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司法局长眼中的普法历程
迈向法治之路的创举——一位司法局长眼中的普法历程
也许我的人生注定要与普法结缘。1993年,一个机遇让我从一所中学调动到xx市司法局,领导安排我到宣教科,自此我从一个中学历史教师转行走上了普法工作之路。此后,我在司法局的工作岗位有过几次变化,先任科员,又主持过宣教科工作,再到局办公室担任主任,并于2001年7月任副局长至今。在这个过程中,我参与组织、安排、协调、指导、督查全市的普法和依法治市工作,则始终未变。因此,可以说,我是亲身经历了我国全民普法的各个发展阶段,见证了全民普法这一伟大创举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深刻体会到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和实施,深刻感受到党和政府推进法治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建设法治国家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法治是一个蕴涵价值理想和精神意义的概念,法治所代表的是公平和正义,是秩序和效率,是与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相融的。法治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探索出来的治理国家的最合理、最有效的模式,建设一个法治国家是各国人民最向往的理想。我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家,但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传统是强调等级和礼教,法治文化相当贫乏。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法治建设也是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历程。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掀开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序幕,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要转折点,也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总结了“文革”十年中法制惨遭破坏的教训,清醒地认识到加强法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战略方针,提出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6字方针。走向法治,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从此,我国的法治建设在一片废墟上开拓重建,加快了立法步伐,开展了全民普法教育,逐步推动各层次各方面的依法治理,推进了依法治国进程。
随着立法步伐的加快,现行宪法、刑法、刑诉法、姻婚法、继承法、民诉法、民法通则等与公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相继制定出台,把法律交给人民,让广大干部群众知晓法律、了解法律成为当务之急。因为当时不仅老百姓不懂法,干部也不懂法,都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执行政策和规定。有个地方一位年轻人想吃驴肉,就在人家驴屁股上割了几块,拿回家煮着吃,被人举报进了公安局,还叫冤说自己没有杀人放火为何抓他,而不知自己已经侵犯了别人的财产权。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1985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在公民中普及法律常识的决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时转发了《关于向全体公民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通知。中宣部、司法部联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法制宣传工作会议,具体部署了工作任务。1986年正式拉开了第一个五年普法规划的序幕。回顾当年的决策,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作为一项创举,仍然让人兴奋不已。1986年,就这样成了迈向法治之路的中国一个特殊年份。“普法”,这一诞生在古老国度的新事物,从此走进了千家万户。由于有了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普法工作很快深入到中国人民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1986年开始的“一五”普法,到现在正在开展的“五五”普法,是一个不断延续和发展的历程。“一五”普法,以领导干部和青少年为重点,以宪法、刑法、婚姻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十法一条例”为主要内容,面向全体公民开展了启蒙式的法律常识教育,对法律的认同,对法治的追求,已经像一颗富有生命力的种子,被播进了中国社会的土壤之中,中国人经历了一次深刻的知识革命。从1991年到1995年的“二五”普法,在内容上强调以宪法为核心、以专业法为重点,党的十四大召开后,社会主义市场法律法规成为学习宣传的重点。“二五”期间,在提法上由“普及法律常识”调整为“法制宣传教育”,意味着从自上而下地“把法律交给人民”的被动学法,转变为广大公民主动学法、知法、守法、用法,这在内涵上更加丰富和深刻了。在这期间还强调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把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各地也都提出了依法治理的口号。1996年开始的“三五”普法,是在中央政治局提出依法治国方略的背景下开始的,这就赋予了普法工作新的内涵和更高的要求。1996年2月8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听取法制讲座上首次提出“依法治国”口号,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进一步科学界定了依法治国的内涵,并入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写进了宪法。在“三五”普法期间,强调学用结合,开展基层、行业、区域依法治理三大工程,推进各层次各方面的依法治理,实践依法治国方略。从2001年到2005年开展的“四五”普法,定位为“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的工作思路,强调领导干部法律素质和法治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启动了法治政府的建设。2006年开始的“五五”普法,突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弘扬法治精神,重点落实法治城市、法治县区的创建。可以看出,从“一五”到“五五”,这是一个不断演进、不断深化的过程,贯穿了一个渐进的历史发展历程。24年不懈努力,应当说其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宪法和法律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广大干部群众学法、用法、守法、护法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党和政府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意识进一步强化,广大群众的民主参政意识和维权意识也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当然,普法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普法作为法治国家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先导性的工作,必定要伴随法治国家建设的整个历程,这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历史使命。
1993年10月,我作为普通一员加入xx的普法队伍中,立即被火热的普法实践和群众的学法热情所吸引。当时正值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强制宣传依法治市工作会议,全市上下都在努力贯彻会议精神,落实会议部署的工作任务
一位司法局长眼中的普法历程
本文2011-05-07 15:02:37发表“征文作品”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89808.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