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局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经验做法
打破四大瓶颈 全力推进信息化建设
---xxx公安局积极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
在当前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变革、人员大流动的环境下,社会治安形式日趋复杂严峻,刑事犯罪手段日趋职业化、组织化、智能化。与此同时,广大群众期盼更为安定的社会治安环境,对公安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工作方式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这场公安信息化建设的警务革命中,大姚县公安局从更新观念入手,相继突破制约信息化建设的认识瓶颈、操作瓶颈、机制瓶颈,全力提升信息化实战应用能力。
(一)以更新观念为先导,打破认识瓶颈,形成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强大合力。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民警的认识不到位,应用技能差和畏难情绪等原因,先进设备往往被束之高阁,险些成为“高级垃圾”。为此,我局始终把思想观念的转变作为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采取强有力的保障措施,推进信息化工作常态化。一是制定《信息化自动预警情报查处工作考核办法》等,要求领导带头学习信息化知识,带头应用信息系统,带头参与信息系统的优化完善。二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边学边用”的办法,使民警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自2010年以来,先后4次组织业务骨干到州局、省厅等考察学习,打造典型和亮点,通过树立典型,以“典型带整体”全面推进。
。三是以集中培训、会议座谈等方式和手段,积极引导广大民警充分认识公安信息化是公安工作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教育和鼓励民警积极接受新事物。四是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公安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硬任务,从思想上、组织上、设施上、经费上、管理上保障信息网络建设顺利进行。
(二)以建章立制为重点,打破机制瓶颈,创新信息化工作新机制。在确保信息工作常态化进程中,始终把握规范性、真实性、及时性这三个环节,从制度上保证信息常态化工作与民警日常工作有效结合,让信息化工作的每个环节成为民警的“标准动作”,为信息化工作常态化提供保障。一是完善考核机制,强行入轨。先后制定了《公安信息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信息化技能考核与民警政绩挂钩的实施办法》等强硬的“单轨制”和“捆绑考核机制”,把信息化应用技能与中层干部的“帽子”挂钩、与民警的“位子”、工作环境挂钩,与警务单位经费保障的“票子”挂钩,以“强行入
公安局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经验做法
本文2011-10-21 21:00:19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97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