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检察院关于创新社会管理的调研报告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1-07-19浏览:2982下载173次收藏

       和改进社会管理、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问题和实现途径是检察机关履行职能的责任和使命。我院根据市院要求,专门成立了调研小组,就创新社会管理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创新社会管理取得的成功经验

我院积极创新社会管理,切实履行检察职能,推动了检察工作的科学健康发展。

一是设立检察联络室。在农村、社区和油田企业设立5个检察联络室,每个检察联络室划定联络范围,实现联络室工作的全覆盖。并对联络室工作进行专项考核,确保工作高效、服务最优。通过考核,已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工作人员通报表扬2次14人,对服务质量差、服务水平低的工作人员通报批评1次1人,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率先在油田企业设立检察联络室,为油田企业发展服务,这一经验分别被检察日报、正义网、黑龙江经济报、大庆晚报刊载。联络室在辖区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进行法制宣传,收集职务犯罪案件线索,使检察工作重心下沉,更好地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服务社会。自2010年4月份成立以来,共受理群众法律咨询18次,解决群众纠纷5起,开展举报宣传工作5次,发放宣传单1000余份,开展职务犯罪预防专题讲座2次,参与当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4次,参与对特殊人群的帮教管理4次。

二是搞好社区矫正工作。结合县域社区矫正工作实际,采取多项有效措施,扎实做好社区矫正工作,为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首先,成立了以检察长为组长、分管检察长为副组长、监所科全体干警、公诉科和侦查监督科抽调4名干警为成员的社区矫正监督领导小组,充实了人员,整合了力量,形成了部门联动的工作合力。其次,制定了《xx县人民检察院社区矫正监督工作实施细则》和《xx县人民检察院社区矫正领导小组工作规范》,细化了工作流程,规范了社区矫正检察工作。建立健全了岗位责任制,明确了责任追究办法,提高了社区矫正监督工作水平。第三,建立完善了五项机制。建立了监外执行人犯执行档案制度。对监外执行人员逐人进行登记,建立了社区矫正工作检察档案和台账;建立了专项检察机制。积极开展监外执行专项检察,通过2次检察,共发现监督档案里20份没有谈话记录、4份没有起诉书、5份没有判决书、1份案卷装订不规范,都立即提出检察建议,及时得到了补充和规范;建立了定期走访机制。定期到社区矫正罪犯所在地的公安机关了解已决人犯的情况3次,走访监外执行罪犯的亲属、邻居和所在社区的工作人员等2次,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对走访中发现的监外执行罪犯脱、漏管现象,都及时予以纠正;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积极与公安、法院、司法等部门沟通协调,建立了社区矫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实行每月例会制,及时通报相关社区矫正决定、实施情况,共同分析交付执行、监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措施,促进了跨系统、跨部门之间的互动,使社区矫正工作取得实效。

三是完善规范检察管理制度。根据检察工作实际,对各项管理制度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着简洁、实用、科学的原则全面修订制度,全院各部门按照要求,分“队伍建设机制、业务管理机制、检务保障机制”三大类进行修订,多就删、少就加、定就用,使各项制度更加简洁适用,具有更强的操作性、规范性、科学性。重新整理完善108个制度,并将制度装订成册,每个干警人手一份。目前我院所有工作都在制度规范之内,都有相应的流程、责任、目标及具体实施方法,推动了检察管理规范化,提升了管理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是创新办案安全机制。为实现安全规范办案,减少和杜绝安全隐患,充分体现检察机关对涉案人员的人文关怀和人权尊重,我们勇于创新,与县中医院建立了自侦案件安全办案联动机制。规定了在办理自侦案件时,医院先行体检,然后全程参与陪护,从源头上消除因犯罪嫌疑人身体状况导致的安全隐患,实现办案效率与办案安全的有机统一。自制定该制度以来,对办理的所有自侦案件,都实现了医护人员的全程参与,确保了办案无安全事故发生。

五是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我院积极参与对网络虚拟社会的建设管理,加强检察网络建设和检察宣传工作,建立了检察机关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确定了网络新闻发言人,明确了职责,成立了网络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设立3名网络评论员、3名网络引导员、2名网络通讯员,建立了纪律严明、工作规范的网络新闻发言人工作办事机构,及时、全面、有效地化解网络舆情危机,应对、引导和处置网络舆情危机,加大网络宣传力度,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二、创新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采取各种形式积极创新社会管理,但是由于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还处于探索阶段,不可避免地暴露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检察机关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的认识还不到位,特别是基层检察院,认为创新社会管理是上级检察机关的事,基层检察院只要按照上级检察院的要求开展好工作就可以了,所以造成工作不能开动脑筋,因循守旧,没有创新精神,工作只求稳,不求精,不能沉下心来研究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人员数量与工作任务的配置比例不够协调。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必须要对检察机关的职能适当延伸,但目前基层检察院的人员数量是按照过去的工作任务配置的,每年的办案数量、工作量都在增长,人员却没有增加。以我院公诉科为例,配置5人,每年受理200多起案件,平均每人每三个工作日办理一起案件,工作强度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受人员因素的制约,许多工作很难完全开展,工作机制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因此要保证工作质量,必须细化工作内容,适当增加人员数量,使各项工作任务得到落实,真正实现检察机关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目的。


    二是部分检察机关为了片面追求社会效果,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职能的延伸脱离根本,致使检察职能弱化。通过工作实践,我们不难发现,人民群众迫切需要检察机关做的事情,不是招了几个外商项目、解决多少群众的低保问题、为企业联系有关政府部门提供所需,而是检察机关能不能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检察院关于创新社会管理的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