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牧民持续增收为目标 统筹推进全县农业农村工作 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这次县农村工作会议,是新年伊始县委、政府继县委十届十二次全体(扩大)会、人代会、政协会之后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地区农村工作会议和县委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总结“十一五”及2010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分析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形势,全面部署2011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动员全县各族干部群众,振奋精神、鼓足干劲,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全力开创我县农业农村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为实现赶超进位、跨越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一、充分肯定“十一五”和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 期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地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围绕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大力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能,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经营管理模式,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了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至十一五末,全县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6.36亿元(含农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88元(不含农场),分别完成“十一五”确定目标任务的160.3%、113%。尤其是2010年,各乡镇场、县直农口各单位紧紧围绕“稳粮,强畜,优果,增设施,兴特色,育龙头,壮产业,抓劳务,促增收”的工作方针,克服各种自然灾害,把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工作重点,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狠抓落实,保证了农业农村经济良好发展态势。具体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种植结构调优稳步推进。全县共落实粮食种植面积42.1万亩, 实现总产25万吨,平均单产593.8公斤;按照特色化、专业化、基地化、规模化和商品化的总体要求,全县共落实特色经济作物26.94万亩,酱番茄、马铃薯、制种玉米、色素辣椒、亚麻、甜菜等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目前已初具规模;依托县内外涉农龙头企业,落实农业订单58.03万亩;设施农业生产效益显著,全县亩效益万元以上温室生产面积2500亩。实现种植业农民人均增收348元。二是畜牧业生产呈现良好态势。全县牲畜出栏50.05万头(只),产肉1.7175万吨,产奶2815吨,产蛋750吨,产羊毛1261吨;全县家禽饲养量达205.6万只。实现畜牧业农民人均增收208元。三是林果业管护质量大幅提升。全县完成造林12723.8亩,新植葡萄5923亩,经济林嫁接2.776万亩,实现挂果面积8.33万亩,果品产量4.58万吨。实现林果业农民人均增收64元。四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日处理1500吨杏酱加工项目和投资5000万元建设的葡萄酒酿造项目、投资400万的基质肥加工厂等一批新建项目均已建成投产;投资1900万元建设的优质马铃薯脱毒种薯快繁生产基地项目及投资1000万元建设的生猪屠宰及肉品储藏加工项目也已开工建设。五是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全年共争取水利项目资金4258.68万元,国家农机购置补贴专项资金115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228万元,完成抗旱打井31眼,高标准平整土地2.33万亩,修建防渗渠24.6公里,实现了 244户、1171人农村低收入人口脱贫。六是劳务输出工作成效明显。全县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14期、培训农牧民26383人次,转移28992人次,实现劳务收入8120万元,人均劳务创收518元,同比增93元。七是新农村建设进展顺利。全县完成庭院改造9376户,村庄整治206个村。八是党的惠农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财政、农业、金融、保险等单位积极落实党的农村各项政策,全县共落实政策性补贴12696.22万元,农牧民人均政策性增收达到808.68元。
同志们,这些成绩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措施得力,饱含着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心血、智慧和汗水。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向为全县“三农”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地感谢!向为我县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支持、帮助的社会各界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突出重点,努力实现农业农村各项工作的新突破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开好头、起好步,推进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实现突破性发展,是今年“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当前农业农村经济面临的新形势,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任务,确保2011年全县“三农”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总体要求是:稳粮油,强畜,优果,增设施,创特色,强龙头,壮产业,抓劳务,促增收。继续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整个“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安居富民、定居兴牧”两大工程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实现“十二五”末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和持续快速提高农牧民收入为主攻方向,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幅增加农民收入。
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目标任务是:预计全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0.52亿元(含农场),同比增4.16亿元,增幅25%;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025元,同比增937元,增幅18%。
围绕上述思路和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围绕“发挥优势、培育特色、形成规模、提高档次、注重实效、安全管理”的思路,进一步推进种植结构战略性调整,组织生产适销对路、最具市场潜力的优势农产品,形成优势区域布局。一是进一步抓好粮食安全工作。按照“总量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以保证小麦产需平衡为重点,在抓好20万亩冬小麦管理的基础上,抓好正、复播玉米、水稻以及特色杂粮种植,使全县粮食总面积稳定在41万亩以上,总产力争突破25万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40万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40万亩、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面积20万亩。强化技术培训,加大物化投入,狠抓生产管理,切实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力争实现小麦平均单产450公斤,玉米平均单产达到810公斤以上,水稻平均单产达到575公斤,其它各类作物产量再上一个新台阶;认真抓好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争取完成小麦亩产500公斤高产创建2万亩,小麦亩产550公斤高产创建0.6万亩,正复播玉米高产创建(正播1000公斤、复播500公斤)13万亩。以国家实施粮食战略工程为契机,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加大农田水利、中低产田改造和良种推广等基础性投入,集中扶持建设一批优质、高效、安全的粮食生产基地。二是规模发展特色种植。按照特色化、专业化、基地化、规模化和商品化的思路,因地制宜发展辣椒、马铃薯、甜菜、番茄等特色产业,巩固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生产格局,力争落实特色作物33.76万亩,其中辣椒6万亩、马铃薯6.13万亩、甜菜5.5万亩、番茄3万亩、瓜菜8.41万亩、油料4.72万亩(其中亚麻1.5万亩);大力推广辣椒、番茄育苗移栽技术,加大田间管理,确保产量、品质和效益再上新台阶,其中马铃薯、甜菜、番茄等作物亩均效益达2000元以上,辣椒、大蒜达2500元以上。三是适度发展饲草种植6.88万亩,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饲草料。预计全年实现种植业总收入10.49亿元,农牧民种植业人均纯收入2925元,同比增加547元。
2、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按照“效益调高、结构调优、产业调精、能力增强”的思路,进一步优化设施结构,不断提高农民生产管理水平,形成越冬型温室、秋冬型温室、大中小拱棚和陆地菜园子相结合的蔬菜生产结构,构建现代蔬菜产业体系,着力培育环县城设施农业圈。年内新增设施农业面积800亩,实现设施农业生产总面积13015亩,亩均效益3800元以上,一是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争取财政发展基金,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彻底杜绝空棚现象。二是以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为支撑,进一步加强培训力度,强化技术服务和管理措施,提高设施农业产出率和效益。三是狠抓品种优化、集中育苗、大苗移栽、膜下滴灌、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和温室自动卷帘机、温室娃娃、温室旋耕机等先进农业机械的应用,进一步提升装备水平,提高设施综合生产能力,年内落实集中育苗、大苗移栽定植10000亩。四是在抓好重点基础蔬菜种植的同时,积极采取果蔬间作、庭院种植等手段,扩大露地蔬菜、常规蔬菜、精细蔬菜和反季节蔬菜种植模式,力争全年蔬菜总播面积达到3.2万亩以上,实现蔬菜总产5.1万吨以上。五是根据区域特点和优势,引进和探索特色种植,积极发展设施黄姜、花卉、雪莲果、葡萄、食用菌等特色果蔬,充分体现一个基地突出一至两个主导产品的发展方向,逐步实现“一乡一品”专业化生产。六是严格落实“菜篮子”工程责任制,切实抓好蔬菜、肉、蛋、奶等主要农副产品生产,努力保障市场稳定供应。要在人口聚集地积极开辟早晚农副产品集中供应市场,组织蔬菜协会和菜农直接上市供应居民,努力提高蔬菜市场供应能力。
3、主攻畜牧业。继续优化畜牧业结构调整,大力实施“安居增畜”工程,着力推进农区畜牧业、草原畜牧业、城郊畜牧业协调发展,不断提升现代畜牧业产业化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一是狠抓动物防疫体系,确保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疫病防治方针,扎实做好“口蹄疫”、“禽流感”和“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确保防疫密度达到100%。加大畜牧业投入和养殖环节的监管,降低养殖风险,保证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深化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推进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国家和自治区良种工程、良种补贴项目,逐步建立老虎台乡油鸡原种场、拜城县种羊场扩繁场的配套齐全、育繁结合的畜禽优良品种繁育改良体系,提高良种畜禽扩群速度以及供种能力和质量,坚持走自繁自育的路子。加快实施农区肉羊改良工程,力促养羊业效益最大化,因地制宜地推广冻精冷配、胚胎移植、性控冻精等先进畜禽良繁技术。年内推广优质黄牛冻精3.6万枚,性控冻精0.2万枚,完成黄牛冷配1.8万头,劣质公畜去势9.55万头(只),推广种羊400只。三是以实施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为契机,积极落实以草定畜、禁牧休牧等措施,加大复播玉米种植面积,积极推广秸秆养畜技术,普及青贮、微贮等秸秆综合加工技术,通过“长草短喂、短草槽喂”饲喂方式,合理搭配饲草料,制定科学饲养标准,缩短饲养周期和育肥周期,提高饲料转化率、牲畜出栏率和商品率,力争年内出栏牲畜54.53万头(只),肉类总产达1.87万吨,禽蛋产量0.12万吨,产奶量达0.4万吨,分别增长8.9%、60%和42%。四是大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外向型畜牧业。鼓励和扶持企业、专业养殖大户、畜禽营销大户牵头成立养殖专业协会、养殖合作社等,积极引导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开展商标注册,打造品牌。进一步完善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立健全市场营销网络,大力开拓区内畜产品市场。加快建设标准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推动养殖小区逐步向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发展,实现统一组织生产标准,统一品种、统一饲料
以农牧民持续增收为目标 统筹推进全县农业农村工作 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本文2011-03-03 07:53:46发表“工作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87144.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