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2009年度工业经济和非公经济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提纲

栏目:演讲稿发布:2011-05-01浏览:2817下载190次收藏

在2009年度工业经济和非公经济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提纲


王银峰

(2010年7月 日)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开得非常成功,开出了共谋工业发展大局,共商工业发展大计,共建千亿工业强区的激情。刚刚受到表彰的先进,代表了江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希望,让我们再次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送给所有为江津千亿工业强区付出智慧和辛劳的人们!

今天的会议既是一次表彰总结会,又是一个提神鼓劲的会,又是一个加快推进千亿工业强区的再动员会,就是要让我们的工业经济在近几年保持良好成绩的基础上,在今年上半年取得丰收的基础上,再升温,再加压,再上新台阶。刚才周青同志代表区委区政府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报告,对今年工业经济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都说得很清楚,大会还特别表彰了先进企业。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通过撤市设区以来的努力,工业经济已成为全区第一经济,成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速增长的第一引擎

通过撤市设区以来发展的积累,江津发展已进入高增长阶段,三年来gdp年均增长16.8%,今年上半年gdp达到134.3亿元,同比增长20.2%,增速比去年同期快8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近几年来首次超过涪陵,与万州持平,这个速度在全国、全市也算是很快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创下了历史同期最好水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招商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上半年it产业招商在全市“一圈”名列前茅。这就说明,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而江津之所以能有这样好的发展势头,应该说与工业经济的强力拉动分不开的。如果说当初我们提出“千亿工业强区”的目标还只是一张蓝图,但是通过这些年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不懈奋斗,“千亿工业强区”已经逐步成为现实。

第一,工业经济在全区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越来越显现。2006年三产比例是19.0:43.7:37.3,2009年是16.4%:52.5%:31.1%,第二产业的比重达到52.5%,对经济增长贡献高达73.4%,今年第一季度工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高达74.9%。可以看到,随着发展的加快,江津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越来越突出,也标志着我区经济正逐步走向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的良性发展轨道。江津要建设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必须做强产业支撑,提供综合经济实力。就现阶段江津发展特征来看,我们发展产业依靠农业和三产都不现实,只有大力发展工业才是正确的选择。撤市设区3年多的实践充分证明,工业经济才是我区第一经济,是拉动发展的第一引擎。

第二,工业经济已经进入高速增长期。即使在去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区工业经济仍然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全年新开工企业达100家,新投产企业超过80家,新增规模企业近90家,工业总产值达410亿元。从近几年全区工业生产总值增速来看,在2006年以前增速都在20%左右,只有1992年达到了35.9,07年以后增速高达35左右,08年达40.2%,09年达35.8%。今年上半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31.6亿,增速高达42.1%,按目前的这种增速,今年我们将达到550亿,2011年将达到750亿元, 2011年将达到750亿元,2012年实现千亿工业强区的目标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到2015年将达到2200亿,2017年将达到3500亿。

第三,工业园区已成为全区工业的重要载体。目前园区共入驻企业427户,投产237户,协议引资123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5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5亿元,连续四年实现经济指标翻番,连续七年位居重庆十强特色工业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从2006年占全区17.8%上升到2009年的52.1%,已占全区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今年上半年新引进工业类投资项目59个,合同引资232.7亿元,占总签约资金70 %,同比增长46.2%,创历史新高。可以看出,工业园区已成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尤其可喜的是工业园区在it产业招商上有了突破,上半年有一阶时间我们的it招商在重庆“一圈”中排第一位,引资占全市除西永以外的32%。但现在永川和璧山又跑到我们前头了。目前,双福新区已经引进为富士康配套的深圳雷科电器,计划投资7亿元,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5亿元,全球最大的台式电脑键盘生产商台湾群光已与我们签订了意向性协议,计划投资20亿元生产电脑键盘,前几天支坪引进中华动漫大观园投资100亿。

第四,规模以上企业增长迅速。这几年,我们每年的规模以上企业都以近100家的速度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由2006年的110家增加到目前的302家,新增规模企业数量超过了前几十年总和的2倍。今年上半年,我们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2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1.4亿元,同比增长45.2%,比全国和重庆增速分别快27.6、17.9个百分点。

第五,已经形成了“四个300亿”的梯次产值格局。全区主导产业不断壮大,6大主导产业产值181.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5.0%。目前,以重齿、潍柴、珞璜电厂为代表的存量企业产值300亿元;以玖龙纸业、龙煜铜管、润通动力为代表的新投产企业产值300亿元;以渝安汽车、东方光大、重庆建工、大长江摩托、益海嘉里为代表的在建企业产值300亿元;以嘉川汽车、中粮集团、光伏电池为代表的已经引进即将建设的企业产值300亿元,基本形成存量企业、新投产企业、在建企业、已签约即将开建企业“4个300亿”梯次产值格局。

2007年到2009年工业园区发生重大变化

                               单位:亿元、%

 

工业总产值

占全区比重

规模工业总产值

占全区比重

固定资产投资

占全区比重

07年

46

21.34

44.5

28.60

45

41.94

08年

95.3

31.53

92.5

38.66

49.1

33.82

09年

165.7

40.40

162

52.14

84.7

42.99

上半年

96.6

41.71

92.7

48.43

38.6

41.07

第六,我们发现了一批干部,成长了一批干部。撤市设区以来的三年,我们在不断推进千亿工业强区过程中,坚持把干部的培养、选拔、挂职等向经济主战场倾斜,通过在主战场上不断压担子,不断加责任,很快涌现出一批懂工业、懂招商、懂项目的干部。近几年,全区工业战线先后有近20多名优秀干部得到提拔重用,这些干部都是在招商引资中,项目推进中,征地拆迁中成长起来的。我们通过搭建“赛马场上选骏马,奥运会上选冠军”的平台,在全区上下形成了“发展只有运动员,没有观众席”的良好氛围,不管什么人,不管来自何方,只要有本事,都可以在经济建设主战场找到展示自己的机会,都能找到建功立业的天地。

江津工业经济发展能够保持这样好的发展势头,既饱含着全区各级干部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也饱含着企业界人士的开拓创新和敢闯敢干。工业战线上的全体干部为了江津工业的发展,不怕喝酒、不怕流汗、不怕麻烦、不怕失脸,在江津的工业经济主战场干事创业,克难攻坚,做出了喜人的成绩,值得充分肯定。比如说,经委的段祥,我在很多场合都表扬过他,只要听说哪里有企业来投资,哪里商家有意来江津发展,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值得广大干部学习;比如说区投资促进办,在近几年的招商引资中,真正实现了变“衙门作风”为“上门服务”,变“别人求自己”为“自己求别人”,为全区的招商引资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比如说姜海峰,历经10年卧薪尝胆, 2009年重齿工业总产值达到36.7亿元,相比1999年1.15亿元的工业总产值翻了35倍,企业家们应该以姜海峰同志为楷模。总之一句话,江津能有今天的发展,江津能有今天良好的发展态势,靠的是大家共同努力,靠的就是大家攻坚克难,实实在在干出来的。比如说姜海峰。1999年初重齿几乎处于停产状态,他临危受命走上总经理岗位,历经10年卧薪尝胆, 2009年重齿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税分别达到了36.7亿元、35亿元、1.85亿元,相比1999年1.15亿元的工业总产值,足足翻了近35倍;再比如说熊双奎,2006年扎根双福以来,带领龙煜公司从“零”开始,发展壮大到如今年产高效内螺纹及高精密光管10000余吨,从一个筹建初只有3个人的公司,成长为现在占地600亩,拥有400名员工,年创造利税千万元的公司。总之一句话,江津能有今天的发展,江津能有今天良好的发展态势,你们功不可没!在此,我代表区四大班子,向全区奋战在工业主战场的各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打造千亿工业强区,我们有机遇和信心,有差距和压力,唯有负重自强,奋力追赶

当前,全市40个区县你追我赶,我们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竞争形势十分激烈。我们必须客观地分析自身优势,冷静地看到差距和压力,努力工作,拼命工作。

第一,江津正处于“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阶段,打造千亿工业强区千载难逢。我们有许多加快工业发展的现实利好条件。一是重庆阔步迈向“外环时代”。绕城高速的建成通车和两江新区的设立,重庆吸引国内外各种生产要素的能力大大增强,重庆与全国乃至世界各大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已展现出一幅大开放、大发展的宏伟画卷。二是“半小时江津”优势越发明显。这几年我们把骨架工程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启动一批连接主城和周边的重点交通项目,迅速拉开“一江两岸”大城市框架,成为离主城最近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半小时”优势越发明显。

三是江津从今年开始进入gdp增速高达20%的阶段。经过多年发展积累,城市建设、工业强区、城乡统筹发展方面都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的后劲很足,已进入gdp增速达20%的阶段,在这个发展阶段,就像是高铁一样,各个方面都要提速。四是发展环境越来越优化。随着交通条件、招商环境的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家都将看好江津这块投资热土。比如说,珞璜工业园距巴南不到10分钟车程,必将成为我区融入主城的另一个新的桥头堡。

第二,我们比萧山、松江、昆山落后近10年。2009年萧山区、松江区工业总产值是我区的近10倍,昆山达到5803亿,是我江津的14倍,我们要在2018年才有可能达到昆山2007年的水平。萧山区在2002年工业总产值就达到了1028亿,整整比我们提前了10年。从增速上看,虽然近几年我区工业产值速度高于萧山、松江,但是萧山、松江每年的绝对增加量相当于一个江津工业。2009年萧山、松江分别新增规模企业248和309家,比江津全部规模企业还要多。我们今年上半年规模企业达到302家,上半年产值达191.4亿,仅相当于萧山、松江的1/9。我们与昆山的差距更大,

江津与萧山、松江工业总产值及规模工业比较


 

地区

工业总产值

增速(%)

规模工业企业

增速

规模工业总产值

增速(%)

07年

江津

215.5

31.4

124

12.7

156

36.6

萧山

3154.7

25.8

2005

2.3

2859

26.5

松江

3538.3

37.2

1854

7

3428.6

39.2

08年

江津

302.2

40.2

212

71

231

48.3

萧山

3580.2

13.5

2176

8.5

3249.3

13.1

松江

3671.3

3.8

1926

3.9

3485.8

1.7

09年

江津

410

35.8

262

23.6

323

35

萧山

3732.9

4.3

2485

14.2

3437.8

5.1

松江

3354

-8.6

2174

12.9

3153.3

-9.5

上半年

江津

231.6

42.1

302

15

191.4

45.2

萧山

2124.6

22.4

 

 

1971.4

26.2

松江

2049.4

41.4

 

 

1612

56

第三,与我市兄弟区县相比差距甚大。到2012年,全市最有希望实现千亿工业的区有江津、渝北、九龙坡、沙坪坝、南岸、江北、涪陵、长寿等8个区。从去年规模工业总产值看,我区323亿元,仅高于长寿区,落后其余六个区;渝北、九龙坡分别是我们的2.6倍、1.9倍,差距较大;南岸和沙坪坝比较接近,比我们净多140亿左右。从今年上半年来看,我区规模工业总量在全市和19区中居第8位,在同组考核的10区中居第2位;增速在全市居12位,在19区居和同组考核的10区中均居第5位。今年上半年,渝北、九龙坡的规模工业总产值分别是我区的3倍和2倍,差距显而易见,相比去年,差距还拉大了,这说明人家发展快我们发展慢。从数字背后来看,比如长寿,上半年的规模工业总产值几乎等同于去年一年的数据,这说明重钢等大公司的前期投资已开始见效了,可以预见,以后长寿的发展速度会更快;再比如渝北区,上半年规模工业产值为595亿元,不出意外,今年渝北将会是我市第一个跨入工业总产值“千亿元俱乐部”的区。加之,刚挂牌的两江新区70%的开发建设用地在渝北区。因此,毫不夸张的说两江新区的发展就是渝北的发展。未来十年,渝北必将是一路高歌猛进。所以,就是和重庆一些老大哥区县相比,我们仍然有差距,有压力。

2009年江津渝北九龙坡南岸沙坪坝涪陵长寿规模工业比较

地 区

规模工业总产值(亿元)

同比增长(%)

江津区

323

35.0

渝北区

850

30.0

九龙坡区

620

-2.9

沙坪坝区

460

10.0

南岸区

455

24.0

江北区

360

43.2

涪陵区

393

30.0

长寿区

200

7.0

今年年上半年江津渝北等待规模工业预计数比较

地 区

规模工业总产值(亿元)

同比增长(%)

江津区

191.4

45%

渝北区

595

50%

九龙坡区

380

44%

沙坪坝区

268

29%

南岸区

239

22%

江北区

200

27%

涪陵区

220

35%

长寿区

170

50%

第四,打造千亿工业强区也存在一些制约性因素。到2012年要建成千亿工业强区,今明两年工业投资必须达到225亿元以上,工业总产值必须保持年均增长35%以上。从现有工业项目来看,只要东方光大、大长江摩托、铁马汽车、重齿风电二期、玖龙纸业三期、嘉川汽车、重钢江津基地等重大项目能够按期开工建设并顺利投产,到2012年全区工业总产值就能达到1000亿元。但当前江津工业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最大的就是土地、资金等“瓶颈”要素问题。比如说土地指标紧缺的问题。到6月底,仅工业园区就有48个工业项目缺土地指标约4556亩,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6个3270亩,没有土地指标,签约企业无法及时落地开工建设;比如说融资难度加大的问题。今年拟建的道路、还房、绿化、水电气等103个基础设施项目需资金36亿元,而园区融资功能较弱,资金缺口14亿元以上,由于银行信贷政策调整,园区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今年工业园区还未取得银行新增贷款授信。这些也充分说明,江津要打造千亿工业强区,还存在一些制约性因素。对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地头脑,开动脑筋,解放思想,以开拓创新的理念和思路不断破解难题,不断克服困难,不断扫清障碍。

三、抢抓机遇,只争朝夕,全力以赴打好打造千亿工业强区的攻坚战

当前,江津已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各方面的工作都需要有全方位的提高。工业经济作为全区第一经济,能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决定着江津经济社会能否持续保持高位运行。我们必须咬紧牙关,努力冲刺,否则,就会失去当前的良好局面,在新一轮激烈竞争中败下阵来。

第一,工业园区要沉心静气地干。三个工业园去年的翻番目标没有实现,今年的目标必须完成,工业总产值要力争达到300亿元以上,招商引资要超过300亿元,新投产企业要达到100家,征地拆迁6000亩以上。这是一个最起码的标准。一要促进企业投产。今年上半年,全区35个重点工业项目有4 个未开工,18个未达序时进度,累计仅完成投资13.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3.3%,欠序时进度26.7个百分点,工业投资进展缓慢,大的工业项目推进不力,将导致我区工业增长后劲乏力。所以,下半年要把促进投产作为重中之中,加强督查督办,对没有开工的项目或企业要促使其尽快开工,不能让土地躺在那儿“睡大觉”。从上半年全区重点项目推进情况来看,重齿风电、东方光大、铁马迁建等项目还在进行基础和土建施工,尚未开始设备安装,投资反映较少。这些项目需要在下阶段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二要加快园区拓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要超前规划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便捷快速的园区交通网络和完善的水电气配套体系,为园区融入二环经济圈营造良好基础条件。德感工业园要加快向油溪方向拓展,双福工业园要逐步向德感方向拓展,珞璜工业园要积极向支坪方向拓展。6月底珞璜到渔洞方向的公路改造工程开工了,珞璜工业园距巴南不到10分钟车程,理论上区位优势比双福新区还要好。珞璜工业园一班人要深入研究,如何抓住这些机遇,扩展园区的问题,希望在园区的扩展上做得更好,努力把珞璜打造为重庆投资兴业的又一块热土,江津融入主城的又一个桥头堡。三要争取上级政策。要用足用好用够国家和市级政策支持,这次全委会将微型企业发展作为民生大事重点扶持和推进,发展6万户微型企业,新增30万就业岗位,市财政每年出资3亿元,下半年全市就要开展3000户微型企业发展试点工作。对于微型企业的政策,中小企业,非公有经济的政策,我们都要认真研究,搞好对接,争取能在全市的大蛋糕中争得更大的份额。要力争在2012年前,重点在9类人群中发展微型企业3000户,吸纳就业20000人,并在政策上给予扶持。

第二、招商引资要铆足劲干。近年来我们招商引资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可以说是招出了气魄,招出了精神,招出了水平,招出了成效。上半年我们的招商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新引进各类投资项目102个,合同引资 334.66亿元,同比增长46.2%;实际到位资金55.81亿元,同比增长40.7%,亿元以上“大块头”超九成,高新技术项目占32.3%,工业项目撑“半壁河山”,特别是it 产业招商成为我们最大的特色,在全市“一圈”中名列前茅。前几天白沙职教园引进了永康产业园,一下子就引进了20个企业,这才是真正干事创业的表现。两三年前,白沙的企业一个一个都跑了,哪里还谈得上发展?现在看来,白沙工业发展将迎来一个新的增长期。这些数据很提神,很鼓舞人心。但随着重庆“两江新区”的建立,该片区成为吸引国际国内各类产业发展巨头首选新区,这将为江津等主城近效区县带来招商引资促发展的压力和挑战,我们必须铆足劲干。一是要面向500强招商。我们的招商应该说已经进入了“选商、择商”的阶段,我们有本钱选商引资。而且,我们的土地资源日益精贵,必须在投资强度上做好文章,因此,在强调全面招商的同时,必须强调围绕重点产业链招大商、招强商,招优商。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在市委、市政府一系列区域战略和主体功能布局背后,江津却始终没有一席之地,江津目前除确定为区域中心城市外,尚没有某一具体领域或区域进入市级甚至国家级战略层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付出更大的心血,出台更优惠的政策,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主动出击,上门服务,吸引更多、更大的项目和企业到江津投资落户。当然,也还要注意到抓大不放小的问题。目前市外经委和两江新区将把引进世界500企业作为招商引资重点,年内还要举行世界500强企业两江行活动,力争使500强在两江新区布局一批项目。因此,我们要提前作好一些谋划,研究重庆大的形势,加强对“两江新区”的对接。下半年要抓住“渝粤”合作机遇,到广东组织大规模的招商活动。特别是双福工业园,虽然你们发展很好,很有亮点,但你们紧邻西永电子工业园,具有引进it等高端产业的优势,因此,必须按照上次我在双福调研时所强调的,要把高新技术产业和整车项目招商作为考核的硬杠子,没有完成这两项招商任务,你们不管是班子,还是个人,考核都为不合格。二是要进行产业招商。昆山2008年形成了1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7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昆山市60%以上的财政收入、80%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90%以上的注册外资和工业产值、98%以上的进出口总额都来自园区。过去我们几个园区在产业链招商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比如德感的装备制造业,园区围绕重齿、潍柴、abb的配套产业已多达50多个企业,形成了从锻造到零部件生产,从表面处理到总装的产业链。我们不仅要研究1000亿工业如何招商,也要研究2000亿、3000亿,3000亿以后如何招商。招商就像是恋爱或耍朋友,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只要没有扯结婚证,一切都有变数,招商也是一样,过去我们有过这方面的教训,我们把新房都做好了,可是到时新娘却跑了。随着重庆汽摩产业的发展,将会有更多的汽车企业将把生产基地布局到重庆,吉利沃尔沃、北汽福田、比亚迪、北京现代等企业均有到重庆投资意向,特别是福田打算两三年内在重庆再建一座工厂,我们要想方设法把这些企业招来。一有好的招商信息,就要发挥紧追不放的精神,搞定为止。凡是好的招商项目或招商信息,哪怕有1%的可能,也要付出200%的努力,争取100%的成功!

第三,企业要甩开膀子干。一要做大做强。我区工业企业不但个数不多,而且大项目、大企业更少,最主要的原因是部分企业负责人没有干大事、创大业的气魄。今年我们园区的规模工业总产值从2006年占全区17.8%上升到2009年的52.1%,已占全区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但这还远远不够,以后我们要争取这个比重达到80%左右,也就是要把企业做大做强。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企业越大、越强、越优,其市场生命也越长。据资料显示:企业的生命周期一般为25-30年;世界500强平均寿命40-42年,世界1000强公司平均寿命为30年,一般跨国集团为10-12年。在我国,企业平均寿命为3.5年,集团公司7-8年,中国工业500强平均寿命 10年,中国的企业和产业都属于“超短周期”,目前中国每年有100万家企业倒闭,平均每3天就有1万家企业倒闭,加上个体户,每年500万家倒闭。列举这些数字无非是要告诉大家,企业发展也有生死存亡,企业界的法则永远是强者生存。所以说,我们的企业家要敢想、敢干、敢为,要有点“勇创新业,敢争第一”的精神,区委、区政府要以培育的100亿级、50亿级大企业集团为重点,出台扶持大企业集团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二要提升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所在,掌握了核心技术,结果就不一样,就像发展总部经济一样。我区虽有规模以上企业302户,但只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重庆市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许多企业还没有建立起自已的技术创新机构或没有自已的技术依托单位,与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的差距。没有核心的竞争力,主动权就永远掌握在上游企业手里。所以说,企业要加大创新力度,提升企业竞争力。

第四,要优化发展环境。没有一个好环境,企业搞活了也能死,重组了还会破,引了资也难见效,招了商也会赶跑。一是服务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企业不是领导,而是指导,不是索取,而是服务。我们开展的“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和作风整顿活动,其中一个主要的任务就是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各部门要进一步明确服务的任务和质量,增强服务意识,园区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服务企业上,促进企业投产上,园区所在镇街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服务园区发展上。不能对企业吃拿卡要,也希望企业能够大胆举报吃拿卡要现象,我们将下决心予以严肃查处。二是环境的问题。企业内部的治理归企业老板管,外部的环境交给政府治理。我们要对大项目保驾护航,对扰乱小项目建设的举报,要依法查处有关责任人,一经查实,是公职人员的要严肃处理,是社会黑恶势力的要严厉打击,尽量为广大企业创造宽松的环境。三是责任的问题。工业创造了税收,增加了财富,使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发展,但同时也给环境资源带来了一定负担。今后,广大企业也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既要追求企业多向政府纳税,多提供就业,多出产值和增加值,也要企业把涉及环境、生态、资源等方面的社会责任落到实处,包括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等方面,企业和政府都有责任,大家要共同努力。

四、创先争优,再展雄风,再创佳绩

从今年开始,江津就进入了gdp增速高达20%的阶段,这个阶段就像是动力车组或高铁一样,需要车头、轮子各个部件都提速,哪一个零件不提速,就会脱轨,就会出问题。我们必须全方位提高工作水平,全方位提高工作能力,全方位创先争优。

第一,把创先争优与加快工业发展结合起来,在发展中“比一比,看一看,谁是英雄,谁是好汉”。工业战线怎样创先争优?就是要紧扣打造千亿工业强区这个目标,争创标兵,争当先进。去年,我们设定了一个“江津发展功臣”奖,姜海峰,韩佑均获首届“发展功臣”,目的就是要表彰那些为江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士,倡导包括企业家在内的各界人士奋勇争先,大胆创新,勇争一流。当然,这个“江津发展功臣”就像诺贝尔奖一样,获奖的都是功臣,但没有获奖的企业家同样也是功臣!希望来年会有更多的有功之功臣,每个企业家都成为发展功臣!

第二,对照年初工作目标计划,找准差距,增添措施,加快推进。能否把当前的好势头巩固扩大下去,在现有的基础上实现新的飞跃,这是对我们各级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的重大考验。我们要记住两句话,第一句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第二句是“天道酬勤,实干兴区”。一方面,我们要树立“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发展的目标高一点,另一方面,要对照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今年工业总产值全社会550亿元,其中规上工业增长38%,万元gdp能耗比2009年下降4.4%,,对进时序进度查找差距,扎扎实实地干,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第三,提振精气神,政企同心再创佳绩。江津快速发展的三年,为我们锻炼了一支懂工业、懂经济、懂招商的优秀干部队伍,同样也培育了一大批有头脑、懂经营、善管理、敢创新的企业家队伍。面对新的任务和新的目标,我们要坚信:“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必须高扬“勇创新业,敢争第一”的江津精神,敢和任何高手过招,敢何任何强手叫板,干部和企业家都要进一步提振精气神,同舟共济、荣辱与共,以更加良好的精神状态推动千亿工业强区。

同志们,重齿公司有一幅标语是这样说的: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希望大家用这句话来鞭策自己,振奋精神,鼓足干劲,不折不扣地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2009年度工业经济和非公经济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提纲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