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乡镇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现就深入推进我乡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以服务平安xx建设,加快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为核心,已全面准确掌握全乡特殊人群的基础信息和动态变化,建立长效的帮教管理工作机制为重点,为特殊人群权益保护和违法犯罪预防提供科学决策服务,最大限度减少不安全、不稳定、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平安和谐稳定。
二、目标任务
1、全面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进一步规范完善社区矫正工作机制,乡社区矫正对象的衔接管控率达到100%,帮扶率达到95%以上;最大限度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确保矫正期内服刑人员的重新违法犯罪率低于全县平均水平;工作环境更为优化。
2、刑释解教人员衔接管控机制进一步健全。一般帮教对象的衔接率达到90%以上,安置率达到90%以上,重点帮教对象衔接率达到100%,安置率达到95%以上。
3、未成年人教育、救助和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青少年群体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青少年就学、职业培训、违法犯罪预防、失足青少年教育挽救工作有序进行。
4、高危人群管理服务机制日益完善。精神病人、违法犯罪的艾滋患者、吸毒人员的治疗和教育改造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社会危害性显著降低;“法轮功”人员教育转化率、巩固率明显提高;有现实危害性和暴力恐怖倾向的高危人群的管控机制进一步常态化。
三、工作措施
(一)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
1、加强刑释解教人员衔接工作机制建设。强化看守所、司法所与家庭、单位、村之间的对接联系,完善对刑释解教重点人员的无缝对接机制。
2、加强对重点人员的衔接管控。在建立辖区刑释解教人员信息库基础上,强化对重点人员管控,建立刑释解教重点人员数据库,健全完善帮扶措施,减少脱管失控现象,最大限度地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
3、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安置。(1)社保所牵头,农技、农经、财政等部门配合,建立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劳动技能培训绿色通道,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就业税收策、普惠政策和社会保险政策。将刑释解教人员纳入失业登记范围,降低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困难认定标准;免费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就业援助等服务;每年拿出不少于5%的公益性岗位用于安置刑释解教人员。制定并采取具体措施,强化刑释解教人员就业技能培训,提升其创业、就业技能。(2)民政办牵头,制定具体实施办法,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或采取临时救助措施,加强对生活困难和丧失劳动能力的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3)司法所牵头,认真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安置,解决刑释解教人员在就业、生活、家庭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促使其顺利融入社会。
4、加强安置帮教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专职安置帮教工作队伍,提高安置帮教工作专业化水平。鼓励各地采取多种形式建立安置帮教志愿者队伍,丰富和发展安置帮教工作模式,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安置帮教工作
2011年乡镇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本文2011-09-10 17:17:53发表“策划方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95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