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
做好扶贫开发工作,促进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一、 贫困地区发展中的情况和问题
(一)面临的新形势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改善,然而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尚有10亿多人生活在农村。由于历史原因、地域差异、环境条件等诸多因素问题,城乡差距、中部地区和东西部地区差距,进一步加大。党中央制定“多予、少取、放活”等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投入了大量的扶持资金,但一些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高寒冷凉山区由于生态环境恶劣、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滞后,抵御自然灾害的风险能力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仍然十分困难,部分地区甚至丧失了最起码的生存条件。党中央审时度势适时提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这一目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破解“三农”问题的一项重大举措。这将在中国农村兴起第三次重大变革,也给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带来了新的、更大的历史机遇。
(二)镇康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基本情况
镇康县是云南省的边境县之一,位于云南省西南边陲,临沧地区西部,地处南汀河和怒江下游南北两水之间。地理座标为经东98°40′19″~99°22′42″、23°37′14″~24°15′32″。县境北依怒江天堑与龙陵县分界,南与耿马县毗邻;东与永德县连壤,西接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县。县域周长 318.7公里 ,国境线长 96.358公里 ,县域总面积2642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98%,坝区面积占2%,境内最高海拔 2978米 ,最低海拔 510米 ,县城南伞镇距省会昆明 891公里 ,距缅甸果敢县城老街 9公里 。全县下辖4乡3镇,71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70059人,其中农业人口155925人,全县有少数民族22个,少数民族人口5395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1.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1.3人。2006年末,实现生产总值8.6999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146万元,财政收入7008万元,粮食总产55729吨;人均有粮 482公斤 ,农民人均纯收入1260元,均远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镇康县是一个集“边、山、少、穷、新”五位一体的国家级边境贫困县,也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
2、县域内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及其现状
全县主要经济支柱产业有甘蔗、茶叶、橡胶、畜牧业等四大传统支柱产业,蔗糖产业的收入占农民收入的33%。
3、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是交通“瓶颈”的制约,县境内至今没有一条高等级公路,县乡公路虽已实现弹石路面化,但由于养护经费不足,多数路面埙毁比较严重,乡村公路路面等级较低,晴通雨阻,严重阻碍了镇康与外界的交往,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因素。二是农业基础设施滞后、生态环境脆弱、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低,可持续发展能力弱,农民增收难。县内耕地总面积361771亩,绝大多数是坡度大于25度的坡耕地,雨养农业,靠天吃饭,无法做到旱涝保收,确保农民增收。
(2)社会发展滞后。镇康县地处边疆,交通闭塞,社会开发较晚,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直接导致人民群众素质偏低,思想观念和生产生产生活方式落后,科技水平较低。一是低微的农业生产效率是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农业投入近年呈上升趋势,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而镇康县山多地少、山高坡陡,加之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偏低,使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生产难以实现,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相对较慢。高投入、低产出的对比关系是制约农业再投入的因素,从而形成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二是传统农业居主导的农业现状制约农村市场空间的拓展。传统农业比重过高、农村信息交流不畅、农业生产过于分散,致使贫困地区缺乏受市场欢迎的产品、农民对市场波动反映灵敏度不高、农村经济发展中市场拓展力度不强,甚至还有一小部分地方还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生产过于分散,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不高,规模经济效应难以体现,产品市场竞争能力较弱。
4、发展的后备优势
(1)立体气候优势。镇康县立体气候明显,具有宜发展甘蔗和橡胶产业的热区资源,也有适宜种植茶叶和泡核桃的温湿冷凉区域。目前,这些资源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利用,甘蔗、茶叶、天然药业等产业还有一定发展空间。(2)自然资源丰富。镇康县境内河流纵横,有大小河流43条,水资源比较丰富,矿产资源有一定储量,但由于开发较晚,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如果加强水库建设和河道修建,将极大地改善农业灌溉条件,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3)高新技术使用空间优势。由于镇康县目前还处于一个低水平农业贫困县的位置上,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引入高新水平农业生产技术对于促进镇康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潜力比较大,在加速农村农民脱贫方面有较大的促进作用。(4)区位优势明显。镇康县地处中缅边境一带,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搞活经济。同时,国家实施境外替代种植项目,有利于镇康县很还地利用缅甸掸邦第一特区的农业原料,特别是甘蔗和木薯等。
5、农村贫困人口情况
镇康县是全国重点边境贫困县,是全省73个贫困县之一,农村人口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总体上比较落后, 2006年,全县农村人口155952人,农村人均纯收入1260元,年人均纯收入600元以下的占10%,600元—800元的占25%,800—1000元的占35%,1000—1200元的占25%,1200元以上的占5%。二是发展极端不平衡,不足5%的坝区和交通沿线人口相对较为富裕,绝大部分山区半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都在贫困线以下,部分冷凉山区农民还处于赤贫状态,贫困和低收入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70%以上,大部分贫困和低收入人口分布于山区半山区,脱贫比较困难。
近五年来,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农村贫困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贫困人口和低低收入人口有所减少。2000年,全县未解决温饱和低收入人口为130080人,占当时农村总人口86.6%,2006年,全县未解决温饱问题和低收入人口为109200人,占农村总人口的70%,纵向对比,2006年农村贫困和
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
本文2011-07-02 14:58:00发表“规章制度”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92250.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