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广开门路辟财源,多措并举壮财政

栏目:经验信息发布:2011-05-16浏览:2532下载186次收藏

我市地处湖南省几何中心,是革命老区和省级扶贫开发县市,也是全省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农业大市。现辖20个乡镇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全市总面积1895平方公里,总人口113万。近年来,我市实施矢志发展、科学跨越战略,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承接产业转移为主线,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抓手,依托资源优势,调整经济结构,大力涵养财源,促进财政经济良性互动。全市财政总收入一年一个台阶,从2007年的5.11亿元递增至2009年的7.36亿元,财政总收入年均成亿元增长。税收收入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也逐年攀升,继2006年首次过半后,2009年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74.2%,收入结构日趋合理,质量明显改善。2008年被湖南省委授予“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由贫困大市一举跨入全省十强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行列。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优化结构与产业转型兼顾,巩固财源建设主体。目前,我市正处于农业财政向工业财政的转型过渡期。全市上下牢固树立工业财源第一位的观念,把主攻全市10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作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要工作,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工业大财源。长期以来,煤炭业一直是我市税收支柱产业,其税收额占工业税收60%以上。从2005年起,我市按照中央、省市关于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的要求,分三批整合关闭了114对煤矿,占全省关闭任务的11.7%,是全省关闭任务最重,难度最大、情况最复杂的县市。经测算,关井压产直接导致我市每年减少财政收入1.2亿元,间接损失难以估量。为弥补巨大的收入缺口,我们一方面狠抓现有煤矿的技改扩能和综合利用,积极探索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切实抓好煤焦油、粉煤灰、煤矸石等工业副产品、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大力支持瓦斯抽采发电,提升煤炭综合生产能力,推动煤炭产业向集约化、精细化发展,从内部挖掘上求财源;另一方面,围绕煤炭产业做文章,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冶金、轻化、能源、机械等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加快科技成果运用,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从优化结构上求财源。2009年入库税收上百万元的企业83家,其中上千万元的企业达11家。如洪源机械、湘煤机、169化工等省属企业在成功重组后,产品优势明显,独享专利,饮誉全省。与此同时,我们积极争取列入国家“比照西部大开发”城市范围,认真探索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路径,优先发展内生、外向型产业,重点支持旅游这一“朝阳产业”,充分发挥其就业门槛底、综合带动能力强的优势。市委、市政府坚持“政府主导、规划优先、招商发展、精品建设”的战略,提出了“三年打基础,五年成规模”的发展目标,力争将涟源打造成湘中旅游板块的中心景区。2007年以来,全市共完成旅游基础设施投入1.36亿元,开发投入9800万元,共接待旅游人数175.8万人次,创旅游收入7.05亿元。目前我市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和湄江国家地质公园均成功获批,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旅游文化研究中心正式确定“中国·龙山华夏中药文化园”为中国旅游文化示范地,涟源旅游资源的丰厚底蕴和旅游发展的巨大空间日益彰显,从整体上推动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转化为财源优势。  

二、坚持项目带动与集约发展统筹,增添财源建设后劲。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广开门路辟财源,多措并举壮财政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