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地球物理测井研究室天然气测井评价项目组:叱咤气田的测井人

栏目:事迹材料发布:2011-09-05浏览:2142下载218次收藏

地球物理测井研究室天然气测井评价项目组:叱咤气田的测井人  

   

有人说,测井是地质家的眼睛。只有明亮的眼睛,才能透过地表发现深藏在地下的奥秘。地球物理测井研究室的天然气测井评价项目组,他们连续4年承担了探评井、开发井单井解释评价任务,顺利完成了两个1000亿方天然气探明储量、1500亿方天然气控制、预测储量参数研究任务,可谓寻觅天然气藏的明亮眼睛。  

攻克酸性火山岩测井解释技术难关  

2004年,为适应油田公司“以气补油”,加快天然气发展的需要,地球物理测井研究室加强了天然气测井研究工作。“酸性火山岩测井解释理论、方法与应用”是大庆油田和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共同承担的科研攻关项目,项目组承担了其中酸性火山岩储量参数测井解释研究工作,要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提供一套科学的测井评价方法。  

刘总有着20多年测井解释经验,他从不迷信权威,工作起来实事求是。经过检索,国际上进行酸性火山岩的研究资料极少,一切要从零开始。松辽盆地的火山岩类型最齐全,从地质学的角度,省地矿局、中国地质大学等权威机构将火山岩分为三十多种,如果落实在具体的测井工作中,难度非常大。就在项目举步维艰的时刻,项目组的指南针―刘传平一锤定音,在满足储量提交、开发方案设计等工作的前提下,将火山岩重新归类为十余种,这样测井工作的实用性强,项目从此之后打开了局面。  

交会图技术是测井解释工作中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方法,很多人都会说简单,可刘总却总是能用这些简单的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在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上挑出毛病。大家都说他有一双 “火眼金睛”。作交会图关键在于选点,点选不好,误差分析就难,甚至有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后续工作就很难开展。刚开始,组里的同志们有的按采样点来作图,有的按层来作图,结果同样的资料制定出的标准就不同。刘总知道后,要求统一按层选点作交会图,并耐心的给大家解释原因:按采样点作图不具代表性,火山岩储层非均质性严重,误差就会放大。正是在刘总从小处着手、抓住关键的严格要求,使项目组成员养成了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岩性识别是开展火山岩储层研究的基础和关键。面对前人提出的“常规测井可以识别二十多种火山岩岩性”的研究结果,项目组长李洪娟没有盲从。她从研究火山岩测井响应机理入手,分析各测井参数对岩性的敏感程度,通过研究后认为,仅用常规测井曲线只能识别5大类岩性,再结合成像测井资料可以识别8~10种火山岩岩性。她提出“岩心刻度测井,常规测井识别岩石成分、成像测井识别岩石结构,二者综合判别岩性”的方法,这一岩性识别技术路线为火山岩储层精细评价奠定了基础。  

年轻同志郑建东负责火山岩流体识别和饱和度研究工作,此时,国内外火山岩储层测井评价都还没有成型的方法,他根据录井、测井、实验分析、试气等资料,针对传统中子-密度曲线交会法判别气层不适用于火山岩储层的情况,提出应用“三孔隙度法”开展酸性火山岩储层流体性质识别,突出了气层的特征,并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地球物理测井研究室天然气测井评价项目组:叱咤气田的测井人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