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我县地方财力可持续增长的思考
“十一五”期间,xx县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xx县财政收入步入持续稳定增长的轨道,为实现政府职能、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提供了必要的财力保障。但由于xx县是以“电力”为主的特殊收入结构,受“十一五”财政体制和政策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以及中央、省、市调控力度的逐步加大,财政减收增支因素逐年增多,地方财力增势趋缓,财政支出压力增大。如何积极应对国家“十二五”财政体制和政策调控,研究探索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地方财力增长新机制,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财税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对近十年以来xx县财政运行情况以及“十一五”期间的财政收入、可用财力增长状况进行剖析,分析地方财力增势趋缓的原因,寻求促进地方财力可持续增长的途径,努力为加快构建和谐新xx县做出新贡献。
一、2000年以来xx县财政运行状况的基本判断
根据财政部和省财政厅关于开展县乡财政运行情况专题调研的工作部署,我们对2000年-2008年9年的全县财政运行情况进行了总结回顾,对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得出如下基本判断。
(一)总体看,xx县近十年来县乡财政运行平稳良好,各项经济和财政指标均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但由于经济和财源结构单一,税收结构不合理,上划税收增长较快,地方收入增长缓慢,县乡财政状况仍不容乐观。
一是经济和财源结构单一,结构不合理问题突出。从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来看,由于工业经济发展缓慢, 2000年以来,我县的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由2000年的9.65%上升到2008年的10.97%,增长幅度十分缓慢,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从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看,受国家体制改革的影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从2000年的56.86%下降到2008年的43.69%;上划中央和省级税收比重从2000年43.14%上升到2008年的56.3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从税收收入结构看,税源结构十分单一,我县的税收主要以电力为主,以2008年为例,当年电力税收占总收入的63.23%,占一般预算收入的55.82%。从非税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看,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的税收和非税收收入分别所占比重从2005年的87.03%、12.97%变动为2008年的71.77%、28.23%,由于非税收入绝大部分已经规定了专项用途,收入质量不高的问题突出。
二是地方对上级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大。从收支增长情况看,2000至2008年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4.52%,一般预算支出年均增长18.12%,支出的增长幅度远高于收入增长幅度。从可用财力结构看,地方对上级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大,内生财力比重从2000年的76.85%下降到2008年的56.09%,外生财力从2000年的23.15%上升到2008年的43.91%;从财政自给率上看,2005年至2009年的5年里,我县财政困难系数依次为-0.20(属有充公的自给能力,比较富余型财政)、 0.04(属轻度困难型财政)、 0.20(属轻度困难型财政)、0.25(属中度困难型财政)、0.43(属中度困难型财政), 由于受财源结构单一、收入结构不合理影响等因素影响, 5年以来,xx县财政由有充分的自给能力、比较富余型财政逐步下降为中度困难型财政。
三是收入大县与支出小县的地位不匹配。据2008年云南财政发展报告资料统计,2005年至2007年间,xx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在全省各县中的排序依次为34位、37位、45位,而人均收入排序为53位、60位、69位;xx县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在全省各县中的排序依次为47位、53位、55位,而人均支出排序为116位、120位、119位;收入大与支出小的矛盾突出,特别是人均支出在全省处于末位。
四是人均收支及可用财力数额小。由于我县总人口比较多,2008年底达42.77万人,虽然各项指标总额较大,但人均数额很小。从人均收入看,2000-2008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人均平均值仅为290元,中位值为267元;从人均支出看,2000-2008年地方一般预算支出人均平均值仅为755元,中位值为638元;从可用财力看,2000-2008年地方可用财力人均平均值仅为562元,中位值为519元。
(二)十年来,县乡财政状况呈现阶段性变化。
1、2005年以前,是xx县财政发展的黄金时期。尽管这一时期由于分税制改革的政策效应和农村税费改革后农业税收政策的变化,取消农业税等税收使地方税收每年减少4100多万元,但随着漫湾、大朝山两大电站发电量不断创新高,财政收入迅速增长,两大电站2005年入库增值税收入达19600万元,是总收入的59.53%,在此拉动下,当年财政总收入突破3亿元大关,达到32922万元。财政收入特别是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电力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逐渐加大。随着财政实力的不断加强,基本支出保障更加有力,社会事业发展进一步加快。
2、2006-2008年,是xx县财政发展趋缓的时期,这一时期收入由于主体财源两大电站期间受供电政策和市场供求等诸多关系的影响,虽然漫湾电站第二台机组投产发电,但所提供的税收呈逐年下降趋势,大朝山电站2007年减少税收近3900万元,漫湾电站在增加一台机组的情况下,入库税收也只增长了94万元。2006年一般预算收入出现了0.55%的负增长,以后的两年间,一般预算收入的增幅依次为11.41%、13.92%,分别比2005年的31.77%下降了20.36%和17.85%,税源结构单一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同时这一时期是xx县财政支出中钢性增长较快的时期,2008年全县基本支出中的人员经费和机构运转经费为33898万元,是当年县级收入的1.87倍,比2005年的25691万元增加了8207万元。这一期间,中央财政和地方各级财政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政策措施,上级财政对我县补助不断加大,县级对上级的依赖程度也不断加深。
3、2008年下半年起,xx县财政进入困难时期。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多项重大支出政策的密集出台,使我县县乡财政运行面临新的挑战和问题,一方面收入开始出现下滑,2009年收入比上年减少4.65%,收入出现较大的缺口,另一方面随着扩内需、保增长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以及国家不断出台人员增资等钢性政策,财政在确保钢性支出的同时以难以兑付政策配套资金,财政收支矛盾进一步加大。
(四)“十一五”x
促进我县地方财力可持续增长的思考
本文2011-11-04 07:00:30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97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