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十一五就业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就业事业发展规划

栏目:工作计划发布:2011-05-11浏览:2374下载145次收藏

xx旗“十二五”就业事业发展规划  

(草案)  

根据旗委、政府工作安排,现将我旗“十二五”就业事业发展规划(草案)制定如下:  

一、“十一五”时期就业工作的主要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一)取得的主要成效  

 “十一五”期间,我旗以实施新一轮促进就业的政策为重点,着力提升就业服务能力,优化就业服务质量,发挥政策促进就业的功效,努力降低城镇登记失业率,各项工作全面完成,为稳定我旗就业局势发挥了积极作用。  

----各项指标顺利完成。十一五”期间,全旗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598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68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实现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5117人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9897人(送出去培训470人),其中农牧区劳动力技能培训3985人;失业保险扩面达到7464人;创业培训1970人,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090.8万元。  

-----就业政策措施逐步配套、完善。城乡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群体和高校毕业生等人员的就业问题受到高度重视,制定了促进城乡劳动者就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如《乌后旗退牧移民转移实施意见》、《xx旗退牧移民养老保险实施办法》、《xx旗鼓励退牧还草牧民从事二、三产业实施办法》、《xx旗职业技能培训实施意见》、《xx旗职业技能培训资助办法》《、xx旗扶持农牧民自主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实施意见》和《xx旗扶持农牧民自主创业实施方案》等。  

----就业援助政策惠及城乡困难群众。近年来,通过完善统筹城乡的就业政策,帮助1600余名城乡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就业和再就业。一是扩大就业援助范围。就业扶持政策扩大到所有城乡劳动者;二是扩大补贴范围。职业介绍、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公益性岗位、社会保险、创业培训的补贴范围扩大到所有城乡劳动者;三是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的扶持政策扩大到所有城乡劳动者。  

----基层公共服务平台遍及城乡。城乡一体化建设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先后出台了《xx旗加强基层就业服务工作实施意见》和《xx旗基层平台就业服务补贴办法》。截至“十一五”期末,按照“六到位”、“四统一”的要求和建设标准,建立健全苏木镇、嘎查村就业服务体系,全旗5个苏木镇19个社区,51个嘎查村全部建立劳动保障事务所和劳动保障工作站,创建了5个警民共建劳动保障服务站,1个民办职业中介机构和5个“充分就业社区”,形成了旗、苏木镇和社区(嘎查村)三级就业服务体系,从而实现城镇公共就业及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向农牧区覆盖。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苏木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等基层服务平台建设亟待加强。苏木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成立以来,在城乡劳动力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人员编制不足、专职工作人员不到位,交通工具缺乏,尤其是经费无保障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基层工作的正常开展。为了激发基层服务窗口的积极性,建议政府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每年对各项工作走到全市、全区前列的事务所、工作站给予3万元和2万元的奖励资金作为工作经费,保障正常工作的开展和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旗劳动用工出现了招工难和就业难的“两难”现象。新开工企业提供的普通岗位多,熟练工种需求数量大,而我们的劳动力是技术水平低,体力型人员多,这就形成高工资岗位难招到人,低工资岗位不想去的局面。缺工的主要原因,一是人口基数小。二是外来劳动力流入务工数量不足,本地劳动力挑岗位的现象比较明显,就业积极性不高,出现岗多人少现象。  

三是我旗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渠道狭小,主要依靠公益性岗位安置来解决就业问题。国有企业转制以来产生的870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现大部分成为“4050”人员,以及生态移民中的大龄就业困难人员,符合公益性岗位安置条件的约有2800余人,我旗就业困难人员的安置任务仍然很重。近年来,旗财政按200元|月公益性岗位补贴标准,每年安排72万元公益性岗位补贴资金,有效解决了300名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今年,由于公益性岗位补贴资金提高到375元|月,因此,按照300个公益性岗位计算,需财政预算安排增至135万元。同时,我局也将与市局积极协调,争取上级补助资金。  

四是农牧民转移就业和技能培训任务艰巨,成为我旗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十二五期间,实现后山牧区保留1000人的奋斗目标,至少需9000多牧民实现永久性转移就业。转移牧民文化素质低,技能缺乏,属于就业困难群体。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是促进转移牧民就业的有效措施。短期技能培训很难满足企业用工的要求,因此培训周期应在1年以上,并进行职业资格鉴定。长期培训由于转移支付补贴标准较低,动员、组织农牧民参加培训难度大,长期培训难度更大。因此,建议政府整合培训经费,加大政府补贴力度,提高培训补贴标准,确保培训一人,合格一人,就业一人。目前,按照年培训1000人,人均补贴3000元标准计算,需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培训补贴。  

五是解决引进人才的户籍问题,是留住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手段。由于企业生产方式科技含量的提高,引发劳动用工结构的改变,出现了高技能、高薪酬,无技能、难就业的格局。而当地劳动力技能偏低的现实,在短期内很难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出现了高薪聘请外籍技能型劳动力担任管理岗位的现象。由于外籍劳动力户籍问题难以解决,导致发挥传、帮、带作用的积极性不高,既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又一定程度压抑了当地劳动力进企务工的积极性。建议政府要逐步完善引才、留才机制,对申请落户的技能型人才,经用人单位推荐,优先予以解决户籍问题,以消除其住房,就医、子女入学等方面的顾虑,保障其安居乐业。  

二、“十二五”时期就业工作规划  

今后五年,我旗就业工作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围绕一个目标、强化两项措施、实现三个转变,做好六个强化,大力实施创业带动就业,使就业优先发展战略落到实处。“一个目标”即以创建自治区级充分就业示范旗为目标;“两项措施”即认真执行我旗就业工作“一把手负责制”,积极推行就业工作“一票认可制”;“三个转变”即把落实新一轮就业政策与建立促进就业长效机制相结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十一五就业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就业事业发展规划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