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的行动策略与实践思考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1-04-07浏览:2047下载272次收藏

进展:十个方面
上海的社区教育起步早,发展快,特色鲜明,有着许多具有创新性的实践经验与做法,对我国的社区教育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引领、促进作用。当前上海的社区教育发展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具有什么样的基本特点?我以为主要反映在如下十个方面:
第一:出现了社区教育区域性、全方位、整体化推进的前所未有的好态势;建立了大批的社区教育国家实验区与示范区,以及全国与市社区教育实验示范街道(乡镇)。
第二:建构了以四类学习型组织为核心内容的学习型社会的基本框架和行动战略纲领,学习型社会建设已成为社区教育发展追求的基本的社会组织目标。
第三:建立了多层次多类型、多模式的社区教育组织管理体制与机制;形成了以闸北区为代表的“政府引领式”,以浦东新区为代表的“社会主体参与式”和以徐汇区为代表的“一体两翼推进式”三类优势功能组合的社区教育管理模式。
第四:建设了一支具有事业心与专业素养和能力的市、区、街道(镇)三级社区教育工作者与专家队伍。
第五:发展了一批社区教育社会组织,使社会主体参与理念落到实处,政府主导与社会主体关系日益和谐化、完善化。
第六:采取了以终身学习卡为载体的信息化网络学习的全民学习策略并得到了全市性的推展。
第七:形成了以“工作项目化,项目实验化”为表征的社区教育实验的基本格局,提升了社区教育实验的科学化水准。
第八:培育了一批全国、市和区级的社区教育实验特色和示范项目以及特色品牌;并且充分发挥了社区教育实验示范推广效应。
第九:创建社区学院,社区学校与居委(村)教学点社区教育三级网络,使全民学习实体化建设和社区教育课程建设与培训工作提高到了新水平。
第十:构架了社区教育经费财政拨款,项目援助与成果购买的多类型政府拨款机制与社会赞助支撑机制,使社区教育发展得到了经费拨款的可靠保障。
困难:跨越“二元结构”的三道鸿沟
20多年来社区教育的发展进程,使得教育社会的结构与价值体系正在发生着极为深刻的变化。一方面是终身教育的理念与全民终身学习的目标和数字化网络信息学习的社会诉求越来越清晰、越来越自觉;另一方面在社区教育发展的进程中,一些体制性、结构性与内涵性教育问题日益浮上水面。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教育社会二元结构的鸿沟,信息化数字鸿沟和城乡人口素质结构的鸿沟,不是在缩小,反而越来越呈现出扩大化趋势。教育公平,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的价值诉求正面临着严峻的社会挑战,如何破解这个两难问题,我认为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理念、制度和战略行动等三个维度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方略:三个维度十三个着力点
一、在理念层面上
第一、要把终身教育理解为一个体系、一种现代教育思想,而不要把它当成一种教育实体;要把“人人学习、处处学习、时时学习”看做是一个理想的学习社会追求的至高境界;社区教育的现实目标是在和谐社会与终身教育思想的引领下,把社区创建成为学习型社区,把社区内各种形态的组织创建成为学习型组织。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素养与文化品位。
第二、要把社区教育理解为是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区域集合;是一种区域性的、社区大教育综合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的行动策略与实践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