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集团分管生产领导个人述职报告
尊敬的领导:
现将,我近年来的主要工作述职如下:
一、坚持科学发展,奋力拼搏,推进了xx模式和技术创新,实现了将xx建成国内首个亿吨级矿区的目标我来xx的这十年,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十年。特别是在分管xx公司机电、生产工作的这五年里,我带领生产和生产辅助战线上各位同志,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和公司党委的各项决策、决议和工作部署,坚持科学发展,积极推进xx模式和技术创新,按照各个时期公司提出的各项战略举措,在创新理念的支持下,在加快发展的压力下,按照“高起点、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五高方针,探索了xx矿区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的初期经验。按照建设世界一流矿井的目标,取得大柳塔矿“一井一面、345人、生产原煤840万吨”的高产高效矿井模式的试点成功,并进一步创新形成了“300人一综两连1000万吨、500人两综四连2000万吨”的集约化高产高效生产组织新模式,奠定了xx生产规模化的基础。
五年里,根据xx煤炭生产建设的需要,结合生产组织的特点,成功实施了“五大科技工程”、“75331”“82211”和“93210”等多项生产和科技工程,应用了无盘区设计、条带式布置工作面、辅助无轨胶轮化、加长工作面、重型工作面、连采快速掘进、快速搬家倒面等一系列生产和装备技术,建成了千万吨矿井群和千万吨综采队,在榆家梁成功装备了首个自动化工作面,在上湾、补连塔装备了首个重型工作面,创造了井工矿生产能力、综采单产、连采单进、综采搬家、建井速度等多个世界第一,所属9矿10井全部被评为全国行业特级高产高效矿井。通过不断实践,推进了xx生产技术体系在亿吨级矿区生产建设中的应用,并通过技术创新催生生产组织管理和模式创新,从煤炭生产的核心业务总结和形成了xx模式最初的理念和思想,支持了xx的高速发展。98年以来,xx保持了煤炭产量连续9年千万吨级速度增长,2005年起连续三年产量突破亿吨大关,实现了将xx建成了国内第一个亿吨级大型煤炭生产基地的宏伟目标。
二、确定了xx矿区设备配套和选型参数,为引进先进采掘装备提供了科学依据,建立了信息化的机电后勤管理体系,推进了xx矿区装备现代化进程我来xx以后,最早担任的是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动力部经理。当时,xx矿区高产高效矿井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面对矿区得天独厚的资源赋存优势,选择什么样的装备,才能实现资源和装备最佳结合,成为我们机电部门最大的课题。为此,我组织机电、生产管理人员,在对xx矿区厚风积沙、浅埋深,薄积岩特殊地质条件进行认真研究的情况下,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装备和采矿技术的基础上,确定了xx矿区最早的设备选型,大胆地装备了国际先进的采掘装备,提高了单产、单进水平,为今天的高产高效生产提供了装备保证。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设备的实际使用和采场变化情况,组织各矿井技术人员和外方设计人员进行交流,不断进行设备升级,完成了综采生产能力由800万吨到1000万吨,再到1200万吨重型工作面的升级,配套的连采掘进、搬家倒面、辅助运输、洗选加工和装车系统也全部实现了与矿井同步升级。
为了管好用好这些先进装备,最大限度的发挥设备效能,我在集团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历时二年多,成功开发并实施了企业资产管理系统(eam系统),实现了设备资产全寿命管理,并通过系统运行,整合了全公司机电管理人员和设备,提升了机电综合管理水平,为xx建立起了基于信息化现代机电管理体系,使xx不但拥有了先进的采掘进装备,而且,在全国煤炭企业第一个建成了信息化的机电管理体系,从装备和管理两个方面真正实现装备现代化,为xx高产高效矿井建设和xx模式创新构成了强有力的支撑。
在引进先进装备的同时,按照公司加快推进设备国产化的战略,根据我多年来对国际先进采掘装备发展水平和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现状的理解和认识,提出了“先零件、后部件、再整机”循序渐进的设备国产化工作思路,推行了项目管理的工作方法,采用“产、学、研”相结合专业化开发的模式,由企业建立平台,整合社会、行业的资源和技术,先后完成大采高液压支架、连运系统、特种车辆、移变、组合开关等设备国产化120种,1301台套,完成国产化开发资金9.2亿元,比直接进口节省资金约17.5亿元。特别是2005年,在国外装备制造厂家垄断竞争,引进设备价格高涨、谈判艰难,引进设备到货期不断延长,多次影响生产接续的被动情况下,我作为当时分管生产和机电的副总经理,按照集团和公司领导的指示,顶着巨大的压力,历时一年半,完成了4.5米、5.5米大采高液压支架的国产化加工制造,取得了占综采成套资金量70%的关键性设备—支架国产化工作的突破性进展,有力地促进了国内煤机产品的升级换代,提升了国内煤机制造行业的整体水平。
三、贯彻了安全第一的方针,坚持不懈开展了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建设,建成了本质安全型矿井我分管生产的这五年里,始终把安全工作摆在了一切工作的首位,明确提出了煤矿是安全管理的主体,始终围绕公司安全零死亡的奋斗目标,在生产计划制定、生产接续方案确定、装备选型、生产技术创新、信息化建设、生产组织和基础管理等各个方面,真正贯彻了安全第一的方针,实现了高产高效的生产组织与严紧细实的安全管理之间的有效统一,保证了生产过程的安全。
五年来,每一次在确定年度和月度生产计划时,我都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各矿井系统能力和采场条件,合理地安排生产布局和产量计划,强制规定了各矿井综采最高推进度和连采进尺定额,从根本上和过程中避免了超能力、超循环进度生产带来的安全隐患。每一次在研究生产接续计划时,我都坚持最大限度布置综采的原则,克服种种困难,想方设法把一些受冲刷、断层影响计划布置旺采的区域改为布置综采,从开采方式上保证了安全生产。每一次在研究设备选型和提报采购计划时,我都将高安全可靠性作为最重要条件,选择了本质安全设备,并在实际使用中按照安全管理的要求,组织技术人员开发了各类保护设
煤矿集团分管生产领导个人述职报告
本文2011-09-18 14:14:25发表“述职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95900.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