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家园合作,激发大班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栏目:总结讲话发布:2011-06-21浏览:2779下载129次收藏

指导对象:大二班全体家长  

指导地点:大二班教室  

指导时间:2010年1月22日上午  

状况分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确立的数学教育目标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然而部分家长对早期数学学习的认识及做法片面。只从自身喜好出发,很少考虑幼儿的兴趣,使其渐渐失去对,并造成孩子的心理压力过大。导致幼儿在生活实践中不能将数学知识很好的理解和应用。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开展幼儿生活化、游戏化数学活动的探索,以多元的、灵活的、贴近幼儿生活的数学活动方式,使幼儿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让幼儿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发现的乐趣,获得主动发展。所以我们打算开展一次家教指导活动,指导家长如何在生活中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预期的活动目标:  

通过讲座、教学活动指导家长如何利用家庭的资源,引导幼儿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并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活动的前期准备:  

我们班这学期的专题《大班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游戏化的实践研究》。经过一学期的实践,我们通过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内容、在游戏中积累数学经验、在活动区中延伸数学教育、在各领域中渗透数学教育、在生活和游戏中应用数学知识几个方面对我们的孩子进行数学教育。  

活动指导形式:讲座、教学活动  

活动开展过程的概要介绍与精彩部分的介绍:  

(一)、向家长介绍现阶段课题实施情况:大班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游戏化的实践  

(二)、讲座《怎样辅导孩子学数学 》,交给家长教育孩子学习数学的技巧。  

给孩子辅导数学,不像在学校,受场地及人数限制,可以灵活多变,不只是在家里坐在凳子上辅导,只要你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把看到的、听到的,能找到数学问题的就提出让他去想;不只是讲书本的知识,还要把实际问题或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提出来让他思考;不只是动笔计算,还要培养孩子动手实验操作的能力。   

1、在家里给孩子辅导数学,问题要灵活多样,能激起孩子的思考。   

好多家长给孩子辅导数学就是呆板的几道算题,这样孩子容易厌烦,会觉得数学没有兴趣。如3+7等于多少?7+3呢?8+2呢?这时你如果反过来编题:那两个数相加得10?这样的算式共有几个?如何判定你已经写完了?有规律吗?让孩子找到:0+10,1+9,2+8,3+7,……,10+0这一规律后,又提出那两个数的和等于11?这样的式子共有几个?然后提出两个数的和等于100,这样的算式能编出几道。这些问题可培养孩子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   

有时,你做家务忙,但孩子要求你出一道题给他做,你可以在纸上画一个几何图形,叫孩子说说这个像什么?比如画一个圆,让孩子去想象。有的孩子说像大饼;像圆圆的月亮;像妈妈漂亮外衣的纽扣等等。只要是圆的,不管说什么都对,说得越多越好。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及观察力。   

2、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编的题,能让孩子体会生活,丰富生活知识。   

养金鱼是小孩子挺喜欢的事。为让孩子做减法,可编制“金鱼缸中有5条金鱼,死了一条,还剩下几条?”有过养金鱼经验的孩子不一定就简单的回答4条,他要提出这条死了的金鱼捞出来了没有?这样他就有两个答案:4条或5条。多思考这样的问题可培养孩子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   

在餐桌上,如果有一桌丰盛的菜,叫孩子把菜分为两类。按什么方法分,由孩子自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家园合作,激发大班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点击下载
分享:
上一篇:工作总结下一篇:做实群众工作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