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的风范
大师的风范
——记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委会主 任张树贤 先生
张树贤 先生,是我敬仰的前辈。先生的风范、气度、学养、睿智,不愧为剪纸界真正的领军人物;创新的理念和丰富的实践,不愧为剪纸界的中流砥柱;必将引导和影响整个剪纸界的丰富和发展。先生的艺术实践和探索精神,是我们民间剪纸艺术之福,也是中国民间艺术之福,还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福,更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发展、壮大、丰富的大福。
先生目光如炬,恢弘无比。先生与剪纸结缘始于1974年,到日本办艺术品展览,发现日本人对中国剪纸特别感兴趣,认为“中国最有个性的艺术品是剪纸和农民画。”先生想不到,在国内不受重视的剪纸,这么受日本人重视。日本之行对先生的触动很大,回国后,即联系了一大批剪纸用于出口。当时一套《水浒传》人物剪纸就被日本人以10万元人民币订购了,这在70年代的中国震动非常大,温州的第一个万元户也由此而生。同时,国际书店也为此专门成立了艺术品出口部,剪纸从此成为了正规的出口品种,且出口额越做越大。1984年,中国剪纸学会成立,担任秘书长的先生,在北京成功举办了一次剪纸博览会,受到多方赞扬。2004年,先生在温州举办了全国剪纸博览会,受到全国剪纸爱好者的热烈响应。文化部决定成立,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先生被推选为主任。2006年,在杭州举办了首届国际剪纸艺术节,在艺术节上,第一次将剪纸艺术人生搬上越剧舞台,第一次组织规模宏大的剪纸民间艺术巡游,第一次由专家和剪纸艺术家创作成功巨幅剪纸长卷,赠送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7年,在武汉成功举办第二届全国剪纸艺术展。被纳入第八届中国艺术节的系列活动,这是被喻为“国风”的剪纸艺术,首次被列入国家级艺术节。先生在这次盛会上,将胡锦涛总书记2007年,在甘肃定西市青岚乡大坪村农民,冉菊英家亲手剪的一张,充满喜庆色彩的《回娘家》剪纸展出,引起了全国的热烈反响,为中国剪纸艺术的大发展、大繁荣带来了“春天”。先生和靳之林大师共同起草了,中国剪纸申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材料,被列入中国向联合国申报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5个项目之一。先生主动两次去德国交流,促使德国人专门成立了中国剪纸博物馆,这是第一个,在国外建成的中国剪纸博物馆。2008年9月,先生在北京成功举办的第三届国际剪纸艺术博览会; 2009年至2010年连续两年,在山西右玉成功举办全国性剪纸艺术大展。通过这些艺术大展活动的丰富实践,培养和挖掘了一大批剪纸艺术人才,为中国的民间剪纸艺术的健康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先生诚挚地说:“剪纸这种民间艺术过去,不受社会重视,又没有钱,它的保护和发展,如果我们不去做就没人做了,我只有尽自己的力量为它多做一些事。”
先生艺术精湛,成就斐然。先生1943年5月出生于浙江永嘉,现代剪纸艺术家、理论家、画家、设计家。曾为邓小平、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设计贺年卡赠送各国元首,为中 国 博士后设计证书、会标。2000年代表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将中国民间剪纸,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02年,参加由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举办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抢救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发表论文。2007年,获得文化部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颁发的“弘扬中华文化奖”。先生的作品《天、地、人》。既有现代构成形式美,又符合剪纸表现形式,被北京地铁采用作为大型壁画。此大作的主题:就是反映农耕文化的核心理念“天、地、人”,体现天人合一传统文化的精髓。它的深刻内涵,就是反映现代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共生共荣,相互依赖,不可偏差盲目的发展,这对工业化发展的中国社会,迈向现代文明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警示作用。先生此大作,充分体现了传统剪纸融合在现代装饰艺术之中,显示了公共环境古老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是中华文化、民族特色、地域风情与现代城市环境艺术装饰的完美结合,是中国社会脱离农耕文明,走向工业化,迈向现代文明,剪纸焕发生机,张扬生命力的颠峰之作。代表剪纸艺术,走向现代,融入城市,与立体的地铁、机场、宾馆、广场、会展中心等等的环境艺术结合发展的方向,是剪纸艺术符合民族化、现代化、多元化和国际化的经典探索之大作,给剪纸艺术创新,拓宽了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元素,使剪纸艺术,更适合现代人生活的特点和审美情趣;使剪纸的艺术之路,走的更深远,影响更广泛。此大作,不但得到美国版画 家瑞德 先生的赞赏,还得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专家的一致高度评价,而且受到北京市委、铁道部领导的赞同。其施工材料采用钢化玻璃,比金属造价成本低,工艺也比较简单,符合中国城市化发展建筑材料的实际,实现了剪纸艺术、城市现代装饰艺术和材料造价成本低完美结合,是目前中国剪纸界、乃至世界剪纸界,反映古老艺术与现代艺术装饰完美结合的极品,辉煌无比;视觉冲击力强悍,是开放的北京,对外传播中华文明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是向世界所有热爱中华文明的友好人士,贡献的文化精品,是剪纸传承创新的典范,代表着剪纸艺术创新的最新成就。先生在剪纸艺术上,不仅注重民间传统剪纸,更重视在民间传统剪纸的基础上,跟随时代节拍,不断创新,使作品拥有时代特征,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特点的新剪纸。创作的《树》,精细的线条勾勒出的是一棵枝繁叶茂的树,呈现出生命的华美与丰满,被评为2004年中国剪纸艺术博览会特别奖。后来,先生出访德国时带去这幅作品,受到德国人的热烈欢迎,这幅作品复制了多份都被抢购一空。先生不仅勇于实践,而且非常注重理论研究,除著有《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中、英、德文版)、《中国民间剪纸大师系列作品集》等外。即使在中国剪纸组织发展的动荡期,别人恶意攻击先生时,他依然以无畏的勇气,潜心剪纸艺术方面的理论研究,撰写了一系列理论文稿,其中:《剪纸路在何方》,深刻地论述了民间剪纸艺术发展,必须走市场化之路,用市场的运行机制,来推
大师的风范
本文2011-08-24 12:04:46发表“事迹材料”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94989.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