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加快我市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思考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1-10-09浏览:2063下载222次收藏

    流通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大力发展流通业对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扩大消费需求、增加财政收入、创造就业岗位、增强城市功能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在“十二五”期间认真实施“流通活市”战略,做大做强流通产业,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就加快全市商贸流通产业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流通业发展基本状况
    (一)消费规模迅速扩大、流通产业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农业化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收入的较快增长,以及消费结构升级和国家实施促消费政策力度的加大,加快推进了流通产业的发展。“十一五”以来,全市消费品市场保持繁荣稳定,商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流通规模不断扩大。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05年的91.49亿元到2009年的190.04亿元,年均增长20.05%,比“十五”期间年均增速度提高5.96个百分点,比全省高3.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省地州市中排名第二位,实现持续、快速发展。
    流通产业拉动作用明显增强。2009商贸流通业增加值 75.1 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9.0%,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1个百分点;据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2008年全市商贸流通企业为78850户,其中法人企业1083户,个体经营户77047户;从业人员19.62万人,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总数的38.21%;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住宿业上缴税金20.8亿元,同比增长18.6%,占全市税收总额的11.37%。
    (二)商品市场建设稳步推进、农村流通网络逐步完善
商品市场建设稳步推进。通过政策引导,吸引各种社会力量投入市场流通设施建设,加快市场建设改造步伐,培育大中型批发市场。全市现有各类市场474个,其中消费品市场445个,生产资料市场29个;城市市场118个,农村市场356个。其中年成交额超1亿元的市场30个,超5亿元的市场5个。2007年到2009年,国家、省、市安排补助资金 1277.8万元,建设改造乡镇农贸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51个,其中:宣威文东马铃薯配送中心等3个市场项目列入“国家双百市场工程”。 闽南建材城、得胜家具城、罗平板桥黄姜市场、宣威文东马铃薯交易市场、会泽乐业辣椒市场等已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区域知名度和辐射带动功能的商品市场。
    农村流通网络进一步完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施五年来,各级政府累计投入资金 2618.34万元、建设和改造农家店1800个、商品配送中心29个,农家店的县、乡覆盖率达100%、行政村的农家店建店率在98%以上,高于全省60%的水平,基本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辐射全市的农村流通网络体系,农村消费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三)流通骨干企业逐步发展壮大
    流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稳定市场的重要力量。2008年全市1803户商贸流通企业完成商品销售额273.61亿元。其中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零售企业和年销售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批发企业有99户。年销售额上亿元的流通企业有13户。2009年销售额上亿元的流通企业达到15户,其中年销售额超1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2户,年销售额2-3亿元的企业有4户,年销售额1-2亿元的企业有9户。销售规模最大的企业为中石化xx分公司,年销售总额为29.6亿元;最大的日用消费品零售企业为xx吉玛特百货有限公司,销售总额为2.98亿元。
    (四)现代流通方式稳步发展、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以连锁经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为代表的现代流通方式迅速发展。沃尔玛、肯德基、国美电器、苏宁电器等国内外知名和品牌企业入驻xx,促进了竞争、提升了行业管理水平。城市的专业店、专卖店等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发展态势良好。
    (五)生活服务业进一步发展
    推进“社区”双进工程,发展社区各类服务网点,支持城市菜市场标准化、规范化改造,逐步形成门类齐全、服务便捷、分级明确的社区商业服务网络,让城镇居民生活更加方便。2009年底全市共有31个市级商业示范社区、12个国家级商业示范社区。推动餐饮住宿企业开发传统特色饮食文化,创建品牌名店、培育名特菜品和特色小吃,发展连锁经营,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全市有25户餐饮企业获得省级美食名店称号,xx石林国际大酒店等5户企业获“中国绿色饭店”称号。同时,加强规划引导、建设培育一批“饮食城”、“饮食一条街”,形成规模聚集效应,做强做大饮食产业。2009年,餐饮住宿业零售额达31.5亿元,增26%。依法批准设立生猪定点屠宰场33个、拍卖企业 9户、典当企业10户、旧货市场6个,进一步完善城市服务功能。
    (六)商务监管体系逐步建立
    2009年成立了xx市商务稽查支队,设立了12312商务举报投诉服务中心,建立20多个内部管理和办理业务工作制度,为开展商务执法提供了组织、制度保障。2009年,开展猪肉、酒类流通执法整治,查处案件16件,处罚数量2513公斤,确保人民群众喝“放心酒”、吃“放心肉”,消费安全商品;在会泽开展无牌无证机动车、拼装车和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专项整治试点工作,收缴报废各类机动车543辆,取缔二手车非法交易点2个;回收报废机动车490辆(含大型客车4辆),对消除安全事故隐患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立了商品监测体系。确定监测样本企业12户,监测商品21个,开展市场预警预测管理工作;建立《xx市成品油市场供应应急预案》的处置机制,确定8户企业、明确8个应急供应品种及联系办理制度,保障市场应急供应。到2009年底,全市有依法设立的石油成品油仓储批发企业3户,加油站 415座。酒类备案登记累计11385户。
    二、存在问题
   (一)流通产业总量较小
    2009年xx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859元,比全省13539元高1320元;比全国25125元低10266元。第三产业比重偏低,2009年xx市第三产业比重为29.8%,比全省39%低9.2个百分点;比全国42.6%低12.8个百分点,而在第三产业中占居1/3的流通产业和服务业,未能对拉动经济增长发挥应有的作用,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只占8.7%,比1995年的15%低6.3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力偏弱,购买能力不强,2009年xx市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66元,比全省4487元低1221元,比全国9390元低6124元。
    (二)新型业态发展缓慢
    在有店铺零售业态中,食杂店、便利店、超市、百货店、家居建材商店等发展较快,但与发达地区、与xx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均有差距。大型超市、专业店、专卖店等大部分功能档次偏低,在中心城市发展较快,在县级城市和乡镇发展缓慢。仓储会员店、厂家直销中心等处于起步阶段。在无店铺零售业态中,电视购物、邮购、网上商店、自动售货亭、电话购物等业态的零售额较小,基本处于起步阶段,亟需引导发展。
    (三)商业网点设施落后,批发市场的带动力不强
    长期以来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加快我市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