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思考
社会保险基金是国家为行使社会管理职能,保障劳动者因年老、失业、疾病、伤残、生育时的基本生活需要,依照法律法规强制建立的专项基金,是劳动者的“养命钱”。管好、用好社会保险基金对于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县审计局连续多次对我县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及生育保险基金进行了审计。审计表明,我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社保基金的征收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从审计各项基金的总体情况看,相关部门及经办机构高度重视基金管理工作,认真执行国务院关于保险基金征缴、支付和管理的有关规定,在规范筹资机制、保证基金按时足额发放、加强管理和监督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基金管理总体情况较好。但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企业欠缴社会保险费较为严重。从某年审计社保经办机构的情况看,年末企业累计欠缴五项基金就达到了3655万元,其中:欠缴养老保险2747万元、医疗保险351万元、失业保险449万元、工伤保险19万元、生育保险89万元。如今,欠缴社会保险费的情况仍然存在着扩大的趋势。
2、养老保险基金覆盖面较低。数据显示,某年末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人数为19237人,实际缴费人数12278人,缴费比例仅为63.82%;2007年末,参保职工人数为13027人,实际缴费人数12036人,缴费比例为92.39%。从审计的情况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要实现“应保尽保”和“应收尽收”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3、部分参保单位缴费基数不实,少报缴费基数的问题仍然存在。检查中延伸审计10个参保单位,发现2个单位申报缴费基数时少报工资基数,少缴社会保险费,而下一年再次延伸5个参保单位,同样发现了个别单位少报工资缴费基数,少缴社会保险费的问题。如某公司某年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缴费工资总额与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工资总额不一致,少申报工资少核缴基数达628万元,导致少缴工伤保险6.28万元、生育保险5万元。
3、基金征缴基础数据不实。在征缴保险费过程中,社保经办机构与地税部门信息渠道不畅,信息沟通不够,基础工作不够细致,管理不到位,社保经办机构基金收缴登记台账、基金决算表、税务部门报表等欠费基础数据存在较大差异,造成了相互之间核算记录的不相符。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企业效益欠佳。企业资金循环不畅,部分面临转制、倒闭、破产,发放职工工资困难;有的进行改建、扩建,导致负债压力大,生产经营困难,从而造成社会保险费征收难、费源增长更难,欠费清缴形势严峻。
2、思想认识不足。一些企业对缴纳社会保险费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为了少缴社会保险费,瞒报、漏报缴费工资基数和缴费工资总额,造成社会保险费征缴额下降,影响职工个人帐户的积累和退休待遇。
3、政策变动的影响。随着国有、集体企业改制的速度加快,越来越多的职工身份也进行了置换。解除劳动关系后的职工,他们的社会保险费由原来主要靠企业支付改为有的由个人承担、有的由后续就业的企业与本人承担。由于这部分职工大多经济困难,对社会保障政策还存有疑虑等原因,导致缴费中断,断保现象日趋严重。
4、参保面过窄。随着国家政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个体、私营企业异军突起,迅速壮大,个
对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思考
本文2011-04-10 14:00:21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88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