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药品监督执法应注重语言和谐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1-07-18浏览:2977下载179次收藏
 

药品监督执法应注重语言和谐  

   

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建设“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综观这六大特征,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使得一切妨碍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逐步更新,一切束缚人的全面发展的做法和陋习都要逐渐改变,一切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逐渐革除。行政执法作为行政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最直接相关的、最大量的、经常性的管理活动,是依法行政的关键环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作为主管食品药品安全的行政执法部门,在行政执法工作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取得了明显效果,但全系统整体执法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就其原因,除了受药品监督法制体系不完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执法经验欠丰富、执法程序不规范等客观因素制约以外,执法人员不讲究语言技巧、不注重语言和谐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因此,药品监督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能否正确掌握和灵活使用执法语言,求得语言上的平等、和谐,对取得更好的执法效果、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执法语言不和谐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切的执法活动都要通过具体的语言来表达,付诸于实践。当前基层执法人员的语言不文明、不和谐,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执法语言粗野。在执法活动中,个别执法人员为了显示执法者的尊严,执法时不是满口“官腔”,就是放高音喇叭,吆五喝六,咄咄逼人,唯我独尊,不可一世,总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行政相对人,有时遇到一些“蛮不讲理”的人稍有不配合,执法人员的心理马上就失去平衡,便大发雷霆,挥拳吼叫,出言不逊,恶语伤人,以势压人,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风细雨地耐心做工作,这样,不仅引起对方的反感和不满,破坏了沟通交流的气氛,而且使自己头脑发胀,思维混乱,语无伦次,举止失态,影响执法效果,甚至导致执法失败。  

2、执法文书用语不规范。执法文书的语言要求很高,其根本的特色是准确、精练、朴实、庄重。但在制作药品监督执法文书时,部分人员并没有做到准确、完整、精练,有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甚至出现了用语摸棱两可、词义混淆不清、夸张形容、随意使用方言等语言。如有的执法人员在执法文书中用“劣药”一词笼统地代替《药品管理法》中规定的“超过有效期、更改有效期、未标明有效期”等具体违法情节,但“劣药”只是我们一种习惯性、口语化的说法,不符合法律规范用语。如还有的执法人员在制作法律文书中出现将“适用”混同为“使用”、用“违反”代替“违犯”、、把“交纳”等同为“缴纳”等用语错误。  

3、体态语言粗暴。部分执法人员在下乡稽查时,不注意个人的仪表问题,穿着凌乱,佩戴墨镜,嘴叼香烟,口嚼香糖,脚穿拖鞋等,形象极差;还有个别执法人员性格暴躁,趾高气扬,一遇到“抵触”或“阻力”就沉不住气,火冒三丈,大张挞伐,与行政相对人针锋相对,唇枪舌战,“比武过招”,在道理没讲明白透彻,违法事由没告知清楚,相对人思想没做通之前,便利用手中的权力贸然采取先行登记保存、查封扣押证物、强制性没收物品等手段来维护自己的“颜面”,甚至有的违反法律程序,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当事人的值钱东西带走再说,这种“过头”的不良行为,严重损害了药监部门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二、执法语言不和谐的原因分析  

1、思想观念滞后。在日常执法过程中,部分执法人员的观念依然停留在传统的片面强调命令与服从的行政管理理念上,过分追求强制性和单一性,时常摆出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架子,讲话中总是一股“火药味”、冒“黑烟”,这种根深蒂固的“官本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药品监督执法应注重语言和谐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