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某县“十二五”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栏目:策划方案发布:2011-11-11浏览:2392下载213次收藏

   **县“十二五”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前  言  

近年来,随着“向家坝”电站库区建设规模的扩大,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同时,**县新县城、新集镇建设步伐的加快,部分土地存在被征用开发的趋势,农村移民人口城镇化,造成菜地面积将逐年减少。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县蔬菜产业持续、高效发展。为此,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加大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有利于加快土地流转,促进水改旱种植结构调整,丰富城区无公害蔬菜供应,实现蔬菜产业规模化、效益化和科技化发展,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县十二五规划》、《**县农村移民安置区农业支柱产业发展规划》、《**县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相关产业发展规划,特制定**县蔬菜产业(2011—2015)五年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一)蔬菜生产快速发展  

自2005年以来,县政府及业务部门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冬季蔬菜种植,成效明显。全县蔬菜种植面积由2005年的3.92万亩扩大到2010年的5.66万亩,增加1.74万亩,年均增长9.6%,蔬菜产量由3.41万吨增加到5.37万吨,增加1.15万吨,年均增长12%;2010年人均蔬菜产量 219公斤 ,在全省排第52名、全市排第3名;实现产值2100多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2%,蔬菜业已成为全县农业经济重要产业。  

(二)科技进步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  

**县农业局以解决蔬菜发展中的难题和发挥科技先导作用为出发点,把提高科技含量作为提高蔬菜经济效益的突破口来抓,在科研创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引进一大批蔬菜新品种,全县蔬菜栽培的良种覆盖率达60%以上;在应用技术方面,从肥料应用、病虫害防治入手,提出了平衡施肥和病虫综合控防技术;在科技推广方面,主抓示范园区,搞技术攻关,加快了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材料的应用步伐,目前全县蔬菜科技示范园3处,真正起到了科技示范的带动作用。同时,对菜农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菜农的素质和技术水平,并注重发挥菜农的创造力,及时总结菜农的先进种植经验进行示范推广,使蔬菜科技推广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科技进步为蔬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加工环节薄弱  

  “十一五”期间,我县由于地理区位优势原因,加上交通条件差,没有出现成规模的蔬菜加工企业,只有农户自身简单的腌制蔬菜。  

(四)市场  

“十一五”期间,全县成立蔬菜了营销领导组,狠抓蔬菜营销,积极组织蔬菜外销,为菜农解决了后顾之忧,促进了全县菜农增收。培育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营销人员,通过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订单农业方式,积极开展农产品收购、加工、包装及营销工作,发挥其龙头带动作用,不仅丰富了**、水富、宜宾等市场,还结束了部分蔬菜季节性外调的历史。**县中城镇蔬菜协会为促进全县蔬菜生产从分散种植向规模发展、从广种薄收到高效栽培、从粗放管理向集约经营转变,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十二五”蔬菜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  

(一)有利条件  

1、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蔬菜消费的多样性需求不断增长,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蔬菜生产流通格局逐步形成,在满足本地居民、库区建设及外来游客需求的基础上,依托当地市场、拓展成渝市场,通过规模种植,大力发展富有地方特色的蔬菜生产,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2、具有凸显的区位、交通优势  

伴随向家坝、溪洛渡两个大型水电工程项目上马,长期禁锢**经济发展的区位因素将随之化解。**有望建设成为··省区域经济联系川渝经济圈的桥梁和纽带,形成··出川入海大通道和通江达海窗口桥梁,成为¥¥市和四川凉山州面向长江流域的矿产品物流中心、金沙江下游库区旅游开发的龙头、向家坝电站库区经济核心。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进一步深入,连接千家万户的公路网络将逐步形成,为农产品的快速运输创造了优越条件;**至水富(宜宾)的二级公路建成,也将为蔬菜产品外销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条件。  

3、具有适宜蔬菜生长的自然气候资源  

**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立体气候和河谷气候明显,土地条件及温度、降水等气候资源适应多种蔬菜的生产要求,适宜利用立体气候优势,打造特色优势蔬菜产业带;境内工业企业少,无污染源,为绿色蔬菜、无公害蔬菜生产提供了最佳的环境条件;在高海拔地区利用夏季冷凉气候条件,特别适宜发展高山冷凉蔬菜。  

4、具有产业开发的人才和技术基础  

近几年来,在全县各级各部门以及各企业和广大菜农的共同努力下,全县已经形成了农业、大沙、田坝、石溪村、鲢鱼村、石龙村等一大批蔬菜生产专业村,练就了一批懂技术、能吃苦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科技干部队伍,探索和总结出了一些好的蔬菜栽培模式,涌现出一批科技种菜带头人和科技示范户,全县推广了多项新技术和新品种,为蔬菜产业发展和升级奠定了基础。同时,蔬菜产区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的得到改善。每个乡镇蔬菜产业协会以及蔬菜合作经济组织也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蔬菜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应变能力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正在逐步增强。  

(二)制约因素  

1、蔬菜基地布局与结构不尽合理  

品种布局不规范,品种多而杂,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蔬菜生产发展缺乏统一规划,没有按照适地生产的原则进行科学布局,生产方式、栽培季节和品种结构雷同,上市期集中,经常出现区域性、季节性和结构性过剩与不足,市场供应不稳定,价格波动大,各地独特的气候和品种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农业生产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低,大宗产品多,优势蔬菜产品规模小、分布零星、规模效应差,农业产业化经营滞后,产业龙头的带动能力不强,缺乏优质名牌产品。  

2、蔬菜基地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受山区自然条件限制,生产基地相对分散,沟渠道路等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工厂化育苗设施、冷链设施、市场设施等基本建设跟不上,尤其是田间运输通道没有形成,蔬菜收获靠人工搬运,费工费时,且损坏率较高,直接影响了蔬菜生产的效益。  

3、产业科技含量较低  

蔬菜生产方式陈旧、耕作管理粗放,采摘后处理和加工落后,产品附加值低,质量和效益不高,缺乏市场竞争能力;农业劳动者整体素质不高,生产率较低,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意识淡薄,市场信息和农产品不畅通等制约和影响我县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4、投入严重不足  

全县蔬菜现有规模全部是民营企业和大户、农民投入为主体,造成产业建设的局限性、短期性和趋利性,影响着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一些主产区水、电、路、通讯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蔬菜生产上的技术推广,品种选择等也都急需多方给予投入和支持。  

 三、“十二五”蔬菜产业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依据《¥¥市十二五规划》、《**县十二五规划》、《**县农村移民安置区农业支柱产业发展规划》、《**县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相关产业发展规划作为依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桥队堡”建设及省农业厅实施的“3699”、“百县百园”,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农业优势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产业化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为动力,集聚组织资源、技术力量和项目资金,明确“十二五”蔬菜重点发展区域,重点工作措施,重点建设项目,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加快构建蔬菜产业带,努力提高全县蔬菜产业开发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二)发展思路  

以 “三县”建设为契机,按照 “百亩起步、千亩连片、万亩集约发展”要求,做到布局区域化、基地规模化、栽培设施化、品种特色化、服务社会化、经营产业化,重点发展冬早蔬菜、无公害蔬菜、外销蔬菜,以政策扶持为动力,以企业带动为纽带,以科技支撑为关键,以产品销售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努力把蔬菜产业培育成**富有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重要产业。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十二五”期间,我县蔬菜产业发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某县“十二五”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