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乡十二五规划
东华乡特色产业规划思路
一、基本概况
地理位置:东华土家族苗族乡位于思南县西北部,距思南县城 37公里 ,东接鹦鹉溪镇,西南与宽坪乡接壤,南与张家寨镇交界,西北与德江县的合兴乡、堰塘乡毗邻,总面积75.51平方公里,铜遵公路穿乡而过,素有思南"西大门"之称。
历史背景:东华乡是撤并建后的新建制乡镇, 2002年11月22日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在我乡视察并题词“集中精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东瓜溪题词“艰苦奋斗、努力建设小康村”。
区域人口状况:全乡辖5个行政村(东瓜溪、华丰、沙沟、大燕山、汪家寨) 16个村民组。2009年末,全乡总户数3286户,总人口13124人(其中农业人口12845人,少数民族人口6970人)。我乡现有5个行政村,均已全面通车,公路通车里程达 129公里 。人民生产水平日益提高,逐步向小康社会迈进。
资源状况:全乡有林地50577.42亩,森林覆盖率达46.7%。原有的乔木林和灌木林基本保存完好。只有少量的被毁掉,土地垦植率高,生态环境保护较好。
二、基础现状
在十一五期间,东华乡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进一步解放思想,立足我乡优势,抓产业、调结构、抓基地、强龙头、树品牌,有效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稳步发展。2005年以来,国民生产总值达9600万元,年递增12.5%,其中:工业生产值825万元,农业生产总值7600万元,乡镇企业产值1450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完成财政税收1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15元。
(一)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在改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方面抢抓机遇,上下一心,全力以赴,千方百计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一是完成了沙沟至界上 11公里 油路改造;实施了沙沟至核桃坝 4公里 油路建设;新修了大麦塘至老林、小沙溪至胡家、东瓜溪至宽坪 7公里 通村公路;新修了大顶堡、核桃坝、对门山茶园进场路和烤烟示范点路 5公里 ;改造了东瓜溪至踏溪、三道河至紫璜沟、大水溪至神溪、梨子园至核桃湾、万家至小沙溪、洞口至榨园、沙沟至小沙溪、石杠坡、石门坎 38.3公里 通村公路。
二是加快水利建设。完成了“三小”工程20座和烟水配套项目水池111口;完成了沙沟村洞口山塘整治工程、紫槽、东瓜溪、核桃湾人畜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1300余亩旱地、烟地灌溉和当地群众人畜饮水安全;完成了小沙溪、联合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勘测设计工作,完成了汪家寨、后头河引水烟水配套工程的规划,该项目已通过地区审查;进一步抓好了全乡小(二)型以上水利工程的维修改造,多方筹集资金,维修改造渠道 7公里 ,清淤补漏 13.2公里 。
三是完成了村级活动场所建设项目,已投入使用;修建了乡派出所办公楼,推动了派出所的规范化管理;实施了农村卫生“三项”建设项目,对乡卫生院综合楼进行了维修改造;修建5个村卫生室,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修建了老林联通机站,使东华乡手机信号覆盖达100%;认真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方便了当地群众能就近购买货真价实商品。
(二)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首先,“生态畜牧业、生态茶、中药材”是东华乡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我乡按照“一业为重、多业并举、突出效益、稳步推进”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着力抓好烤烟、茶叶、中药材、林业等产业,多形式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促进农业主导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1、是着力抓好稳定粮油生产工作,按照县分任务对各项指标进行了分解下达,全面落实了种植计划,完成了种植任务。
2、是全力推进优势产业发展,稳步发展烤烟生产,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完善了烤烟生产的水、电、路及烤房等配套设施建设。结合东华乡实际,已编制完成了《现代烟草农业建设项目规划》。
3、是抓好生态茶产业发展。完成茶园种植面积2405亩,做好幼龄茶园的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相关工作。
4、是巩固发展生态畜牧业。紧紧围绕 “企业带动、协会运作、大户支撑、小户参与”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生猪养殖,力争量上突破。已建标准化养殖小区5个,规模化养殖户50户。抓好“协会”的创建工作,扩大养殖规模和销售市场,有效保障养殖户的利益。加强动物疫病的防控、监测,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达100%,其它免疫率达85%以上,对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全面推行技术责任制,站内技术人员定点定场。搞好养殖、防疫等相关服务工作。抓好新建两个生猪人工授精点建设。
(三)强化民生项目建设,确保实现社会事业发展目标。
在抓经济工作的同时,高度重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弘扬公平正义,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根本、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确保全乡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一是下大力气抓好信访维稳工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扎实开展平安东华创建活动,确保社会稳定。
二是加大计划生育工作力度,在关键措施上下功夫,及时兑现各种优惠政策,认真开展集中宣传教育活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达到责任目标。
三是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切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对道路交通、消防、烟花爆竹、非煤矿山和危险化学品、建筑、教育、水利、农电、农业等领域的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大对安全生产领域的监管力度。
四是做好危房改造工作。加强资金监管,强化质量管理。全乡66户危改户已全部入住。
五是做好农村低保、城市低保,扎实开展农村低保复核扩面工作,做到应保尽保,全面落实政务、村务公开。
六是加强卫生行业管理,圆满完成“初保”工作任务。每年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以上。
七是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依法行政水平明显提高,开通电子政务系统,进一步强化政府功能,提高政府行政服务效率,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三、发展思路
按照地委、行署构建“两带两圈”的战略部署,打造“乌江特色产业经济带”,县委、政府把东华乡作为畜、烟、茶产业带和中药材产业带。结合我乡实际着力抓好生态旅游、生态畜牧业、生态茶、中药材等特色产业。
(一)指导思想
2010年,我乡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大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和建设,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结构调整、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社会稳定为重点,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着力点,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真抓实干,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奋力拼搏,积极推进全镇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战略目标
充分发挥我乡地理优势、环境优势和资源优势,强力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经济总量目标。2015年,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10560万元,年均增长10%;工业总产值907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0万元,实现农业总产值 836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 8%以上。
2、人民生活水平目标。到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75元,比2010年增长260元以上。
3、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乡年末总人口控制到1.5万人以内,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93%,乡内二三产业新增就业人群。土地、水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
(三)区域布局
围绕“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方向,立足于全乡地理位置与资源特点,遵循市场规律,强化政府推动职能,逐步形成区域布局框架。
1、一条商业物流街:结合杭瑞高速在沙沟有一个互通,建一条商业物流街,为思南河西片区的物流服务,同时兼顾东华商贸、几大特色产业、生产生活等物流需求,为综合性物流中心。
2、两个绿色生态旅游园区:即洞口民族特色休闲旅游园区和核桃湾石林旅游园区。
3、三大特色龙头企业:
一是茶叶深加工。
二是中药材深加工。
三是畜制品深加工。
4、四个基地:
一是养猪基地:着力打造东华三元仔猪专业乡品牌,整体推进全乡畜牧产业化建设。按照 “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化模式,把思南县东华种猪场作为二杂种母猪扩繁基地,把东瓜溪、联江、大水溪、核桃坝、翟家坝、燕子阡、大城坨作为发展三元杂交仔猪专业村。在洞口建设东华乡三元杂交仔猪交易市场,东华乡活畜集散中心和畜制品加工厂,力争在2015年把我乡建设成为遵铜干线上年出栏10万头三杂仔猪基地乡。
二是养牛基地:近年来,我乡依托“思南黄牛”品牌,以草地资源较为丰富的踏溪、老林村为重点发展村,把种草养牛作为百姓增收的支柱产业。
三是中药材基地:继续在云峰山、沙溪坝、大城坨重点发展花椒、金银花、白术等中药材
四是生态茶基地:将生态茶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产业来抓。采取引进大户种植,吸纳民营资金,带动群众参与组建茶叶产业合作社的方式发展茶产业,示范基地2个,拟建茶青加工厂,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模式,从而为我乡生态茶产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发展重点
为了做大做强几大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必须为其保障
1、以农村路桥建设为重点,保障道路交通建设安全化。
一是干线公路。实施环乡公路大通道工程,根据全乡总体规划,规划建设万家至东瓜溪、新街至老林至汪家寨大通道、沙沟至踏溪大通道,构筑以“一环一纵”为核心的乡域公路网。改造东华乡政府至大麦塘、536县道至紫黄沟、坝下至洞口、洞口村至沙溪坝、毛狗洞至大水溪、生机坨至大城坨、沙沟至翟家坝、江家至燕子阡、沙沟至核桃坝、老林至长干、青冈堡至老林、金家至梨子园、大土至踏溪、莫家至紫槽、东瓜溪至苏家寨、神溪至麻池洞、紫黄沟至小麦塘、田沟至瓦房、神溪至四湾坨、大顶堡茶园路、云峰山茶园路、中药材路进行升级改造。
二是连接周边乡镇道路。结合全乡公路网发展,做好与周边乡镇公路网衔接,主要是与德江县的堰塘乡、思南县宽坪乡、鹦鹉溪温泉连接道路的建设。
三是农村公路硬化。重点解决行政村断头路,主要农业产区、经济作物产区、农村旅游景、通村公路的硬化,将该修的通村公路提高镶边,实现农村公路网络化。
2、以水电改造为重点,加快水利农网改造进程。
一是围绕实现“人均半亩口粮田、人人饮用安全水”的目标,积极争取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实施大城坨人畜饮水安全项目,做好小(二)型以上水库的除险加固、扩容项目的争取工作,加快推进水利扶贫工程,完成180万元基本农田建设项目。修好水厂消防通道及消防接口,为水厂消防安全提供保障,并在各村修建 300立方米 以上的水池,以解决遇干旱给农民带来缺水的难题。
二是加快推进电网提级改造步伐,在沙沟村街上、华丰村街上安装路灯,计划在2011年和2015年完成基本完成的中低压配电网改造。
3、以农民增收为重点,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我乡是农业大乡,农业兴则百业兴,农村稳则全局稳,农民富则全乡富。解决好“三农”问题,核心是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要按照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统领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以工业化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一是要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按照县委、政府提出的把我乡作为发展畜、烟、茶、中药材的产业带。结合我乡提出的五大产业、四大基地、三个龙头的区域发展布局,在东瓜溪、联江、燕子阡、翟家坝村重点发展养猪业。在踏溪、老林村重点发展养牛。在核桃坝、大顶堡重点发展生态茶。在云峰山、沙溪坝、大城坨重点发展中药材。
二是着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重点抓好核桃坝、大顶堡茶叶深加工,云峰山中药材深加工,洞口畜制品深加工。力争引进一批农产品加工的大项目,并完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引导农民参与农产品流通,最大程度地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发展劳务经济,把劳动力转移作为一大产业来抓,进一步完善乡、村两级劳动力转移网络,抓好劳动力就业的岗前培训,加大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力度,争取全乡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量达到。
四是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认真执行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医疗合作试点,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和因病致贫问题;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搞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4、以工业区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工业化进程。
一是生态茶叶、中药材的发展为重点,把生态茶叶和中药材的发展建设建立工业基地,建立加工厂,增加本乡就业人数,提高农转非人员。
二是在发展的同时要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全面扩大对外开放。要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投资的主渠道,创新招商理念,围绕我乡资源、地理位置等各种优势,搞好项目策划,论证、筛选、储备一批符合本乡实际产业政策、事关经济发展的项目。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成功率。改进招商引资方式拓宽招商引资渠道,落实招商引资政策,分区域、带指标、引资金、引项目。通过扩大招商引资,为全乡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活力。
东华乡十二五规划
本文2025-05-05 03:44:32发表“工作计划”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96846.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