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区教育局打造优质教育环境的调查与思考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1-03-13浏览:2681下载207次收藏

教育工作经验介绍 艰辛赢得荣誉   拼争创造未来  
——关于区教育局打造优质教育环境的调查与思考  
     去年以来,区教育局获得国家级荣誉4项,教育系统4人分别被有关部委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赢得省政府表彰一项,市委、市政府表彰3项;12项工作被省、市主管部门评为先进;被区委、区政府命名为“实绩突出领导班子”和“铁路建设征地拆迁工作先进单位”。荣誉,渗透着上级的关怀、认可和区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凝聚着全体教育工作者艰辛付出和默默奉献,更激励着广大教职员工在2010年创新拼搏、奋勇向前。探究教育事业的发展轨迹,该局在不断深化“双基”战略的进程中,正按照“学校均衡发展、校长激情创业、教师幸福奉献、学生健康成长”这样一个思路,瞄准区域优质教育目标强力推进。  

   

学校均衡发展——多方融资,紧跟  

城市建设发展加快教育资源整合步伐  

   

我区中部教育资源集中、师资雄厚,而南、北两侧中小学数量较少,特别是师资力量薄弱,造成各学校资源发展不均衡。近年来,区教育局抓住“三年大变样”拆迁改造发展机遇,大力推进教育资源布局调整,灵活运用各项有利政策,积极与开发商协商合作,采取置换、合资、合作等方式,探索建立吸收社会资金投资学校建设新模式,既缓解了资金缺口压力,又加快了教育项目推进速度,先后争取到开发商投资约8300万元、社会各界投资2300万元和各村土地共计60亩,彻底解决了裕华西路小学、新七十八中学等项目建设资金难题,加快了全区教育资源整合步伐。同时,将教育资源整合与实施中小学校园安全工程紧密结合,全力推进,以实现学校均衡发展。已投入资金1亿元,加固改造和新建重建11所学校,对全区42所中小学20万平方米校舍进行安全鉴定,我区学校安全工程工作在全市排名第一,第四中学升级改造项目得到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已列为全省样板工程。2010年,新建工程共涉及6所项目学校(第八十九中学、新七十八中学、第四中学、柳林铺小学、吴义小学、柳董庄小学),8栋建筑,建筑面积计101190.13平方米,资金估算20369.11万元。目前,各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推进。新七十八中学项目一期工程(综合楼、实验楼,总建筑面积约14500平方米)已经于4月10日正式开工建设;四中整体升级改造一期项目主体已经完工,现正在进行内部装修,9月份将正式投入使用;与此同时,89中整体改造、吴义小学整体升级改造、柳林铺小学新建项目、柳董庄小学扩建项目等都在积极跑办过程中。  

     

校长激情创业——调整定位,校长  

朝着学校管理优秀“领军人”迈进  

   

区教育局提出了“优质服务”的新型管理理念,注重调动并挖掘校长的管理作用,将干部培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建立了“有进有出、能进能出”的干部交流机制,实行校长考核亮黄牌制,不断推进本局与各学校之间的干部交流,注重在各种艰巨工作任务上考察和锻炼干部队伍,将有能力、有经验、有素质的同志提拔到校长岗位,全面提升校长对学校的管理水平。组织中小学、幼儿园中层以上干部参加校长论坛和专题培训,着力打造一支思想素质过硬、工作能力一流的校长预备干部队伍,为一批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同志搭建提拔交流平台,经过群众测评、组织推荐、局党委研究,去年提拔交流干部40人。严格要求各学校校长狠抓教学管理水平,制定了《中小学校级领导班子听课制度》,规定各学校校长及班子成员必须经常进班听课,督导检查教学工作各个环节,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和课堂评价机制,将教师和课堂评价与个人工资挂钩,形成“重视教学、狠抓质量”的良好育人氛围。全区教学成绩不断取得新突破,区委、区政府对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之举,更加激发了校长队伍的创业激情。  

   

教师幸福奉献——减压提效,教师  

在快乐教学的理念中提升职业幸福指数  

   

以教师自身健康发展为服务宗旨,千方百计提供适合教师发展的环境,尽最大努力减少教师工作压力,极力将学校打造成凝聚教师价值追求的和谐家园。明确要求学校对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怀和支持,切实抓好服务管理细节问题,完善改进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给予教师足够发展空间,发挥每个教师的特点和才能,鼓励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兴趣,并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活跃教师工作生活,成功组织了桥东区第十四届教工运动会,全区42个单位的1400多名教师、700多名离退休教师踊跃参加比赛,为广大在职教师、离退休老同志们创造了一次通过比赛,愉悦身心、增强体质、增进团结的机会,全面提升广大教师职业幸福感,营造了和谐共事、乐于奉献的工作氛围。同时,紧抓教师队伍建设,制定落实《名师管理办法》,强化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力度,认真履行对各所学校教研指导监督职能,组织各学校开展各类教师培训百余次,聘请国家及省、市级教育专家举办讲座30余次,利用现代信息手段进行远程培训,增强了培训效果,培训教师有近5000人次,全面提升了教师队伍整体专业化素质。我区教师在各项国家级教学评比活动中成绩突出,共获国家级奖项70人次,包括第二十六届全国“创新杯”教学艺术比赛中,参赛的七位教师与全国各省市75名教师同台竞争,取得了七个一等奖的好成绩,第七届全国“华师京城杯”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中,参展的两项作品都获得一等奖。  

   

学生健康成长——德育为先,学生  

在身心健康的基础上全面发展  

   

该局始终树立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制定学生各发展阶段的德育目标,即小学阶段重点抓养成教育,初中阶段重点培养学生健全人格,高中阶段重点增强学生社会意识和责任意识,最终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德育教育评价机制,各学校也在德育评价方面探索各种方法,初步构建了一套符合科学的评价机制,这种德育教育评价机制的实施将成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激励机制。注重组织引导学校开展各种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活动,全方位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开展各种形式的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拓展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各项主题教育活动成果显著,省市领导参加我区各类主题教育活动8次,国家级新闻媒体、省市级新闻媒体报道20余次。引导开展的特色教育更是对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庄园小学的国学教育,华夏小学、二十三中的国防教育,裕华西路小学、东马路小学、二十中的艺术教育以及我区的职业教育成果突出,创出桥东教育的特色和品牌。  

近年来,区教育局更加注重把“激情创业、和谐共事、主动作为、奋勇争先”桥东精神, 贯穿到广大教职员工的思想深处,实化到教育教学的具体实践当中,工作思路、工作举措、工作成效无不展现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良好风貌。在当前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下,如何把桥东精神贯穿于各部门、各单位的具体工作实践,他们的做法引发以下几点思考:  

之一:把桥东精神贯穿于具体实践,必须树立追求卓越的理念。区教育局始终致力于建设“团结、务实、奋进、创新”的领导班子,紧紧抓住“学校、校长、教师、学生”这四个支撑点,提出了学校均衡发展、校长激情创业、教师幸福奉献、学生健康成长,奋力打造区域优质教育的思路和目标,近年来,为我区争得“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区”、“全市教育工作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足以感受到教育系统追求卓越、争先进位这种理念所激发出来的强大动力。厚重荣誉彰显桥东精神。各级各部门各方面工作要出亮点、上水平,全面提升桥东区的美誉度,离不开“追求卓越”这种理念的支撑,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现代化新桥东,同样需要如此不懈地追求与拼争。  

之二:把桥东精神贯穿于具体实践,重在保持创新求变的锐气。创业常常与创新相伴。区教育局紧紧抓住“三年大变样”这一难得的机遇,找准教育事业发展与城市大发展的契合点,创新思路、创新途径,加速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和教育资源整合,做着未来五年乃至十年才能做到的事情。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目标,从局机关科室业务竞赛,到名师、名校长队伍建设与培育,从教学方式、教育方法的改进,到评课制度、评价机制的完善,包括当前校园安全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建立,处处洋溢着创新求变的锐气。这种奋进的昂扬锐气,应该是各级干部激情创业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  

之三:把桥东精神贯穿于具体实践,关键要有攻坚克难的韧劲。“三年大变样”决胜之年,任务繁重,难事较多。如何在被动中寻求主动,如何变畏难为想法破难,是很现实的一个问题。教育资源布局调整、优化整合,困难不仅局限于学校搬迁、撤并,也不单是新建学校的谈判、筹建,深层次还在于冲破观念定势、传统体制的束缚与羁绊,在这艰难而复杂的工作中,该局领导班子以不怕难、善克难、能攻坚的毅力与韧劲,攻克了一道道难关,值得各部门、各单位学习借鉴。  

之四:把桥东精神贯穿于具体实践,最终靠的是争创品牌的作为。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不能没有自己特有的精神来激励,也不能没有自己特有的品牌做支撑,事实上,争创品牌的作为,就是精神激励的外现。区教育局把桥东精神贯彻到教育教学具体工作当中,渗透到广大教职员工的思想深处,我区职业教育、特色教育等方面走在了全市前列,创出了“国家级重点”、“省级重点”的硬品牌,赢得了上级和社会的赞誉。在当前全区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中,尤为需要争创品牌的作为和大作为。  

09年全区教育工作回顾  

一、抓常规管理  

我区教育结构与布局正逐步趋于合理和优化,我区中小学11所,在校学生达12299人,是2004年的6倍,在岗教师776人,是2004年的4.3倍。新区教育在全市的地位与影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1、科学划分学区,严格规范办学行为。09年秋季招生,坚决取消了“择校费”,取缔了以各种名目开设的补习班,杜绝有偿家教;我区加强教师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等系列活动,努力打造一支素质良好、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2、切实保障我区教育经费落实。根据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免收学生杂费、实行“一费制”的通知精神,我区共拨付杂费302.3112万元,生均公用经费52.246万元,共354.5527万元,确保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  

3、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提高教学质量。认真做好教学质量监控,充分发挥质量评估对教学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在全市小学教学质量检测中,我区各年级、各学科成绩继续保持较高水平,相对薄弱的学校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公开招聘教师顺利完成。09年,我区面向应届、历届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含硕士)、蚌埠师范00、01届毕业生招聘了中小学教师45名。还选调了6名具有“教坛新星”等称号的优秀教师。切实加强了我区六中、二实小、慕远学校、新城实验学校的师资力量。  

关心教师切身利益,认真做好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绩效工资相关工作。我区于09年9月29日兑现了区属各校教师绩效工资的基础部分,奖励性绩效工资也严格按国务院办公厅文件规定,于春节前划拨到位。  

5、加大各校综治工作力度。努力创建平安校园。特别是在手足口病防控、甲型h1n1流感防控等工作中,反应迅速、组织有力、措施到位,确保了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们明确创建安全文明和谐校园的目标要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育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努力创建平安、健康、文明、和谐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区教育局打造优质教育环境的调查与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