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读一本好书征文:国学大师钱穆谈人生

栏目:征文作品发布:2011-08-25浏览:2047下载251次收藏

 

国学大师钱穆谈人生  

——读钱穆《人生十论》  

赵仙泉  

    “一切由物来决定心的那一种唯物史观,以及其仅懂得生产与财富价值的人生理论与历史观,实在是太偏狭,太卑陋浅薄得可怜了。”  

    “人生的失败,常在得意时。”  

    “第一该懂得谦虚,第二该懂得忧患,第三该懂得谨慎”。  

        ——钱穆  

   

    人生,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永远也没有结论的研究课题。不仅平常人可以对此大发感慨,而且大学者们似乎也特别偏爱谈人生。我曾经为钱钟书先生《写在人生边上》那深刻的幽默而倾倒,心灵因此而得到莫大的精神享受。而当我读到另一国学大师钱穆的《人生十论》时,我又体验了温故而知新、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思想之旅。  

    这本书所收入的篇章是钱穆先生讨论人生问题的随笔和讲演词,分别作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全书共分三辑,即“人生十论”、“人生三步骤”、“中国人生哲学”。作者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结合现实生活,把自己的人生感悟以严谨的逻辑进行通俗的表达,而不是流云似的“小语”或“断想”。与钱钟书式的揶揄与嘲讽不同,钱穆先生的风格是和风细雨、娓娓而谈。  

    该书第一辑《人生十论》包括“人生三路向”、“适与神”、“人生目的和自由”、“物与心”、“如何探究人生真理”、“如何完成一个我”、“如何解脱人生之苦痛”、“如何安放我们的心”、“如何获得我们的自由”、“道与命”。让我们先看看作者在这“十论”中有哪些主要观点吧。  

    “人生三路向”,即人生追求的三种方向,向外追求物质与权力、向内追求灵魂的安宁、向现实追求当下的幸福。如何将这三种人生观融合起来,则是我们现代人应该努力的方向。否则,一味追求物欲和享乐就形成“现社会的放纵与贪污”,形成一种“人欲横流的世纪末的可悲的现象”。  

    “适与神”的“适”意指人类为适应和改造大自然而对自然物质所施加的种种工业技术,与此相适应的人生价值观就是注重现实利益;而“神”就是宗教精神。大的人生观以大的宇宙观为前提,宇宙与人生密不可分。真、善、美、适、神,既是宇宙的五大范畴,又是人生向往的五大目标。  

    “人生目的和自由”这篇文章有一个闪光的论点,就是“有目的有意义的人生,我们将之称为人文的人生,或文化的人生,以示别于自然的人生,即只以求生为唯一目的之人生。”宗教、哲学、艺术、文学、科学极大地影响着文化人生的目的以及对目的进行选择的自由。  

    “物与心”的要点是,生命的价值高于物质,心物交融、生命与物质交融就形成了人类的文化。“而一切由物来决定心的那一种唯物史观,以及其仅懂得生产与财富价值的人生理论与历史观,实在是太偏狭,太卑陋浅薄得可怜了。”  

    “如何探究人生真理”为读者指点迷津,认为“人类求真理,必当还就人类本身之有限可知中求之,而同时又必知人类本身所知之永远是有限。而此有限之外,永远有一无限不可知者包络之。”理想的境界是天人合一,有限的小我与无限的宇宙融为一体。因此人生一切真理,就是首先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读一本好书征文:国学大师钱穆谈人生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