其每人多投保20元。四是生育关怀行动。县委、县政府决定从2011年起将计划生育家庭子女死亡或伤残特别救助金标准,由原来子女死亡户每人每月150元、子女伤残户每人每月120元统一提高到300元。结合元旦春节、母亲节、会员活动日等重要节日,加大力度开展计生困难户慰问活动。县、乡两级共慰问568户,发放慰问金20.86万元,是慰问面最广、慰问金投入最多的一年。同时,积极向福州市人口福利基金会申请,为子女重病或发生意外事故的20户特殊计生家庭争取到4.6万元紧急救助金。

四、坚持以人为本,提升服务水平

严格按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六好”标准,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开展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没有发生计生技术安全事故。首先,加大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工作力度。今年重点做好免费优生检测向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转变,投入100多万元改造县计生服务站科室和购置配套医疗器械,7月份全面铺开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计生年度内,共为1389名育龄群众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某县2011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思路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