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1年乡镇领导班子换届述职述廉报告

栏目:述职报告发布:2011-11-10浏览:2044下载288次收藏
    近年来,我们xx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县委、县政府实现县域经济争先进位和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卫星城市的总体目标,充分结合xx镇经济、社会和民生、环境的发展现状,依靠扩大招商引资、发展特色农业推进经济,通过加快基础建设、整治街区设施改善民生,利用改进工作机制、转变政府职能服务社会,全力推动xx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跨越发展。经过全镇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各年度的目标任务。2008年和2009年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2010年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被评定为“优良”等次。
一、扩大招商引资,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
    近几年来,我们按照“引进农头企业,提升产业技术,改善农业设施,推进合作经营”的工作思路,通过扩大招商引资和发展特色产业,全力发展畜牧、果业、板材、运输4大特色产业,努力推动了全镇经济的发展。2009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4.3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088元,较08年增长28%和26%;2010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5.9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18元,较09年分别增长38%和34%。
    1、广升农业项目顺利实施。2009年我们成功引进了总投资3.5亿元的广升农业生猪养殖加工基地项目,涉及养殖规模10万头。为了确保企业建设进度,我们全力以赴于当年便完成410亩企业用地的征地工作,并于2010年初,完成了第一期30座标准化猪舍的建设工程。2010年为了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项目建设提速年”的工作要求,我们又正式启动了广升农业项目的二期工程。在二期工程中,我们围绕建设集良种繁育、标准养殖、技术推广为一体的生猪产业中心目标,全力打造咸阳地区最大的生猪养殖基地和技术培训基地。目前为止已经建成了4层企业办公中心、4层员工生活中心、2层实训基地专家楼和2层过氧乙酸消毒中心、75座大型标准化猪舍和2座大型教学用隔离猪舍等建设工程,并完成了政府投资的1.3公里的广升专用厂道建设工程。截至目前,整个培训中心已经全面完工,整个养殖区即将于2011年8月份全面完工投产。
    2、绿色果业长廊进展快速。近两年,为了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建设“10万亩现代果业绿色长廊”的建设任务,我们瞄准技术升级、管理升级、设备升级等目标,采取果业、水利、农发三大项目捆绑的形式,在209沿线的黑里、董城、新庄、南齐4村全面实施生产路建设、管护房屋重建、果树间伐改型、果园设备换代、水利设施建设和空白地带建园等6项工程,共新建砂石生产路15公里,拆除原有乱搭乱建果房127个,新建统一座向、同一尺寸的标准化果园管护房62座。安装太阳能杀虫灯380盏,普及杀虫带、粘虫板3100亩,间伐改型果园4200亩,在4个项目村内共新打机电井26处,恢复高位3级抽水站4座,新建果园3630亩,新建大型果品储存气调库2座,使xx范围内的果园基础设施和管护水平得到全面升级。特别是近年来,共建成渠井双灌的标准化果业示范园6400亩,不仅得到省农业厅的充分认可,而且果园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全镇16300亩果园2010年总产量超过4.75万吨,总产值达到23500万元,果业在农民人居收入中所占比重占到55%左右。
    3、一村一品经济亮点突出。在实施好广升农业和绿色长廊两大项目的基础上,近几年我们全力扶持以果品生产、板材加工、畜牧养殖、运输物流为主的一村一品经济。在北部南齐、黑里、上曲、董城、新庄、朱村、xx、庄里8村全力推动果业新技术培训普及和中早熟新品种普及,使四项关键技术成为基本作务技术,全镇1.63万亩果园中早熟和晚熟品种面积比已经达到3.5:6.5。在南部慈母、豆村、红星、紫邀、南寨等5村重点发展奶牛养殖,连续建标准化小型养殖场11个和机械化挤奶站4个,奶牛存栏量增加到7100头。在黑里、董城2村还重点支持板材加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在黑里村沿209线新建成两个高质量拼版生产区,板材加工户的加工总量和加工质量呈现快速升级的态势,其中加工户达到310户。除此之外,我们依靠北部果业市场规模逐年增加和各村运输车辆稳步增多的优势,在5个村成立了运输户协会,入会农用运输车辆720多辆,初步建立起了运作有效的农产品物流运输网,使运输业在果业和板材业发展中逐步成长为一个新的骨干产业。
二、改造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实现民生事业的全面发展
    近几年,我们按照“服务发展、服务民生”的工作方向,全力争取交通、水利、城建等各类基础设施项目,采取全方位制定规划、多渠道筹措资金、分层次具体实施的方式,进一步改造升级xx全镇的基础设施水平,不断提升城镇和农村在交通、水利、通讯、文体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水平,使全镇的社会事业得到了充分发展。
    1、完成xx街区改造。为了推进民生条件全面改善,我们首先从城镇建设入手,认真实施xx镇街区改造项目,全力推动xx的小城镇建设。从2009年11月到2010年6月,聘请县建设局规划处认真设计了xx镇镇区街道、排水改造方案后,并从省市交通、城建、财政等诸多部门多方筹措资金126万元,用两个月时间全面完成了xx镇街区的整体改造。在整个改造施工中,拆除沿街临时性建筑32处,共铺设双排下水管网4.5公里,整体硬化12米宽街道1.6公里,铺设街区地砖78000平米,安装新式路灯24盏,栽植绿化树300多棵。同时规划建设街旁店面40多间,使xx的街区面貌得到根本改善,也使xx的集市贸易量得到迅速增加,在城建指挥部和环境综合治理管理中心的调控下,过去脏、乱、差的旧xx彻底转化成干净、整洁、繁荣的新集镇,广大群众对此非常满意。
    2、积极推进道路建设。近几年我,们采取通村公路和村内街道齐头并进的方式,积极推进道路建设。2008年我们以群众集资与项目捆绑的形式,完成了209省道至豆村连通武功12公里的镇道建设。而且用了3年时间,在全部9个行政村共建成通村公路项目16个,总里程达到44.2公里。在此基础上,我们还为争取通达工程项目资金、以工代赈项目资金,为紫邀、红星等9个村的大多数村内街道进行了大面积硬化,共完成村内街道硬化里程119公里。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初步建成了以镇主干道为骨架,四通八达的通村公路体系和水泥街道体系,使全镇通村道路硬化率达到100%,村内街道硬化率达到91%,成为全县道路硬化率最高的两个镇之一,不仅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更对全镇经济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3、推动示范新村建设。几年来,为了加快全镇的新农村建设,我们在总体推进的基础上,采取争取项目与自筹资金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全力以赴推进董城、红旗等新农村示范村的基础设施改造,而且加快推动新农村示范村的产业发展。建起了董城、黑里、南齐、朱村、新庄等现代果业示范基地、富硒果品种植基地、早熟苹果发展基地,实现了新农村产业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2011年乡镇领导班子换届述职述廉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