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创环卫特色 促环境建设

栏目:城建环卫发布:2011-07-20浏览:2952下载138次收藏

创环卫特色 促环境建设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以胡锦涛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努力把握发展的宏观规律,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明确提出了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这个“要求”强调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反映了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必然趋势。当前,各行各业、各地区、各部门都在结合实际,采取措施,求真务实,全面地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环卫部门,如何正确理解、把握和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深入推进环卫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而创环卫特色,促环境建设更是我们环卫人执着追求。经过一个阶段的深入学习调研,我针对环卫工作实际深入一线结合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查找分析环卫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两个突出问题,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以总结和归纳,力求把握环卫事业科学发展的方向,找准科学发展正确途径,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及形成原因分析  

    (一)公厕数量不够,档次偏低。  

随着县城“扩容提质”步伐的加快,城区环境得到了提升,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县城公共厕所的修建由于近十余年来一直未安排专项经费,公共厕所建设及维修工作确实跟不上,从而给造成诸多不便。城区现有公厕6座,其中包括东门阁步行街、武装部改河街附近、原废旧回收公司附近的公共厕所,真正在城区使用且属于环卫处负责保洁管理的是2座。按国家有关标准,每平方公里需建设3座公厕,以此计算,城区共需建设公厕12座。由此可见,公厕在数量上缺口很大。虽然这几年我们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财力对老旧公厕进行了改建,并拟在今明两年完成西区农贸市场、将军广场、帐子塘附近等商业密集区修建1-2座标准化公共厕所,但现在还未能正式建工,但即使是以这个速度,公厕的建设管理还是远达不到国家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有:  

     1、投资渠道单一,投资力度不够,财政每年拨付用于公厕建设的资金极其有限,环卫只能有多少钱办多少事。  

     2、土地资源紧张,可供建设的用地不多,随着城市的发展,人流量大,店铺林立的繁华商业区寸土寸金,公厕建设见缝插针也难觅立足之地。  

     3、管理模式需要新的突破。以前我们尝试了公开招投标承包和合做建设管理的模式,但这几种模式都有其局限性,招投标承包管理只适用于繁华地段的公厕,偏僻一点的地段招投标承包就无人问津,推广难度大。另外,招标承包管理的公厕卫生质量不高,商家重视的是做生意。合作建设缺乏相应的政策导向和社会环境,政府的政策扶持不够,社会公众对公厕建设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也不够,寻找合作伙伴难。因此,亟需在建设管理模式上有所突破,否则,发展的步伐很难加大,突破公厕建设的困境无从谈起。  

    (二)环卫执法监察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环卫工作“三分干,七分管”,只管不干或是只干不管都失之偏颇,从理论上讲就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实践上看,我们当前环卫管理工作比较注重于实干,而在城市管理方面没有过硬的东西,一头重一头轻。主要体现在:  

     1、没有建立起一支能打硬仗的执法监察队伍。当前,环卫局实际从事执法监察的工作人员只有10名,而且有的还是兼职。相对于日益扩大的城区,力量显的太单薄,连日常的监管巡查都办不到,更不用说其他的方面。  

     2、管理意识淡薄。城市管理以管为主,这是共识,过分注重于“干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创环卫特色 促环境建设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