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乡镇党委工作报告宣讲稿

栏目:动员讲话发布:2011-09-21浏览:2081下载249次收藏

 各位党员、各位村民:
    大家好,按市委和镇党委的统一安排,今天由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向各位村民和党员宣讲高坪镇第九次党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首先,我就镇党委政府过去五年的工作向各位进行通报。
    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在市委正确领导下,高坪镇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工业,引领富民强镇新跨越”的发展主题,保持了全镇经济的持续增长,有效推动了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党组织战斗力显著提高
   一是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严格按照创建“五个好”党委的目标要求,以提高素质为关键,完善镇党委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机制为重点,全面加强镇党委班子的执政能力建设,创建了“勤政廉洁、执政为民”的镇党委班子,不断提高领导班子驾驭农村工作的能力。二是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2007年第四季度和2010年第四季度,按照市委的安排,全面完成了全镇村(居)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把一批政治素质好、年富力强、能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优秀党员群众选进村级领导班子。三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通过各类学习、交心、谈心、民主生活会等多种形式,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不断提高党员干部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领导干部防腐拒变的能力。
   二、镇域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一是工业强镇焕发活力,奠定快速发展基础。坚持现有企业的产业升级,2006年镇党委确定了“工业强镇,产业兴镇”的发展思路,通过不懈努力,在五年中,全镇工业企业累计完成技改项目13项,企业数从2006年的26家发展到2010年的47家,硬质合金、包装制品、水泥建材等逐步成为高坪特色主导产业,培育了科力特、鑫珑包装等一批经济效益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坚持营造良好招商氛围,加快招商引资步伐。2006年以来,共引进新项目11个,三星堆水泥、万鑫电站、佳奇石化等一批科技型、效益型、税源型的大项目先后落户高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从2006年2957.2万元增加到2010年1.56亿元,到位资金年均增长39.4%,五年来全镇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累计实现4.02亿元。
    二是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特色农业迈上新台阶。抓好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下大力气做好油菜基地建设,积极培育制种、小家禽养殖、侧耳根种植等特色农业。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6年的4467元增长到2010年6971元,年均增长9.3%。其次,发展民营经济,探索土地流转模式,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全镇共建有2个土地流转示范片,土地流转面积3697亩。
    三是第三产业整体水平上升,齐头并进发展形势喜人。五年来,全镇商贸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综合商贸市场、特色商业街、段家大院子、黄烧鹅、水磨苑农家乐等旅游餐饮服务业迅速发展,带动了全镇第三产业的发展。截至2010年底,商贸流通企业(含个体工商户)达200余家,从业人员达1000余人,2010年全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6亿元,较2006年增长323%。
   三、民生为先,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抓好移民安置工作。2006年6月,为确保92名汉源瀑布沟移民顺利入住,镇党委严格执行各项安置政策,抽调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移民安置工作。开展了政府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制度,妥善处理移民反映的房屋质量、子女就学难等问题。多次组织移民参加生产技术培训、外出务工技术培训和现场招聘会,帮助部分移民联系新的工作单位,解决了移民的后顾之忧,让移民迅速融入当地社会。
    二是不断推进民生工程,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2006年以来,镇党委先后投入2100余万元完成村道硬化改造25.95公里,境内总长9公里的通乡公路高(坪)南(丰)路、高(坪)兴(隆)路和全长共计3公里的场镇道路改造工程,新修工业集中区道路1.5公里;投入520余万元共修建u型渠65千米;投入80余万元开展“风貌工程”对广青公路沿线农房进行改造;投入30余万元对沙子堰进行改造;投入46万元完成观音桥重建;完成了高拱桥村和双石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解决了3875人安全饮水问题;通过“一池三改”项目,全镇1926户农户用上了自主、安全、洁净的沼气新能源;2007年以来,为场镇新安装路灯30盏,新建公共厕所4座,新建垃圾中转站2个,文体休闲广场2座,新建镇文化站、篮球场。从2009年3月开始,镇党委、政府还先后投入200余万元开展“五十百千”示范村的创建工作,其中水磨村和园龙村已顺利通过德阳市“五十百千”示范村的验收检查,并将水磨村、高拱桥村申报创建市级文明生态示范村和省级文明生态村。
    三是抗震救灾保民生。“5•12”地震发生后,镇党委立即组织广大群众生产自救,全镇党员服务队共抢修道路9公里,修复堰渠500米,帮助困难群众维修房屋100余间,抢种抢收60余亩。组织突击力量赶赴绵竹参与救援;出色地完成救助站各项工作任务,先后救助极重灾区受灾群众811名。镇党委被德阳市委授予 “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在后续的恢复重建工作中,全镇共完成7308户农房维修加固、670户农村永久性住房重建以及439户城镇住房受损房屋维修加固、7户城镇住房受损房屋重建。通过各支部党员的无私奉献,数十户农村无房户、无劳力农村家庭住上了新居。全镇累计发放农房重建补助资金1277.5万元,发放农房维修加固资金738.4万元,城镇住房重建专项补助资金19.7万元,城镇住房维修加固资金45.4万元。全面完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乡镇党委工作报告宣讲稿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