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大学习中推进思想大解放 在大开发中促进中宁大发展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1-05-09浏览:2165下载292次收藏

在大学习中推动思想大解放  

在大开发中促进中宁大发展  

   

张兴斌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西部人民的大事。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中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提速跨越发展。10年来,全县地方生产总值增长5.2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倍,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7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5倍,呈现出综合实力大增强、产业发展大提速、城乡面貌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大提升的良好局面。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之际,中宁又站在新的起点上,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开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新局面,恰逢其时、正当其时。

一、以开展大学习活动推动思想大解放  

扎实开展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紧紧围绕“中宁发展的机遇在哪里”“发展的差距有多大”“发展的优势是什么”等问题,迅速掀起“西部大开发、中宁要争先”大学习大讨论活动高潮,引导各级党政组织和干部群众牢牢把握西部大开发的新要求、新任务、新举措和主攻方向,在深入学习中解放思想,深化对区情、县情的再认识,跳出中宁看中宁,立足全区看中宁,放眼全国看中宁,进一步强化加快发展的意识,明确建设“枸杞之乡、冶金重镇、物流之都、金岸明珠”和争创西部百强县的思路措施,以思想的大解放充分激发全县人民投身西部大开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以抢抓大机遇推动大发展  

西部大开发以来,中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与发达省区的市县相比,与全区兄弟市县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指标与川区其他市县的差距明显拉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高,扶贫攻坚任务艰巨,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工业发展的地域优势、资源优势无法与灵武相比,总量与青铜铗、平罗有差距;物流服务业起步迟于惠农,速度慢于贺兰;财政收入人均水平落后于盐池。在正视这些差距的同时,更要看到面临的重大机遇,切实增强以抢抓大机遇推动大开发、大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抢抓《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的战略机遇,促进中宁在更高层次上加快发展;抢抓国家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产业振兴计划、东部产业转移等难得机遇,加快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抢抓大柳树工程论证上马、太中银铁路修建和包兰铁路复线改造、卫宁灌区节水改造等重大机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紧紧抓好中宁工业园新材料循环经济示范区列入自治区十大特色园区、中宁物流园区列入自治区九大物流园区、枸杞产业成为自治区重点支持的特色产业、石空镇名列自治区12个沿黄特色小城镇之首、中国枸杞博物园、杞乡黄河体育中心等项目列入自治区沿黄城市带重点扶持项目等现实机遇,加快建设一批打基础、管长远、增后劲的重大项目,推动中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以培植大产业支撑大开发  

坚持以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和提升发展保障能力,着力深化改革和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为重点,创新性地落实中央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以大项目带动大开发,以大产业支撑大发展。一是以高远的奋斗目标引领大发展。结合中央和自治区对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重点民生项目建设等“四大重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超前谋划项目,争取有一批项目列入自治区2011年实施的项目,一批项目列入自治区“十二五”规划,一批项目列入自治区“十三五”规划,为中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县地方生产总值达到150亿元,年均增长20%;五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21%;城市化率达到50%,全面实现全区卫生园林县城创建目标。到2020年,全县地方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17%;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200亿元,年均增长2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25亿元,年均增长25%,与全区、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二是以现代农业大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大增长。大力实施特色兴县和品牌带动战略,坚持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重点发展以枸杞、红枣、苹果、供港蔬菜、硒砂瓜、乳品、生物环保猪等为主的“三红两绿两白”特色优势产业,狠抓产业提质增效、标准化生产、品牌保护和流通销售,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和观光农业,使特色更鲜明、优势更突出、潜力发挥更充分。做大做强“中宁枸杞”、“中宁圆枣”、“杞生源”生物环保猪肉等知名品牌,加强品牌保护,占领高端市场,扩大销售份额,促进农民增收。力争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大力实施龙头企业振兴工程,发展壮大中宁枸杞产业集团,高水平建设中国枸杞加工城,力争40%的枸杞得到就地加工转化,提高附加值,使农业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三是以工业经济大转型促进经济实力大提升。大力实施兴工强县战略,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抓国家东部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主动出击,借船出海,招商引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重点围绕20万吨金属锰、100万吨稀土彩钢板和镍铁、铬铁等循环经济项目,建设亚洲最大的金属锰产业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稀土彩钢板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围绕120万吨铝镁合金、45万吨碳素等项目,建设西部最大的铝镁合金及深加工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围绕5000吨单晶硅扩建和石英坩埚等项目,建设西部重要的单晶硅光伏新材料产业基地;围绕华电集团、中电投风能太阳能发电项目,加快建设宁夏重要的风能太阳能新能源发电基地,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集群化发展。做好劣势变优势的转化文章,把国有山荒地广阔的劣势转化为不占耕地发展工业的优势,紧紧抓住中央鼓励东西部地区共建产业园的难得机遇,坚持“工业项目上山入园、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的科学发展理念,用活国家在支持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实施的财政、税收、产业、土地等差别性政策,全面落实发展工业的各项优惠措施,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积极申报争取国家产业园区,力争把新材料循环经济示范区建成承接国家东部产业转移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新兴产业基地。瞄准浙江、江苏、福建等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和人才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宁的区位交通优势、能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积极携手合办工业园、产业园、物流园,把中宁打造成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狠抓节能减排,淘汰落后工艺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点围绕单晶硅项目发展清洗、切片等产业,围绕铝镁合金项目引进汽车配件、铝板、铝带、箔材等新型铝材料深加工企业,围绕宏岩矿业特种铸件,引进高精尖铸件加工系列项目,加快上下游产业发展,延长加粗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力争到202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年均增长20%;工业增加值达到160亿元,年均增长20%。四是以物流服务业大活跃促进城乡经济大繁荣。大力实施商贸活县战略,坚持抓服务业发展与抓城市建设、抓工业园区并重,切实加快中宁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战略装车点、汽车城、建材城、仓储中心等功能区作用,力争把中宁建成宁夏乃至西北地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物流服务和建材、汽车销售中心,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积极争取设立陆路口岸,吸引更多项目、资金向中宁汇集,积极构建以中宁工业园区为基础、以物流园区为平台、以密集的路网为动脉的新型物流产业体系,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发展滨河旅游业,依托宁夏知名景点,加快发展杞乡黄河特色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打造沙坡头、中宁、银川、沙湖精品旅游圈,进一步提升中宁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以民生大改善促进社会大和谐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要充分用好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普惠性政策,切实提高全县人民的幸福指数。全力实施民生工程。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着力解决群众“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就业难”等问题。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创名师、建名校、做名校长”的创建工程,加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育综合实力。加快普及高中教育,把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加强与全县重点企业、区内外高职院校合作办学办班,推进劳动者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为重点工业项目和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保障。依托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一批创业基地,力争新增就业3万人以上,带动增加城市人口5万人以上,以新型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统筹推进城乡发展。抢抓西部大开发支持“宁夏沿黄经济区”发展的机遇,切实加快滨河型城市建设,改造旧城、建设新区,完善功能、提升品位,促进产业聚集,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力争到2020年全县城市化率达到55%,努力把中宁建成既是农民进城居住、生活、务工、经商、创业的乐园,又能充分体现杞乡风貌和时代特色的黄河金岸上的璀璨明珠。深入推进中小城镇发展,加快石空沿黄特色小城镇建设,推进农村人口向中心集镇集中,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化发展。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实施“六到农家”工程,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在大学习中推进思想大解放 在大开发中促进中宁大发展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