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才和智力促进西部大开发
以人才和智力促进西部大开发
——内蒙古开展“博士服务团”工作的实践与认识
(2005年7月)
中组部、团中央从1999年开始,在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下从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委和单位以及北京、天津、上海等地选派“博士服务团”到西部地区服务锻炼,至今已经选派了五批共计495名博士参加到这一行列中来。
胡锦涛总书记充分肯定了“博士服务团”工作。他指出,“博士服务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西部千名学科带头人工程”、“院士专家西部行”、东西部干部交流和对口支援等活动,既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了宝贵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又使许多青年人才在艰苦环境中得到了锻炼。
中组部副部长李建华在总结全国第四批“博士服务团”工作成效时所说,“博士服务团”有四大优势:发挥思想观念新的优势,为接收地区和单位带来了一些新的思想理念;发挥熟悉宏观经济和政策的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献计献策;发挥专业特长的优势,促进了接收地区和单位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政府有关管理工作;发挥信息灵敏的优势,为拓展接收地区人才、技术交流和经济往来充当桥梁纽带。
“博士服务团” 作为国家以人才智力支持西部地区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正在逐步成为服务社会、服务大局的精品项目。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以及党委组织部、自治区团委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把接纳“博士服务团”作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契机,积极为每位成员搭建发挥作用和施展才华的舞台。事实证明,内蒙古开展“博士服务团”工作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 内蒙古开展“博士服务团”工作的实际成效
(一)自治区党委和各挂职单位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内蒙古自治区从2001年开始接收“博士服务团”,迄今已接收了四批共计44名成员。自治区党委把这项工作当作是“人才强区”的重大举措来抓,主要领导亲自过问、自治区组织部和团委以及各挂职单位具体落实,使“博士服务团”工作有序展开。
首先,认真部署,积极为“博士服务团”成员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筑巢引凤,尽可能让博士们工作、生活便利,这是自治区党委的要求。各挂职单位普遍为“博士服务团”成员安排了专门的办公室,配备了必要的办公设备和工作用车,并让他们享受本地区、本单位同职级或高一职级干部的生活待遇。
同时,大胆重用,把“博士服务团”成员全部安排到重要工作岗位,为每位博士发挥作用提供舞台。
为了合理安排好“博士服务团”成员的挂职单位和职务,最大限度地发挥博士们的作用,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亲自研究中组部提出的选派计划,并提交书记办公会和常委会审定,最后根据他们的专业特长,将他们全部安排到盟市、区直单位和高校挂任副职或助理职务,并在实际工作中使他们有职、有责、有权,有的还可以进行调整。比如2003年、2004年延期服务的李斌同志在挂任乌海市副市长期间及时为他调整了分工,由最初让他负责化学工业发展和企业技术改造工作,改为让他负责科技局、地震局、对外招商办的工作;2002年赴内蒙古的第二批“博士服务团”成员、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刘运国,第一年挂任内蒙古财经学院院长助理,由于工作需要,他在延期服务的第二年挂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2004年第四批赴内蒙古的王振营在挂任自治区金融办主任助理半年后,又同时挂任鄂尔多斯市市长助理。
(二)“博士服务团”成员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
1、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
“博士服务团成员普遍结合分管工作广泛开展了调查研究,并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了很多合理化建议和意见。据不完全统计,前三批“博士服务团”成员共撰写调研报告和文章146篇,提出各种建议和意见653条,被采纳374条。
2、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工作优势和专业特长。
工作中,大家热情高,敬业精神强,凭着扎实的专业知识,不辞辛劳,积极努力,推进了分管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作为高层次青年人才,“博士服务团”成员不但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而且在分管领域是行家里手,体现出科学的态度和专业的精神。
3、加强对外联系,促成多项合作。
大家充分利用原所在单位的支持和自身优势,主动协调,拓展了挂职地区和单位对外交往的空间,为挂职地区和单位引进了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前三批“博士服务团”促成合作协议85项,引进项目63个,项目总投资116.129亿元,引进人才、智力378人次。
4、积极开展培训工作,传授了新知识、新信息、新理念。
“博士服务团”成员基本上都举办过讲座和报告,传授了现代管理、现代科技、市场经济和金融财政等方面的知识和信息,使干部群众拓宽了视野、转变了观念。前三批“博士服务团”举行报告、讲座228场次。
由于第四批“博士服务团”还没有进入工作总结阶段,因此上述统计数据只包含前三批人员的总体情况。
(三)“博士服务团”在服务的过程中自身得到了锻炼
1、提高了思想政治素质。
“博士服务团”成员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增强了与基层干部群众的感情,对国情和社会更加了解,提高了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
2、检验和丰富了专业知识。
挂职锻炼为博士们提供了向实践学习的良好机会,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过程使大家在头脑中写就了“第二篇博士论文”,综合素质得以显著提高。
3、锻炼和提高了组织管理能力。
“博士服务团”成员无论担任什么职务,都要站在领导的角度思考问题,把握大局,着眼长远发展来解决问题。通过分工负责,大家学到了很多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增强了全局观念和民主意识,提高了组织管理能力。
二、关于开展“博士服务团”工作的几点理性认识
(一)将发挥博士服务团成员个人的专业优势与整合原派出单位的资源优势相结合,追求人才配置与社会资源配置相结合以及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最佳效应。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西部人被推到了改革开放的前沿;全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推进,给西部人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如何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全方位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观念和方法的不断创新,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是西部人面临的一个富有时代性的新课题。面对这一挑战,西部只有顺应发展的大趋势,以人才开发为先导,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作为发展的第一要素,通过知识、信息、技术、人才、管理、环境等这些决定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性生产要素,对西部的自然资源进行科学的、合理的、综合的、集约的整合、重组、优化配置,才能在高起点上实现社会经济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目标。
人才配置与发展战略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人才
以人才和智力促进西部大开发
本文2011-08-25 16:14:15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95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