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1年是新一轮村”两委”换届选举年,搞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意义重大。认真总结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好做法,摸清新形势下换届选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今后搞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宗族派性尤为明显。“亲戚亲三代,宗族亲世代”。由于历史的原因,宗族派性在农村一些地方一时还难以消除,特别是在村级“两委”换届选举中显现尤为突出,表现在各自为政、互相攻击,张姓不能选李姓,张姓如有人选了李姓,那这个人就是张姓的叛逆,会遭到攻击、排斥、辱骂,甚至会在短期内找出种种理由进行报复,灭灭“威风”或杀鸡给猴看,确保“自家人的胳膊不向外拐”,这样造成选票分散,难以达到过半数,致使选举不成功,使真正有能力、素质高的村民难以入选“两委”班子;甚至有的还公开扬言,不选“大族之家”的人就是不行,利用家庭势力进行干扰,左右换届选举活动,使“一家之长”成为“一村之长”。
二是部分农村历史遗留问题为换届选举埋下了隐患。有的村债务复杂、财务管理混乱,有的村土地承包、宅基地划分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群众对村“两委”出现信任危机,为极少数人借换届之机闹事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是个别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不能正确对待换届选举。竞选村支书、村主任应该以工作能力、带头致富能力、自身威信等获得党员群众的信任,但个别村干部却通过请客吃饭,送钱送礼、拒绝接转党员的组织关系等不正当手段进行拉拢活动,严重影响了换届工作的正常进行,也使选出来的人不能很好的代表群众利益,造成村内各类矛盾的升级。如益阳市迎风桥镇左家仑村现任党支部书记彭伟清在今年村两委换届选举期间参与拉票贿选活动,事发后,根据群众举报,经查实,迎风桥镇党委决定取消彭伟清候选人资格,并给予留党察看一年处分,其党支部书记职务自然撤销。
四是外出人口多,“老”“小”不管事。近些年来,农村许多有知识、有能力的青壮年都外出务工,有的甚至举家外出多年,去向不明,剩下的只是一个户口,在家的不是“老”便是“小”,换届选举似乎与己无关,选谁我都没意见,有的直至选举结束不参加一个会,凡事都得选委会成员上门办理,这种现象造成选举质量不高,进村“两委”班子的大都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很难适应现时要求。因为外出人口多,要达到登记选民80%的有效数,难度更大。我区农业人口 人,初步统计具有资格登记的选民 万多人,外出务工人员有 多人,占了选民总数的 以上,如何联系、谁来联系、联系经费等问题值得思考。
五是“官本位”思想。部分村民富起来后,迫切希望参与政事,以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和政治身份,在村务中拥有发言权和决策权。于是利用自己手中的经济优势竞选村民委员会主任,成功者不少,也就出现了“富人治村”的现象,在全区也不鲜见。虽然有的在任期间给村民办了不少好事实事,但有的一方面目的是为以后当公务员打基础作准备,另一方面则是利用自身的优势,在农村经济发展项目上巧取毫夺国家项目及资金,为我所用、唯利是图。
六是现任村支书、村主任相互攻击争权夺利。有的村选举不成功或主职干部职数欠缺,主要原因是现任主职干部被选入候选人之后,相互煽动,拉帮结派,讨好卖乖,搬弄是非,自制一些错综复杂的矛盾在选民中曝光,给选民造成误解和错觉。结果有可能实行补选,更有可能两败俱伤,选举失败。有的明知自己年龄较大、水平较低、工作能力不强、又不主动让位,但预测本次换届选举很可能落选,便对选举工作不支持、不配合、不积极,发现操作程序上有疏漏,不报告不纠正,待自己落选后便当众宣布选举某些程序不合法,选举结果无效。
七是对候选人“找岔”,借机诬陷。一些想当村干部的村民或者上届落选的人员以及与村干部个人之间有矛盾的人员,为了在本届中获胜或把现任村干部“撵下台”,便利用村干部述职、测评、公布财务收支情况时“找岔”质问、泄私愤,或起哄闹事,给竞选人员设置种种障碍,造成不良影响,蒙蔽
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本文2011-08-17 17:58:41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94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