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农村好青年命名暨评选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选育农村好青年 创新农村好局面
——﹡﹡﹡同志在全县“农村好青年”命名暨评选活动总结
大会上的讲话
(2011年4月)
在这春意盎然、生机勃发的美好时节,我们隆重召开评选“农村好青年”活动命名总结大会。“农村好青年”评选活动历时三个多月,广大农村青年踊跃报名、积极参与,各级各部门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干部群众热情关心、大力支持,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高度评价,发动面之广、参与者之众、关注度之高,令人振奋、令人欣喜、令人鼓舞。新闻媒体分别进行了大量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省市领导对我县“农村好青年”评选活动给予高度评价。特别是我县创新开展“农村好青年”评选的做法引起了高层的关注,给予充分肯定,可以说“农村好青年”评选活动圆满成功,取得丰硕成果。 刚才,﹡﹡同志对评选活动进行了全面总结,﹡﹡同志宣读了“农村好青年”命名决定,大会举行了颁奖仪式,乡镇、村街代表和“农村好青年”代表分别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农村好青年”进行了宣誓。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这项活动意义深远,一定要总结好
民为国之本,农为民之本。统筹城乡,农村是“短板”;发展农村,人才是“短板”。“农村好青年”评选活动,目的就是选树、培养、储备、造就一批水土适应、既不离土又不离乡的新农村建设生力军,“留住”农业发展的领路人,“备足”农村进步的带头人,“育好”农民群众的贴心人,“选准”农村干部的接班人。在评选活动中,我们始终坚持公开透明、机会均等,严格程序、严格把关、严格审核;坚持群众参与,让群众自己选人,选自己最信赖的人;坚持因村制宜,在各村评选相对优秀的“好青年”。整个评选程序公平公正、评选过程阳光透明、评选标准科学严谨、评选结果群众认可。可以说,开展评选“农村好青年”活动,是县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固本强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种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是对“大学生村官”制度的一个拓展和延伸,是对全县农村青年人才的一次动员和检阅。评选活动的成功举办,对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培养农村后备人才、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跨越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其一,这是一项破题之举,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注入了生机。基层稳则全局稳,基础牢则社会安。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从当前情况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农村干部队伍总体上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结构不尽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农村的发展和进步,迫切需要一大批真正落地生根、带领群众致富、促进农村稳定的农村“两委”干部,迫切需要一大批具有现代知识、热爱农业农村工作的优秀青年才俊。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移植”和“嫁接”的花木往往水土不服,而自家“责任田”和“自留地”的花木更具生命力,从中挑出好苗、壮苗进行培育,则更容易开花结果。这次评选出的“农村好青年”,党员占32.5%,有具备一定现代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大中专毕业生,有实践经验丰富、致富能力较强的个体人员,有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的复员退伍军人,等等。他们显著的特点是生在农村、根在农村,他们突出的优势是本乡本村、血脉亲情。这些本土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必将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增添新的生机,进一步提升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其二,这是一项应时之举,为推动我县长远发展储备了人才。时代呼唤青年,青年铸就伟业。当前,我县面临省会北跨战略实施等重大机遇。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中东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创优环境,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县委全会提出了“四推进、四突破、三服务”的战略举措,确立了抢占省会“中部隆起”制高点的崭新目标,描绘了建设“文化之城、商贸之城、宜居之城、平安之城、创新之城”的宏伟蓝图。实现这一目标任务,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推动农村发展和进步,最根本的就是要靠政策、靠科技、靠人才。通过“农村好青年”评选活动,我们发现了一批优秀青年,他们有思想、有知识、有才干,他们熟知村情、了解民风、情注家乡,他们年富力强、朝气蓬勃、渴望进步,他们眼界开阔、思维活跃、勇于开拓,是农村发展进步的未来和希望,将作为后备人才进行培养、管理和使用。相信不久的将来,这支力量一定会在新农村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一定能够从“中间群体”真正历练成为“中坚力量”。
其三,这是一项顺势之举,为有志青年进入群众视野搭建了平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成长不可能一蹴而就,早一天播种就早一天收获,先一步布局就先一步赢得主动。由于受传统思想意识的影响,虽然广大农村青年愿意为乡亲、为家乡做点实事,但由于常年在外求学、经商、务工、服役等,与乡亲们沟通的机会不多,难以被群众所了解、所认可,再加上村情比较复杂,农村青年很难得到群众的广泛支持,能够进入“两委”的机会微乎其微。“农村好青年”评选,为广大青年提供了与乡亲们沟通交流、拉近距离的机会,提供了推介自我、展示才华的舞台,提供了快速成长、实现抱负的土壤。通过这次活动,一批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有机会融入本乡本土基层干部队伍,从事村务工作,与老百姓打交道,经过两三年的历练和摔打,一批能力强、口碑好、威信高的优秀青年将被群众纳入选人视野,有利于在村“两委”班子选举中赢得认同,逐步成为村级组织的骨干力量和优秀干部。
其四,这是一项惠民之举,为农村高校毕业生回乡创业开辟了路径。就业是民生之本。农村青年是农村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问题是重大的民生问题。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和高等教育的改革,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日益加剧,特别是一些农村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出现很多困惑和迷惘,或漂在城市,艰辛奔忙;或回到家乡,无所适从。评选“农村好青年”,就是要为这些农村大学生提供一个就业选择、一种创业渠道,就是要把从农家“飞”出去的素质高、品行好、眷恋故土、乡亲信赖的“金凤凰”招回来、留下来。这次评选出的“农村好青年”,大专以上学历占68%,将按程序被委派到本村任党支部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也可同时兼任村团支部书记、信访信息员,等等。这为他们开辟了干事创业、谋求发展的路径,提供了慰藉父母、回馈乡亲的载体,燃起了实现自我、成就梦想的希望,激发了建设家乡、奉献家乡的热情。“农村好青年”在三年任职期间,生活补贴及培养费用全部由县财政承担,不增加群众的任何负担,政府出资为农村选拔、培养人才,惠及基层,体恤百姓,解决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
其五,这是一项和谐之举,为引领农村社会新风创新了载体。 乡村和谐,民风为先。“农村好青年”评选活动,为广大农村青年提供了交流思想、相互学习的难得机会。大家在理论考试中,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三农”知识、县情乡情村情等知识;在入户联名推荐中,互相谈人生感悟、议家乡建设;在素质演讲中,比口才、论抱负,这本身就是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的过程,就是相互影响、相互带动的过程,就是广交挚友、共求进步的过程。整个活动跨越了腊月、春节和正月,给喜庆的节日又增添了新的话题,大家走亲访友、茶余饭后谈论最多的就是“农村好青年”。特别是一人参选、众人动员,一个演讲、大家帮忙,产生了“一个人”带动“一群人”的连锁反应和裂变效应,学习思考、求知上进蔚然成风,营造了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的浓厚氛围,形成了见贤思齐、崇尚进步的良好局面,培树了正气,鼓舞了士气,凝聚了人气,对和谐新农村建设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这些青年志存高远,一定要磨练好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农村既是施展才华的舞台,又是砺练人生的学校。当前,按照中央要求和省市部署,全县上下正在广泛开展“学习杨善洲精神,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活动。希望大家把杨善洲同志当作标杆和榜样,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严格要求自己,刻苦磨练自己,安心扎根农村,真情服务群众,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新农村广阔天地建功立业。
争做农业发展的“领路人”。农业稳则天下安,农业丰则百业兴。我县是农业大县,农村面积占了大块,农业人口挑了大头,可以说农业是我们传统优势之所在,更是我们未来
在全县农村好青年命名暨评选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本文2011-04-25 14:30:19发表“总结讲话”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89258.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