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钢材大市场党委书记先进事迹

栏目:事迹材料发布:2011-07-13浏览:2037下载155次收藏

 信念铸就“钢铁堡垒”  

——记山东泰山钢材大市场党委书记于维利  

   

巍巍泰山,雄峙天东,五岳独尊。  

在泰山脚下,以于维利为首的山东泰山钢材大市场党委一班人,团结带领123名党员和335户钢材经营业户,以泰山般的稳重、刚强,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抱团迎战钢材市场的涛起云涌,铸就了泰山般的“钢铁堡垒”,创造了一户不垮和不减员、不减薪、不减税的“四不”奇迹。泰山钢材大市场由此异军突起,成为江北最大的钢材集散地。  

一次风云突变蕴藏着怎样曲折动人的故事?是什么力量让钢材大市场临危不惧、逆势而起?  

   

铸就“堡垒”   凝聚散户闯市场  

走进地处104国道西侧、岱岳区大汶口石膏工业园北部的山东泰山钢材大市场,车辆川流不息,门吊鳞次栉比,一片红红火火的繁荣景象。  

市场业户普遍反映,钢材大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名不见经传到成为全国重要的钢材集散地,都多亏了他们的掌舵人---于维利。  

于维利出生在一个贫困山区,农中毕业后,怀着保家卫国的情怀,远赴兰州九泉成为一名特种兵,由于表现出色,很快在部队入党提干,在为期11年的军旅生涯里,他不仅练就了敏锐的头脑、强烈的责任心,更磨练出了泰山压顶不弯腰般的坚强意志。1980年,他以正团职转业至泰安市物资局,成为一名地方机关干部。2000年,时任市物资局副局长的于维利积极响应振兴地方经济、鼓励干事创业的号召,果断放弃公职带头创业,并凭借诚信守法经营,在泰安钢材行业中崭露头角。  

为解决泰城钢材经营业户分散、交通不便、规模较小的问题,于维利带领一批钢材经营大户率先落户大汶口石膏工业园,将泰安钢材经营业户聚集起来共同发展,于2003年8月山东泰山钢材大市场应运而生。后几经扩建,市场经营业户、从业人员不断增加,并吸引首钢、宝钢、鞍钢、济钢等37家知名钢铁企业在此设立了代理中心。  

市场越建越大,业户越聚越多,经营业户之间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管理难、经营难的问题日趋凸显。  

如何促进市场持续繁荣发展,如何凝聚业户力量把钢材市场做大做强?于维利作为一名有着40年党龄的老党员组织市场党员业户展开了大讨论,并提出了“市场要发展,必须抓规范;市场要规范,必须抓党建”的思路,得到了广大党员业户的支持。2005年5月,泰山钢材大市场成立党总支,于维利当选党总支书记,从此,他承担起带领钢材大市场经营业户抱团闯市场的重任。  

于维利带领班子成员研究制定了“服务为先、分类管理、促进和谐、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发挥党组织在规范市场管理、调解商户矛盾、协调企地关系、联保贷款等方面的战斗堡垒作用。同时,响应市委、区委实施“泰山先锋”工程的号召,积极引导党组织和党员争当兴业先锋,通过实行党员分类管理,健全落实党员业主“挂牌管理”、职工党员“目标管理”、流动党员“双重管理”等制度,让党员亮明身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市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显著增强,政治核心地位逐步确立起来。随着市场党员队伍发展壮大,于2007年5月成立山东泰山钢材大市场党委,于维利在党员的热切期盼中当选市场党委书记。  

市场党建的快速发展彻底改变了大市场“一盘散沙”的局面,促进了市场的和谐繁荣发展。短短5年时间,泰山钢材大市场经营面积由600亩扩展到5000亩,经营户增加到335户,从业人员达到14000人;税收由当初的500万元增加到6860万元;经营品种由几十个增加到1000多种;代理公司由原来的14个增加到37个,并在青岛、北京、新疆等地建立了47个办事处,形成了“买全国、卖全国”的钢材大市场经营格局。  

   

应对“海啸”   中流砥柱擎大旗  

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下半年起,金融危机犹如一场来势汹涌的海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而来,钢材市场也难以幸免。危机突袭,让泰山钢材大市场的335家经营业户措手不及,业户蒙受巨大损失,22家钢材经营户濒临倒闭,整个市场损失超过16亿元。  

屋漏偏逢连夜雨。金融危机带来了连锁反应。在最危机的时刻,某股份制银行找上门来,要求一星期内必须还清2亿元贷款。所有的钢材商都在经历着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凑齐这2亿元?  

“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取信于银行,所有信贷资金坚决不能拖欠。诚信就是金钱,就是力量。”于维利咬紧牙关,发动大家东拼西借,4天内还清了该银行的贷款。  

“当时市场上很明显的现象是‘三多’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钢材大市场党委书记先进事迹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