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试论地下管线跟踪测量管理机制的建立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1-11-07浏览:2768下载210次收藏
  1 引言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人们喻为城市的“生命线”,它们纵横交错,遍布整个城市,构成一张密织的城市地下管线网,它们的准确、完整与否,直接影响着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城市地下管网每时每刻不停地为城市提供能源、信息和水,为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提供了基础和保障。上世纪90年代中期前,我国城市的地下管线数量不清、资料不全的现象非常突出,给政府编制规划、开发建设、科学管理和正确决策等带来极大的困难,进而造成煤气管道爆炸、通讯电缆被挖断等事故屡屡发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极大的损失。经过近十几年来的努力,全国很多城市都完成了地下管线的综合普查,使城市地下管线的管理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目前在很多地方,地下管线的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为切实做好地下管线的规划管理工作,必须有翔实可靠的地下管线数据作为保障,而适时、全面、准确的获取地下管线数据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实行地下管线的跟踪测量制度,这样才能确保做到对已有管线普查数据实现动态更新,适时完善管线数据库。
  2 地下管线跟踪测量特点及重要性
  所谓地下管线跟踪测量,是指在地下管线及隐蔽工程施工时期进行现场适时跟踪,在跟踪项目施工完毕、覆土之前进行三维坐标数据回收测量。这种测量方式有利于对复杂的地下管线建立第一手翔实、可靠、准确的资料系统,为地下管线的管理、维护和后续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施工时期地下管线跟踪测量的特点和重要性体现在:⑴外业测量不允许犯错误,必须一次性做好,没有改正错误的机会;⑵地下管线最佳测量时间稍纵即逝,如果施工方不予配合,出现管线来不及测量就被回填的问题必将出现;⑶有关地下管线跟踪测量方面的现有管理模式在业主、监理方、施工方和测绘单位都需要完善;⑷如果有漏测而遗留下来的问题不容易解决;即使解决,成本很高;⑸地下管线跟踪测量的外业和内业必须与地下管线施工同步,因漏测而采取的各种补救措施也应在施工期内完成,在地下管线竣工之时,其跟踪测量在实质上已宣告结束;在管线施工竣工之后所进行的其他漏测补救工作在实质上已变,已不属于跟踪测量范畴。
  目前新建市政管线工程工期紧、机械化、现代化施工效率高,地下管线的施工就呈现出边施工边覆土,四处开花四处结果的现象;再加之施工单位不积极提供施工信息、监理单位没有强有力的监督、跟踪测量人员没有十足的责任心等等,这种需团结配合的测量工作模式会随之暴露出一些问题,导致管线跟踪的完成率不高。
  3xx区地下管线现状
  xx区地处中国大陆海岸线的中部,位于宁波市东部,濒临东海,三面环海,北临杭州湾,南临象山港。经过20多年的艰苦创业,xx区域的开发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昔日一片滩涂地上,现已初步建成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基础设施良好的临港新城区,成为宁波市最具增长潜力的经济强区和利用外资的龙头,成为浙江省对外开放最重要的产业基地和形象窗口,成为国家级开发区中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最好的开发区之一。
  2006年-2008年,xx区完成了主要建成区覆盖236平方公里2902公里的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完成了xx区地下管线数据库的建立,并于2006年上半年正式开展地下管线跟踪测量工作。通过三年多的努力,通过对新建的市政道路、各类工程管线进行跟踪测量,完成地下管线跟踪测量数据采集约670公里,基本实现了我区地下管线数据的动态更新。但由于我区管线跟踪测量制度推行相对较晚,从目前市政工程项目的规划管理情况来看,我区的地下管线跟踪测量工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⑴ 建设单位不重视。对地下管线跟踪测量的意义和目的仍然缺乏认识和理解,往往在办理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副本和施工许可证后,直接组织相关单位进入施工程序,缺乏对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地下管线跟踪测量的管理和约束,在建设工程竣工时才意识到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新建地下管线进行跟踪测量,并需要以跟踪测量的管线数据作为工程竣工验收的依据,直接导致建设工程无法如期进行验收。⑵ 施工单位不配合。施工单位在完成项目招标程序后,直接进入项目施工阶段,由于项目招标文件没有针对市政工程项目地下管线跟踪测量进行特别说明,再加上开工前和开工后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没有对施工单位在地下管线跟踪测量方面做出特别的说明和要求,因此施工单位为了确保工程进度,不会主动与测绘单位联系,相互之间缺少沟通配合,直接导致地下管线跟踪测量工作的失控,而事后在项目竣工结算时对施工单位也没有有效的约束措施。 ⑶ 测绘单位的跟踪测量工作处于被动。管线跟踪测量工作是一项需要多方配合、测量周期较长、测量程序较为繁琐的工作,跟踪测量时间切入点的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后续测量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因此施工单位能否及时的通知测绘单位到现场施测就显得极为重要。测绘单位既缺乏对施工单位的有效约束(两者无任何约束机制),又无法实现全天24小时蹲点测量,直接导致新建地下管线出现漏测的现象,到工程施工结束后还不得不提交合格的管线竣工测量资料,需要采取探查等措施进行补救,地下管线跟踪测量工作的开展极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试论地下管线跟踪测量管理机制的建立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