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基层组织建设年终工作总结
**乡开展“第二个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总结及2011年工作思路
**乡2010年党建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委组织部的具体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健全各项制度为保障,以开展有效活动为载体,以党员干部受教育、农民群众得实惠为切入点,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巩固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为重点,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奋斗目标,深入开展“第二个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积极探索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整体水平,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各项党建工作开展情况。
(一)圆满结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1、完成了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阶段各项任务。
继续抓好学习培训活动,认真研究制定整改落实方案。严格落实整改责任制,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建立完善体制机制,认真总结成效和经验,精心组织群众满意度测评。
2、顺利完成了软弱涣散村班子整顿工作。
对相对较弱的大泉村、岔尔沟村的“两委”班子进行了诫勉谈话。两村召开了党员和群众代表大会,在会上,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进行了述职。并对两委班子进行了民主测评,测评结果进行了通报。最后,部分党员和群众代表就针对村两委班子日常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表态性发言,保证在今后的工作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调整了上元保村党支部书记。
(二)结合1号文件的宣讲,全力做好了以下重点工作。
1、多措并举抓备耕。我乡按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势资源为依托,培育壮大支柱产业这一思路,重点调整种植结构,种植洋芋面积达22000亩以上,占种植面积的52%以上,其中洋芋双垄覆盖达1200多亩,油菜种植面积12000亩。各村工作组根据乡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切实开展备耕春播各项服务工作,顺利完成了农资、化肥、良种、信贷等方面的供应。
2、全力以赴抓维稳。一是根据当前形势和我乡实际,及时成立了维稳应急处置工作小组,及时研究制定了重点突出、行之有效的维稳工作应急预案和处置预案。二是对参与“法轮功”、“门徒会”等邪教组织的人员以及可疑参与人员、**籍僧侣、**乡赴藏区务工人员、刑释解教人员和高危人群等重点人员进行了“拉网式”调查,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三是各村都确定了维稳工作信息员,对本村的重点人员和重点人群信息、重点信息采取日报制。四是各村工作组成员进村入户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让广大农民、信教群众明白宗教活动要严格按照《宗教事务条例》依法开展活动。五是各村对矛盾纠纷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排查活动,认真梳理,并及时进行了调处。
3、认真开展了农村能人现身说法宣讲活动。期间,全乡共举办宣讲会43次,听讲人数达4586人次。通过宣讲活动,对培养壮大我乡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推广现代种养殖业技术、推动农业科技化进程和促进农业增收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三)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和培训工作。
1、流动党员管理。大力开展流动党员的排查摸底工作,力求掌握真实情况。经统计全乡流动党员有20名,主要分布在西宁市区和新疆等省市。认真开展流动党员帮贫扶困活动,积极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实际困难。建立健全各项管理服务制度。制定完善了一系列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制度。如:外出登记制度、汇报制度、目标管理制度、党日活动制度、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学习制度和专人联系制度等。
2、认真组织开展了冬季党员轮训工作。
我乡利用冬闲时机,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行农村党员干部冬季轮训工作。冬季党员轮训工作为期3天,共有326名党员受训。
3、认真制定了干部、人才培训计划。
为进一步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制订了《2010年干部、人才培训计划。》
(四)认真安排实施各项主题实践活动。
认真安排了“农村党组织和党员服务承诺”活动实施意见、开展“三争”活动的安排、开展“评星定格”活动的安排意见、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的实施意见等。全乡各党支部认真组织、开展各项主题实践活动,并取得实效。
1、开展党组织和党员“双承诺”活动。按照“做出承诺、审定承诺、公示内容、监督落实”的步骤,扎实开展了“双承诺”活动。在“双承诺”活动中乡党委按照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结合我乡实际,承诺在年内办10件涉及农民工培训、扶贫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让群众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实事;各村党支部结合本村实际,针对亟待解决的问题做出了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为民服务等方面的28件行之有效的承诺;各支部党员结合自身特点,区别情况,根据自己实际,做出了符合实际要求、具有针对性和能兑现的承诺,承诺事项231件。对各村支部的承诺事项,乡党委根据开展承诺活动的具体步骤和方式,对党员做出的承诺进行了审核,并对部分承诺事项提出了改进意见。对最终确定的承诺事项各村均在村务公开栏上进行了公开。对承诺事项,乡党委与党支部,党支部与党员均签订了落实承诺责任书,明确了承诺内容、完成时限、责任人。
2、开展党员“评星定格”工作。按照“公开承诺、学习教育、自我剖析、民主评议”的程序,围绕新时期党员的新要求制定标准。同时,结合我乡实际,将党员“评星定格”活动与“农村十星级文明农户”评比活动紧密结合。计划采取“两个不予”的办法,即凡是党员所在家庭未被评为“十星级文明农户”的一律不予评定为优秀党员,党员中凡是未被评定为优秀党员的党员所在农户一律不予评定为“十星级文明农户”,从而力求达到“以点带面”和“以面促点”的效果。在评星定格活动中,全乡共448名农村党员进行了评议,其中,评为十星的党员有37名,九星到八星的党员共337名,六星到七星的党员共74名,无五星及五星以下党员,分别占农村党员比例的8% 、75%、17%。
3、开展“设岗定责”活动,为无职党员搭建施展才能的新舞台。按照实施设岗定责活动的方法、步骤,以村党支部为单位统一印制了《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一览表》和《上岗党员履行党员职责记录簿》。同时,对每个党员上岗履行职责情况,采取群众民主测评和村党支部综合评定等方式,加强了对上岗党员履行责任情况的考核评议,规范了对上岗党员履行职责情况的管理,促进了设岗定责活动的有效落实。全乡448名农村党员中,有无职党员382名,经综合归类共设置岗位14个,有上岗党员342名,占无职党员总数的90%。通过无职党员履行岗位职责,使农村无职党员的先进性充分体现,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广大农村党员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得到进一步提高。
4、开展“三争”活动。乡党委把开展“三争”活动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载体,不断调动农村广大党员干部参与“三争”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全乡创建了1个村为富民党支部, 2名富民村支书、12名富裕好党员。
5认真开展“四培双带”活动。为扩大“四培双带”活动的覆盖面,优化、壮大农村党员干部队伍,激发党员发挥带头作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了以党员上前台唱主角,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的良好局面,全乡共有“四培双带”对象154名,其中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47名,把致富能手中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38名,把党员致富标兵培养村村干部41名,把村干部培养成小康建设带头人32名。确定了12名村干部为“双强”村干部,示范村2个,示范基地2个,致富示范户18户,农业产业化带头人46人。
6、深入开展党建带“三建”活动,推进基层各项组织协调发展。乡党委高度重视和十分关心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党建意识,切实把工青妇工作纳入全乡党建工作的总体格局,制定了《**乡党建带三建工作实施方案》,初步形成了党建带“三建”的良好局面。
(五)突出特色,强抓党建“一村一品”工作。
我乡借鉴丹麻镇“一村一品”党建工作取得的成效,结合我乡各村实际,安排部署了“一村一品”特色党建工作,并撰写下发了《**乡党委2010年“一村一品”特色党建工作安排》,并在六月份下发了《**乡关于开展“四型”特色党建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各村实际确定了发展类型。各村根据乡党委的文件安排,分别制定了具有本村特色的“一村一品”和“四型”特色党建工作方案,突出重点,突出特色,要求示范村通过“主抓一项”,达到“带动全部”的工作目标。一是把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的大庄、**、上元保、岔尔沟四个村确定为“产业发展型”党建示范村,着力把大庄村打造成规模化订单基地;把上元保、**两村打造成仔猪繁育基地;把岔尔沟村打造成经济作物种植基地,从而形成不同经营模式的科学发展示范样板村。建成了大庄村500亩双垄地膜马铃薯示范田;岔尔沟油菜种植面积达380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0%;**村仔猪繁育基地一处,母猪存栏数240头,仔猪存栏960头;上元保母猪存栏110头,仔猪存栏520头;二是把歌舞、刺绣、盘绣、秧歌等文化产业突出的下元保、下李、联大、大泉四个村为“特色文化示范村”。下元保、大泉两村依托戏曲舞台大力发展民间传统文化,分别与 6月24日 、 7月10日 举办了传统戏曲表演;下李、联大两村依托文艺演出队大力发展民族文化,分别于 6月27日 和 7月22日 举办文艺演出,下李村举办了刺绣、盘秀织品展,丰富了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三是把白牙合和寺尔两个村确定为“主题实践活动示范村”,要求各支部精心组织实施,规范活动环节,提升教育效应,并积极通过“主抓一项”,达到“带动全部”的目标。白牙合村支部承诺3项,完成1项;党员承诺19项,完成13项,18名党员设岗定责,评星定格活动中评定为10星4人、8-9星30人、6-7星6人,培养四培双带对象12名;寺尔村支部承诺3项,完成2项;党员承诺15项,完成8项,24名党员设岗定责,培养四培双带对象16名。评星定格活动中评定为10星4人、8-9星31人、6-7星3人。四是把吉家岭、贺尔两村确定为“村级民主政治建设示范村”。吉家岭、贺尔两村通村通畅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群众筹资筹劳等情况,两村根据《4321工作法》按程序组织召开各项会议,确定了筹资筹劳数量。吉家岭村个人筹资5800元,集体筹资4500元,总劳动力456人,筹劳404人,劳均8个工日;贺尔村个人筹资7680元,总劳动力512人,筹劳393人,劳均7个工日。做到了该议的议、该表决的表决、该公开的公开
2011年基层组织建设年终工作总结
本文2011-11-09 12:40:56发表“年终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98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